《奇效良方》~ 卷之三十五 (9)
卷之三十五 (9)
1. 茯苓琥珀湯
茯苓,琥珀,豬苓,白朮(以上各半兩),澤瀉(一兩),滑石(七分),桂心,甘草(炙,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煎長流甘爛水一盞調下,空心服,待少時,以美膳壓之。
白話文:
將茯苓、琥珀、豬苓、白朮(各約15克),澤瀉(約30克),滑石(約21克),桂心、炙甘草(各約9克)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15克,用煮開的溫水調服,空腹服用,過一會兒再用美味的食物來壓住藥性。
2. 瞿麥湯
治氣淋澀滯。
瞿麥穗,黃連(去須),大黃(蒸),枳殼(去穰,麩炒),當歸(切焙),羌活(去蘆),木通,牽牛,延胡索,桔梗,大腹皮,射干(以上各一兩半),桂心(去粗皮,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治療小便不暢、澀痛的病症。
使用瞿麥穗、黃連(去除鬚根)、蒸過的大黃、麩炒過的枳殼(去除內層白色部分)、烘乾的當歸(切片)、去除蘆頭的羌活、木通、牽牛子、延胡索、桔梗、大腹皮、射干(以上各取一兩半)、以及去除粗皮的桂心(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古代度量單位)的藥材,加入一碗半的水和七片生薑,煎煮至剩餘八分,去除藥渣,不論何時溫熱服用。
3. 石葦散
治氣壅不通,小便淋結臍下,妨悶疼痛。
石葦(去毛),赤芍藥(各半兩),白茅根,木通,瞿麥,川芒硝,葵子,木香(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氣機阻塞不通暢,導致小便時淋漓不盡、結滯在肚臍下方,引起悶脹疼痛的症狀。
藥方組成: 石葦(去除毛絮),赤芍藥(各半兩),白茅根,木通,瞿麥,川芒硝,葵子,木香(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
使用方法: 將以上藥材切碎後混合,每次取四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在飯前溫服。
4. 榆枝湯
治氣淋,臍下滿急切痛。
榆枝(半兩),石燕子(三枚)
上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榆枝湯」是用來治療小便不暢,導致下腹部脹滿、疼痛且急迫的狀況。
藥材是:榆樹枝(約15克),石燕子(三枚)。
將這兩味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約9克,用一杯水煎煮至剩七分,去渣後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
5. 肉蓯蓉丸
治冷淋。
肉蓯蓉(酒浸,切焙),熟地黃(焙),山芋,石斛(去根),牛膝(酒浸,切焙),官桂(去粗皮),檳榔(以上各半兩),附子(炮,去皮臍),黃耆(各一兩),黃連(去須,三分),細辛(去苗葉),甘草(炙,各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用鹽酒送下。
白話文:
治療因寒冷引起的淋症。
將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切片烘乾)、熟地黃(烘乾)、山藥、石斛(去除根部)、牛膝(用酒浸泡後,切片烘乾)、肉桂(去除粗糙外皮)、檳榔(以上各取半兩),以及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黃耆(各取一兩),黃連(去除鬚根,取三分),細辛(去除莖葉)、甘草(炙烤過,各取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不論何時,用鹽酒送服。
6. 澤瀉散
治冷淋,小便澀痛脹滿。
澤瀉,雞蘇,石葦(去毛,炙),赤茯苓(去皮),蒲黃,當歸(切焙),琥珀(另研),檳榔(以上各一兩),枳殼(去穰,麩炒),桑螵蛸(炒,各半兩),官桂(去粗皮,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匕,不拘時用冬葵子煎湯調服,或木通煎湯調亦可。
白話文:
治療因寒冷引起的淋症,小便不暢、疼痛、腹脹等症狀。
使用澤瀉、雞蘇、石葦(去除絨毛並炙烤過)、赤茯苓(去皮)、蒲黃、當歸(切片烘焙過)、琥珀(另外研磨)、檳榔(以上各一兩),枳殼(去除內瓤,用麩皮炒過)、桑螵蛸(炒過,各半兩),官桂(去除粗皮,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匙,不限時間,用冬葵子煎煮的湯調服,或是用木通煎煮的湯調服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