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四十一 (1)
卷之四十一 (1)
1. 萬金丸
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
石菖蒲(八兩,銼),斑蝥(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蝥不用)
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蝥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以醋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如治蠱脹,加香附子末一二錢,為末調服,此藥治腫脹尤妙。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萬金丸」,可以用來治療各種飲食積滯、氣滯、血瘀以及腹部脹大的疾病。
藥材組成是:石菖蒲(八兩,切碎),斑蝥(四兩,去除翅膀和腳,將這兩味藥材一同炒至焦黃色,然後把斑蝥挑出來不用)。
將處理過的藥材用粗布袋裝起來,由兩個人拉扯搖動,盡可能去除斑蝥的毒性粉末。接著,把石菖蒲磨成細粉,用醋煮成糊狀,再將藥粉和醋糊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溫酒或白開水送服。如果要治療蠱脹病,可以加入香附子末一兩到二錢,調勻後服用。這個藥方特別適合治療腫脹疾病。
2. 遇仙如意丸
治氣積氣脹痃癖水蠱宜服。
白茯苓,青皮,陳皮(以上各一錢),白豆蔻,石菖蒲,人參,丁香,三稜(炮),白朮,砂仁,官桂,莪朮(炮),遠志,木香(以上各三錢),山藥(半兩),香附(五兩),牽牛(取頭末,八兩),甘草(五分)
上為細末,醋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二十丸,臨睡溫白湯送下,看老幼虛實加減服,忌一切生冷硬物,氣鼓水蠱每服三百丸立消,若風病加地骨皮一兩,婦人月事不調,產後腹中有惡物,並宜服之,利後服米汁一口即止住,利後可服甘露散補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名為「遇仙如意丸」,用來治療因為氣滯引起的腹脹、腹部腫塊、以及水腫等疾病,很適合服用。
藥材包含:茯苓、青皮、陳皮(以上各三克),白豆蔻、石菖蒲、人參、丁香、炮製過的三稜、白朮、砂仁、肉桂、炮製過的莪朮、遠志、木香(以上各九克),山藥(十五克),香附(一百五十克),牽牛子(取最細的頭末部分,二百四十克),甘草(一點五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煮成的糊狀物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二十顆,在睡前用溫開水送服。可根據老人、小孩或體虛等不同情況酌情增減用量。服用期間忌吃一切生冷、堅硬的食物。如果是因氣脹或水腫引起的腹脹,每次服用三百顆即可見效。若是因風邪引起的疾病,可以加入地骨皮三十克。婦女若月經不調或產後腹中有惡露,也適合服用此藥。如果服藥後腹瀉,喝一口米湯即可止瀉。腹瀉後可服用甘露散來滋補身體。
3. 甘露散
人參,白朮,茯苓,豬苓(以上各半兩),滑石(六兩),澤瀉,甘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前白滾湯調服。
白話文:
將人參、白朮、茯苓、豬苓(以上各取半兩),滑石(取六兩),澤瀉、甘草(各取一兩),全部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在吃飯前用剛煮沸的開水調和後服用。
4. 撞關飲子
治關格不通,氣不升降,脹滿。
丁香(不見火),沉香(不見火),砂仁(去殼),白豆蔻(去殼),三稜(去毛,炮),香附(去毛),烏藥(已上各一錢半),甘草(炙,半錢。)
上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七分,食遠溫服。
白話文:
治療關格病,也就是腸胃阻塞不通,導致氣機無法正常升降,造成腹部脹滿的狀況。
藥材:
丁香(不經火炒過)、沉香(不經火炒過)、砂仁(去除外殼)、白豆蔻(去除外殼)、三稜(去除毛鬚,炮製過)、香附(去除毛鬚)、烏藥(以上各藥材皆用一錢半),甘草(炙烤過,用半錢)。
服用方法:
將以上藥材作為一劑,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稍遠的時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