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四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二 (1)

1. 茴香金鈴丸

治奔豚氣。

茴香(炒),金鈴子(一兩,每個銼作四片,用殭蠶半兩,炒熟去蠶),青皮,馬藺花,石茱萸,吳茱萸(酒浸,炒令香),山茱萸(去核),陳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溫酒鹽湯任下。《醫學發明》名茴香楝實丸,有芫花一兩。用醋炒,以糊丸,量人虛實加減,以利為度。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茴香金鈴丸」,是用來治療奔豚氣的。

藥材包含:炒過的茴香、金鈴子(一兩,每個切成四片,用半兩炒熟並去除蠶的殭蠶一起炒)、青皮、馬藺花、石茱萸、吳茱萸(用酒浸泡後炒香)、去核的山茱萸、陳皮(以上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調製的糊狀物將藥末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在飯前用溫酒或鹽湯送服。《醫學發明》這本書將此方稱為「茴香楝實丸」,藥方中另外加入了芫花一兩,並用醋炒過,同樣用糊狀物製成丸子,並根據個人體質虛實來調整藥量,以達到腹瀉的效果為基準。

2. 腎之積奔豚丸

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瘦少氣。及治男子內結七疝。

厚朴(七錢,薑製),黃連(去須,炒,五錢),石菖蒲,白茯苓(去皮),澤瀉(以上各二錢),附子(去皮),全蠍(去毒),獨活(以上各一錢),川烏頭(炮),丁香(各五分),肉桂(二兩),苦楝實(酒煮,三錢),巴豆霜(四分),延胡索(一錢半)

上為細末,入巴豆霜末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溏,再從二丸加服,淡鹽湯送下,食前服,周而復始。病減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半兩,如積勢堅大,先服前藥,不減,於一料中加煅存性牡蠣三錢,㿗疝帶下病勿加。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腎之積奔豚丸」,主要治療的病症是:從小腹開始發作,向上竄到心臟下方,感覺像小豬在奔跑一樣,有時向上有時向下,發作時間不固定,久治不癒會導致呼吸困難、骨瘦如柴、氣短。也能治療男子體內氣血鬱結引起的七種疝氣。

藥物組成包含: 厚朴(七錢,用薑製過),黃連(去掉鬚根,炒過,五錢),石菖蒲、白茯苓(去掉外皮)、澤瀉(以上各二錢),附子(去掉外皮),全蠍(去掉毒性),獨活(以上各一錢),川烏頭(炮製過),丁香(各五分),肉桂(二兩),苦楝實(用酒煮過,三錢),巴豆霜(四分),延胡索(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巴豆霜末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般。一開始服用兩丸,每天增加一丸,第二天增加兩丸,逐漸增加到大便稍微稀溏的程度,再從兩丸開始增加服用,用淡鹽水送服,飯前服用,這樣反覆服用。病情減輕大半就不要再服用。秋冬季節可以增加半兩厚朴。如果腫塊堅硬巨大,先服用原方,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在一個療程的藥方中加入煅燒過的牡蠣三錢(要保留牡蠣的藥性)。如果患有㿗疝或婦女帶下病,則不要加入牡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