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五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四 (1)

1. 清水膏

治癰疽,及一切毒腫,堅硬腫痛,攻衝四畔,焮腫。抽熱毒,散腫氣。

羊桃根,川大黃,黃芩,綠豆粉,黃柏(各一兩),赤小豆

上為細末,用蕓薹菜取自然汁,入蜜少許相和,調藥令稀稠得所,即看四畔腫赤處大小,剪生絹上勻攤,可厚一錢貼之,干即易。

白話文:

此藥膏可用於治療癰疽,以及各種毒瘡腫痛,症狀是腫塊堅硬疼痛,往周圍擴散侵襲,紅腫發熱。此藥能拔除熱毒,消散腫脹的氣。

藥材成分包含:羊桃根、川大黃、黃芩、綠豆粉、黃柏(各一兩)、赤小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油菜(蕓薹菜)榨取的天然汁液,加入少許蜂蜜混合均勻,將藥粉調成濃稠適度的膏狀。然後依照患部紅腫處的大小,剪裁生絲絹布,將藥膏均勻攤在布上,厚度約一錢(古代的重量單位)即可,敷貼於患處,藥膏乾燥後就更換新的。

2. 水調膏

治癰疽毒熱,赤焮疼痛。

川大黃(生用,研末),杏仁(去皮尖,研),鹽花(各三分)

上為細末,研勻,以新汲水和令稀稠得所,旋即塗腫上,干即易之。

白話文:

治療癰疽等毒瘡發熱,紅腫疼痛的症狀。

使用生的川大黃(磨成粉末)、去皮尖的杏仁(磨成粉末)、鹽花(各取三分),將這些藥材都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再用剛汲取的新鮮水調和成稀稠適中的膏狀,然後立刻塗抹在腫脹處,等藥膏乾了就更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