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四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二 (3)

1. 積聚門(附論)

脈來小沉而實者,胃中有積聚,不食,食即吐;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肝積脈弦而細;腎積脈沉而急。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脈左轉而沉重者,氣症在胃中,右轉出不至寸口者,肉有肉症也。潔古云:養正積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縱有一小人,自無容地而出。

今其真氣實,胃氣強,積自消矣。潔古之言,豈欺我哉!《內經》曰:大積大聚,衰其大半而止。滿實中有積氣,大毒之劑尚不可過,況虛中有積者乎?此乃治積之一端也。邪正虛實,宜詳審焉。此皆古人論脈病證治,實後人之龜監,為醫者能體古人之心為心,治證無不效矣。

白話文:

脈搏微弱而沉實,表示胃中有積聚,吃不下東西,吃了就吐;肺積的脈搏浮腫而粗大,按壓時容易移開;心積的脈搏沉而空虛,位置不定;肝積的脈搏弦細;腎積的脈搏沉而有力。脈搏沉重而中間散亂,是因寒涼飲食導致的症狀;脈搏向左旋轉而沉重,表示氣滯在胃中;脈搏向右旋轉,但不到寸口(手腕內側脈搏處),表示有肉積。潔古(醫家)說:調養正氣,積聚自然會消除。就像滿座都是君子,即使有一個小人,也無處容身而會自己離開。

現在如果真氣充足,胃氣強盛,積聚自然會消退。潔古的話,怎麼會欺騙我們呢!《內經》說:大的積聚,消除大部分就夠了。積聚在實證中,即使是大毒的藥物也不能過量使用,何況是虛證中有積聚呢?這就是治療積聚的一個方面。邪正、虛實,都應該仔細審察。這些都是古人論述脈象、病證和治療的經驗,是後人的借鑒。醫生如果能體會古人的用心,治療疾病就一定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