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四十六 (2)
卷之四十六 (2)
1. 小定志丸
治心氣不足,恍惚多忘,常服安神定志。
遠志(去苗心),菖蒲(各二兩),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各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以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食後用米飲送下。
白話文:
此藥方用於治療心氣不足,導致精神恍惚、容易健忘的症狀,經常服用可以安定心神、堅定意志。
藥材包含:遠志(去除根部的莖心)二兩、菖蒲二兩、人參(去除蘆頭)三兩、白茯苓(去除外皮)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藥丸,再用硃砂裹上藥丸外層。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用米湯送服。
2. 壽星丸
治心膽被驚,神不守舍,或痰迷心竅,恍惚健忘。
天南星(一斤,先用炭三十斤,燒一地坑通紅,去炭火,以酒五升,傾於地坑內,候滲泄盡,下南星在坑內,以盆覆坑,周圍用灰擁定,勿令走氣,次日取出為末),硃砂(二兩,另研)琥珀(一兩,另研)
上各為細末,和勻,用生薑汁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食後煎人參石菖蒲湯送下。
白話文:
這個藥丸叫做壽星丸,是用來治療因為心膽受到驚嚇,導致精神渙散、心神不寧,或是因為痰迷心竅,而出現精神恍惚、健忘等症狀的。
藥材成分有:天南星(一斤,先用三十斤的炭燒紅一個地坑,然後把炭火移開,倒入五升酒在坑內,等酒都滲入土裡後,把天南星放入坑中,用盆子蓋住坑口,周圍用灰封好,不要讓氣體跑出來,隔天取出,磨成粉)、硃砂(二兩,另外研磨成粉)、琥珀(一兩,另外研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都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生薑汁煮成的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十丸,可以增加到五十丸,在飯後用人參和石菖蒲煮成的湯送服。
3. 歸脾湯
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
人參(去蘆),木香(各一錢),茯神(去皮木),龍眼肉,黃耆(去蘆),酸棗仁,白朮(以上各一錢半),甘草(炙,半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因為思慮過度,勞累損傷心脾所導致的健忘、心悸。
使用人參(去除蘆頭)、木香(各一錢)、茯神(去除外皮木質部分)、龍眼肉、黃耆(去除蘆頭)、酸棗仁、白朮(以上各一錢半)、炙甘草(半錢)。
以上藥材作為一副藥,加入兩盅水,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一盅,不拘時間服用。
4. 寧志膏
治心神恍惚,一時健忘。
辰砂(研細,水飛),乳香(另研,各半兩),酸棗仁(炒,去皮,研),人參(去蘆,研,各一兩)
上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用溫酒或棗湯化下。
白話文:
治療心神恍惚、時常健忘的藥膏。
使用辰砂(磨成細粉,用水淘洗過),乳香(另外磨成粉),各半兩;酸棗仁(炒過,去除外皮,磨成粉),人參(去除蘆頭,磨成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像彈珠一樣大。每次服用一丸,空腹時用溫酒或棗湯化開後服用。
5. 人參遠志丸
治心氣不安,驚悸恍惚,神思不寧。
人參(去蘆)遠志(去心),酸棗仁,黃耆(以上各半兩),桔梗(去蘆),官桂(去皮),丹砂(以上各二錢半),天門冬(去心),白茯苓(去皮),菖蒲(各七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用米湯送下。
白話文:
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心氣虛弱不安,容易驚嚇心悸、精神恍惚,以及思緒煩亂不寧的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去除蘆頭)、遠志(去除中心木心)、酸棗仁、黃耆(以上各半兩),桔梗(去除蘆頭)、肉桂(去除外皮)、丹砂(以上各二錢半),天門冬(去除中心木心)、白茯苓(去除外皮)、菖蒲(以上各七錢半)。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十丸,在飯後以米湯送服。
6. 朱雀丸
治心神不定,事多健忘,心火不降,腎水不升。
沉香(半兩),茯神(去皮木,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用人參湯送下。
白話文:
治療心神不寧、常常忘事、心火無法下降、腎水無法上升的症狀。
使用沉香(半兩),茯神(去除外皮的木頭部分,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藥丸,大小如小豆般。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人參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