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瘡診論卷之六十五 (66)

回本書目錄

瘡診論卷之六十五 (66)

1. 解毒利餘毒第十四

一百三十八、淨心散。治瘡痘出欲盡,便服之,如入眼,即自退。

蛇蛻(一條,燒灰),不蛀皂角(十莖,燒灰),甘草(生用,半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水調下,小兒半錢。

一百三十九、青金丹。治小兒瘡疹病後,取下餘毒。

滑石末,白丁香(研過),天南星,青黛(細羅),輕粉,水銀(各二錢,先以餳二錢於銅銚內溶化,便以水銀拌和勻,瀉於地上,冷用),川巴豆(去皮心膜,七十三片,無缺失者,用井花水浸一宿,懸於當風,吹乾爛研)

上件藥,用拌和勻,用軟飯為丸,如梧桐子大,巴豆不出油,依形證用湯使。傷寒後取積,淡煎蔥白湯送下。取疳蟲,用牛肉汁下。驚風吐中緊硬,面青黑,用金銀薄荷蔥白湯下。因傷著肚中,及腹皮上微熱,腹脹,夜間作熱似疳,又不是疳,面青黃色,眼微黃,肚腹中有積,用皂角子二七粒,灰內煨過,水一盞,煎至半盞,送下此藥。有積作瀉,魚鮓湯下。

氣積,炒茴香湯下,凡下此藥,周歲十四丸,二歲十八丸,七歲二十四丸,看大小加減下,須是四更初天明通下積來,盡時可依形證候,下藥補之,臨服此藥,恐先吐下些少涎來,亦不妨。

一百四十、黃芩散。治瘡毒出盡後服之,恐瘡毒入目,極妙。

黃芩,山梔子,黃丹

上等分為細末,用牛蒡子葉取汁,調塗於頂門。

一百四十一、燈心湯治瘡痘出後煩喘,小便不利者,宜進之。

燈心(一把),鱉甲(醋煮黃,二兩)

上銼為散,每服一兩,用水八合,煎取四分服之,各量大小加減服之。

一百四十二、黃耆散。治壯熱不退,可涼肌膚散熱。

黃耆,柴胡,乾葛,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薄荷三葉,水半盞,煎至三分,約三呷,空心服。此藥治發熱數日未退者,其熱是瘡疹者,量其虛實用之也。

一百四十三、硃砂膏。治小兒驚積熱病後,可常服。

硃砂(半兩),硼砂,馬牙硝(各三分),真珠末(一錢),玄明粉(二錢,以上拌研),片腦,麝香(各一錢)

上件各為末於一處,拌合和,用好蜜煉成膏,如小兒諸般驚,用藥一黃豆大,常用金銀薄荷湯少許化開下。如遍身潮熱,用甘草煎湯化下。一臘及一月內小兒,不通下藥,可以藥用乳調塗乳上,令小兒吃乳下。

一百四十四、宣風散。治身熱煩渴,腹滿而喘,大小便赤澀,面赤悶亂大吐,當利其小便,不瘥者,宜服之。

檳榔(二個),陳皮(去白),甘草(炙,各半兩),牽牛(四兩,半生用,半炒熟)

上為細末,三兩歲用蜜湯調下半錢,以上者服一錢,食乳前服。

一百四十五、甘桔湯。治瘡疹咽喉疼痛生瘡者服之。

甘草(炒,二兩),桔梗(米泔水浸一宿,焙乾用,一兩)

白話文:

一百三十八、淨心散:治療瘡痘將要痊癒時服用,能使痘疹不再侵入眼睛。藥方:蛇蛻(一條,燒成灰)、不蛀皂角(十莖,燒成灰)、生甘草(半錢)。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熱水送服,小孩服用半錢。

一百三十九、青金丹:治療小兒瘡疹病癒後,清除體內殘餘毒素。藥方:滑石粉、研磨過的白丁香、天南星、細篩過的青黛、輕粉、水銀(各二錢,先將兩錢鉛丹在銅銚中熔化,再與水銀混合均勻,倒在地上冷卻後使用)、川巴豆(去皮、心、膜,七十三片,無破損者,用井水浸泡一夜,懸掛在通風處吹乾,研磨成粉)。將所有藥物混合均勻,用軟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巴豆不需出油,根據病症用不同的湯水送服。傷寒後積滯,用淡煎蔥白湯送服;治療疳蟲,用牛肉汁送服;驚風導致嘔吐、腹部緊硬、面色青黑,用金銀花、薄荷、蔥白湯送服;因外傷導致腹部微熱、腹脹、夜晚發熱類似疳積,但又不是疳積,面色青黃,眼微黃,腹部有積滯,用皂角子二十七粒,用草木灰煨過,加一盞水煎至半盞,送服此藥;若有積滯導致腹瀉,用魚鮓湯送服;若為氣滯,用炒茴香湯送服。服用此藥,一歲服用十四丸,兩歲服用十八丸,七歲服用二十四丸,依據年齡大小增減藥量。須在四更天至天明之間服用,待積滯排出後,再根據病症服用補益藥物。服用此藥前,可能先嘔吐少量唾液,無妨。

一百四十、黃芩散:治療瘡毒痊癒後服用,防止瘡毒侵入眼睛,效果極佳。藥方:黃芩、山梔子、黃丹,等量研磨成細粉,用牛蒡子葉汁調和,塗抹在頭頂百會穴。

一百四十一、燈心湯:治療瘡痘痊癒後煩躁喘息、小便不利者。藥方:燈心草(一把)、醋煮至黃色的鱉甲(二兩)。將藥物切碎,每次服用一兩,加水八合,煎至四合服用,劑量需根據年齡大小調整。

一百四十二、黃耆散:治療壯熱不退,能清熱涼膚。藥方:黃耆、柴胡、葛根、炙甘草(等量)。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加薄荷三葉,水半盞,煎至三分,分三次服用,空腹服用。此藥用於治療發熱數日不退,且發熱是由於瘡疹引起的,需根據患者虛實情況服用。

一百四十三、硃砂膏:治療小兒驚癇、積熱病癒後,可長期服用。藥方:硃砂(半兩)、硼砂、馬牙硝(各三分)、真珠粉(一錢)、玄明粉(二錢,以上藥物混合研磨)、冰片、麝香(各一錢)。將所有藥物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蜂蜜煉成膏。如小兒驚癇,每次服用藥膏黃豆大小,用金銀花、薄荷湯少許化開送服;如全身潮熱,用甘草湯化開送服。一歲以內或一個月內的小孩,不能內服藥物,可用藥膏調和母乳塗抹在乳頭上,讓小孩吸吮母乳服藥。

一百四十四、宣風散:治療身熱煩渴、腹脹喘息、大小便赤澀、面赤煩躁、嘔吐,需要利尿,病情未癒者服用。藥方:檳榔(兩個)、陳皮(去白)、炙甘草(各半兩)、牽牛子(四兩,一半生用,一半炒熟)。將藥物研磨成細粉,三歲以下兒童用蜜湯送服半錢,三歲以上服用一錢,飯前服用。

一百四十五、甘桔湯:治療瘡疹引起咽喉疼痛、生瘡者服用。藥方:炒甘草(二兩)、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後曬乾的桔梗(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