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六十七 (1)
卷之六十七 (1)
1. 麥門冬丸
治肺勞熱生蟲,其形如蠶,令人咳逆氣喘,或謂憂膈氣膈恚膈,寒膈熱膈,此皆從勞氣所生,名曰膏盲病,針灸不至。
麥冬門(去心,十兩),乾薑(炮),蜀椒(去目併合口者,微炒出汗,各一兩),黃耆(銼),百部(焙),白朮,人參,桂(去粗皮,各一兩一分),遠志(去心),附子(炮。去皮臍),細辛(去苗葉),甘草(炙,各一兩半),杏仁(去雙仁皮尖,焙乾麩炒令黃,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更於鐵臼內塗酥,杵令勻熟,丸如酸棗大,含化稍稍咽津。一方有檳榔。一方無白朮。
白話文:
麥門冬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因肺部勞損發熱而生蟲的病症,這種蟲的形狀像蠶,會讓人咳嗽、氣逆、氣喘。這種病症,有人認為是憂愁、氣滯、憤怒等情緒引起的,也可能因寒氣或熱氣所導致,這些都屬於因勞損而生的病,叫做膏盲病,針灸也無法治療。
藥方組成:麥門冬(去除心部,十兩),乾薑(炮製過),蜀椒(去除籽粒和閉口不張的,稍微炒過使其出汗,各一兩),黃耆(切碎),百部(烘焙過),白朮,人參,桂枝(去除粗皮,各一兩一分),遠志(去除心部),附子(炮製過,去除皮和臍部),細辛(去除苗和葉),甘草(炙燒過,各一兩半),杏仁(去除雙仁、皮和尖端,烘焙後用麩皮炒至黃色,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再將鐵臼內塗上酥油,把藥粉放入臼中搗勻,直到熟透,製成如酸棗大小的藥丸。服用時,含在口中慢慢吞咽藥汁。有的藥方裡有檳榔,有的藥方則沒有白朮。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