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四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三 (1)

1. 感應丸

治小兒停積宿食冷物,不能克化,有傷脾胃,或泄瀉臭如抱壞雞子,或下痢膿血,服此通利。

百草霜(用村家鍋底上者,細研,一兩),杏仁(去皮尖,要肥者,一百二十個),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研細如粉,三十五粒),肉豆蔻(去皮,十個),川乾薑(炮,五錢),南木香(去蘆,一兩二錢半),丁香(七錢半)

上除巴豆百草霜杏仁三味外,餘四味杵為細末,與前三味同拌,研令細,用蠟匱,先將蠟三兩,溶化作汁,以重綿濾去滓,更以好酒半升,於銀石器內溶蠟,滾數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秤用凡春夏修合,用清油半兩,秋冬用清油七錢半,於銚內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蠟二兩同化作汁,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成劑,分作小鋌子,以油單紙裹之,旋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空心薑湯送下。

白話文:

感應丸

這個藥丸是治療小孩因為吃太多積食、消化不良,或是吃了冷的食物,導致脾胃受損,可能會出現拉肚子,而且拉出來的大便很臭,像壞掉的雞蛋一樣;也可能拉肚子拉出膿血。服用這個藥丸可以幫助腸胃通暢,改善這些狀況。

藥材配方:

  • 百草霜(要用鄉下人家鍋底的煙灰,磨成細粉,約37.5克)
  • 杏仁(要去掉皮和尖端,選飽滿的,約120顆)
  • 巴豆(要去掉外皮和內膜,壓榨去除油脂,磨成細粉,約35顆)
  • 肉豆蔻(去掉外皮,約10顆)
  • 川乾薑(炮製過的,約18.75克)
  • 南木香(去掉蘆頭,約46.875克)
  • 丁香(約28.125克)

製作方法:

除了巴豆、百草霜、杏仁這三種藥材之外,其他的四種藥材先搗成細末,然後再把這四種藥末跟前面三種藥材混合均勻,一起磨成非常細的粉末。接著準備蠟,先將約112.5克的蠟融化成液體,用厚布過濾去除雜質。再準備半升好酒,用銀或石製的容器將蠟融化在酒中,煮滾幾次後倒出來,等酒冷卻,蠟就會浮在上面。取約37.5克的蠟備用。

春天或夏天製作這個藥丸,要用約18.75克的清油;秋天或冬天製作,要用約28.125克的清油。將油在鍋中熬煮至香熟,然後加入用酒煮融的約75克的蠟,一起攪拌均勻成液體,趁熱將之前準備好的藥末倒入鍋中,攪拌均勻成藥劑。將藥劑分成小份,捏成小塊,用油紙包起來,再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空腹用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