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四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二 (1)

1. 秘傳掌中金丸

凡真氣衰弱,飲食多傷,停於胸膈,往往用感應丸、如聖膏、理中丸之類。又不能克化,任意取轉,致傷真元臟腑,別生他疾,惟此藥能消酒食,化痰飲,寬中利膈,久服永無胸膈不快之疾,不動臟腑,不損真元。加檳榔木香各一兩,名檳榔丸,又能調經。

陳皮(一斤,去白,濕秤,生薑淨洗,與陳皮對下切片,如伏中二味曬炒),白豆蔻(一兩),半夏(三兩,湯洗七次,生薑汁和餅,伏中曬炒),砂仁(一兩),神麯(炒),麥櫱(炒),甘草(各二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生薑湯送下。

白話文:

這個藥丸專門針對真氣虛弱、飲食過多導致的消化不良,食物停滯在胸膈之間的情況。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常會使用感應丸、如聖膏、理中丸之類的藥物。但如果這些藥物不能有效幫助消化,又隨意亂服用,反而會傷害身體根本的元氣和內臟,導致其他疾病產生。只有這個藥丸能幫助消化酒食、化解痰飲、舒緩胸膈不適,長期服用可以永遠擺脫胸膈不快的困擾,而且不會傷及內臟,也不會損耗元氣。如果在配方中加入檳榔、木香各一兩,就叫做檳榔丸,還能調理月經。

藥材配方如下:陳皮(一斤,去除白色的部分,濕重計量,新鮮生薑洗淨後,和陳皮對切成片,在三伏天將這兩味藥材曬乾並炒過)、白豆蔻(一兩)、半夏(三兩,用熱水清洗七次,用生薑汁和成餅狀,在三伏天曬乾並炒過)、砂仁(一兩)、神麯(炒過)、麥芽(炒過)、甘草(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煮成的糊狀物將藥末搓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三、四十丸,在飯前用生薑湯送服。

2. 法制檳榔

治酒食過度,胸膈膨滿,口吐清水,一切積聚。

雞心檳榔(一兩,切作細塊),縮砂(取仁,一兩),白豆蔻(取仁,一兩),丁香(切作細條,一兩),粉草(切作細塊,一兩),橘皮(去白,切作細條),生薑(各半斤,切作細條),鹽(二兩)

上件用河水兩碗浸一宿,次日用慢火砂鍋內煮乾,焙乾,入新瓶收,每服一撮,細嚼酒下,或為細末,湯調服亦可。

白話文: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因為飲酒或飲食過量,導致胸口脹滿、想吐出清水的症狀,以及各種體內積聚的病症。

藥材包含:雞心檳榔(一兩,切成小塊),縮砂(取籽仁,一兩),白豆蔻(取籽仁,一兩),丁香(切成細條,一兩),甘草(切成小塊,一兩),橘皮(去掉白色的部分,切成細條),生薑(各半斤,切成細條),鹽(二兩)。

將以上藥材放入兩碗河水中浸泡一個晚上,隔天用小火在砂鍋中煮乾,然後烘乾,裝入新的瓶子裡保存。每次服用一小撮,仔細咀嚼後用酒送服,或是磨成細粉,用熱水調服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