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五十五 (10)
卷之五十五 (10)
1. 奇穴
內踝尖二穴,在足內踝骨尖上。是穴可灸七壯,治下片牙疼,及腳內廉轉筋。
外踝尖二穴,在足外踝骨尖上。是穴可灸七壯,治腳外廉轉筋,及治寒熱腳氣,宜用三稜針出血。
囊底一穴,在陰囊十字紋中。治腎臟風瘡,及小腸疝氣,腎家一切證候,悉皆治之。可灸七壯,艾炷如鼠矢大。
鬼眼四穴,在手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葉,兩指並起,用帛縛之,當兩指歧繞中。是穴又二穴,在足大趾,取穴亦如在手者同。治五癇等證,當正發時灸之,大效矣。
體骨四穴,在梁丘兩傍,各開一寸五分,兩足共四穴。治腿疼,可灸二七壯。
四縫四穴,在手四指內中節。是穴用三稜針出血,治小兒猢猻勞等證。
中泉二穴,在手背腕中,在陽谿陽池中間陷中。是穴可灸二七壯,治心痛,及腹中諸氣痛不可忍者。
四開四穴,合谷並行間,是穴手足共四穴。
白話文:
奇穴
內踝尖上的兩個穴位,位於腳內踝骨尖端。灸七壯,可以治療下排牙齒疼痛和腳內側抽筋。
外踝尖上的兩個穴位,位於腳外踝骨尖端。灸七壯,可以治療腳外側抽筋和寒熱腳氣,也可用三稜針放血治療。
陰囊底部的穴位,位於陰囊十字紋的中央。可以治療腎臟風瘡、小腸疝氣和各種腎臟疾病。灸七壯,艾炷大小如鼠糞。
鬼眼穴,位於拇指指甲角旁,像韭菜葉那麼寬的位置,用布綁住兩指,在兩指分叉處。腳大拇指上也有相同的兩個穴位,取穴方法一樣。治療各種癲癇,最好在發作時灸治,效果很好。
體骨穴,位於梁丘穴兩側各開一寸五分,左右腳共四個穴位。治療腿痛,灸十四壯。
四縫穴,位於四指內側指節中。用三稜針放血治療小兒麻痺症等疾病。
中泉穴,位於手背腕部,陽谿穴與陽池穴之間的凹陷處。灸十四壯,治療心痛及各種難忍的腹部疼痛。
四開穴,位於合谷穴與行間穴,手足共有四個穴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