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衍

《神農本草經》~ 卷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6)

1. 桐葉

味苦,寒。主惡蝕、創著陰皮,主五痔,殺三蟲。花:主傳豬創,飼豬,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醫》曰:生桐柏山。

案:《說文》云:桐,榮也;梧,梧桐木,一名梓。《爾雅》云:櫬梧,郭璞云:今梧桐。又榮桐木,郭璞云:即梧桐。《毛詩》云:梧桐生矣。《傳》云:梧桐,柔木也。

白話文:

味道苦澀,性寒。主要治療惡性潰瘍、皮膚損傷導致的陰部潰爛,也治療痔瘡,並能殺滅體內寄生蟲。桐樹的花:主要治療豬傳染的瘡,用來餵豬,能使豬長肥三倍。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別錄》說:桐樹生長在桐柏山。

考證:《說文解字》說:桐,指的是茂盛的樣子;梧,是梧桐木,又名梓。《爾雅》說:櫬梧,郭璞註解說:就是現在的梧桐。又說榮桐木,郭璞註解說:也是梧桐。《毛詩》說:梧桐已經生長了。《傳》解釋說:梧桐,是柔韌的樹木。

2. 梓白皮

味苦,寒。主熱,去三蟲。葉:搗,傳豬創,飼豬,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醫》曰:生河內。

案:《說文》云:梓,楸也,或作榟,椅梓也。楸,梓也;檟,楸也。《爾雅》云:槐,小葉曰榎。郭璞云:槐,為楸楸;當細葉者,為榎;又大而皵,楸。郭璞云:老乃皮粗,皵者為楸。又椅梓,郭璞云:即楸。《毛詩》云:椅,桐梓漆。《傳》云:椅,梓屬。陸璣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梓、梓關;桐皮,曰椅。

白話文:

梓白皮,味道苦,性寒。主要用於治療熱症,以及去除體內寄生蟲。梓樹的葉子:搗爛後,外敷可以治療豬的瘡傷,用來餵豬,可以使豬肥壯三倍。梓樹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別錄》說:梓樹生長在河內一帶。

考證:《說文解字》說:梓,就是楸樹,也有寫作「榟」的,指的是椅梓。楸,也是梓樹;檟,也是楸樹。《爾雅》說:槐樹,葉子小的叫做榎。郭璞說:槐樹,就是楸樹;當葉子細小的時候,就稱為榎;又當樹皮粗糙有鱗片狀的時候,就稱為楸。郭璞說:樹老了皮就粗糙,有鱗片的就是楸樹。又,椅梓,郭璞說:也就是楸樹。《毛詩》說:椅,指的是桐樹、梓樹、漆樹。《毛詩傳》說:椅,是梓樹的一種。陸璣說:梓樹,是楸樹中紋理稀疏、顏色白,而且會結果實的那種,梓和梓關指的是同一種樹;桐樹的樹皮,叫做椅。

3. 石南

味辛,苦。主養腎氣、內傷、陰衰,利筋骨皮毛。實:殺蠱毒,破積聚,逐風痹。一名鬼目。生山谷。

《名醫》曰:生華陰。二月、四月採實,陰乾。

白話文:

味道辛辣,帶點苦味。主要功能是補養腎氣,治療內傷、陰虛衰弱,以及使筋骨、皮膚毛髮強健。果實則能殺滅蠱毒,破除體內積聚的腫塊,驅散風濕麻痹。又名鬼目。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別錄》記載:產於華陰地區。二月、四月採收果實,在陰涼處風乾。

4. 黃環

味苦,平。主蠱毒、鬼注、鬼魅、邪氣在臟中,除咳逆寒熱。一名凌泉,一名大就。生山谷。

《吳普》曰:蜀,黃環,一名生芻,一名根韭。神農、黃帝、岐伯、桐君、扁鵲:辛;一經:味苦,有毒。二月生。初出正赤,高二尺;葉黃,員端、大莖,葉有汗,黃白。五月實員,三月採根。根黃,從理如車輻,。解治蠱毒(《御覽》)。

《名醫》曰:生蜀郡。三月採根,陰乾。

案:《蜀都賦》有黃環。劉逵云:黃環,出蜀郡。沈括《補筆談》云:黃環,即今朱藤也。天下皆有,葉如槐,其花穗懸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師人家園圃中,作大架種之,謂之紫藤花者,是也。

白話文:

黃環,味道苦,性平。主要治療蠱毒、鬼注、鬼魅、邪氣侵入臟腑,能夠解除咳嗽、氣逆、發冷發熱等症狀。它又名凌泉、大就。生長在山谷中。

《吳普》記載:蜀地出產的黃環,又名生芻、根韭。神農、黃帝、岐伯、桐君、扁鵲認為它味辛;《一經》記載它味苦,有毒。二月開始生長,剛長出來時是正紅色,高約二尺;葉子是黃色,圓形末端,莖粗大,葉子上有汗液,顏色黃白。五月結果實,形狀圓圓的,三月採挖根部。根部黃色,紋理像車輪的輻條。可以解毒,治療蠱毒(出自《御覽》)。

《名醫別錄》記載:黃環生長在蜀郡。三月採挖根部,在陰涼處晾乾。

考證:《蜀都賦》中提到黃環。劉逵註解說:黃環出產於蜀郡。沈括在《補筆談》中說:黃環就是現在的朱藤。各地都有,葉子像槐樹葉,花像穗子一樣懸掛,是紫色的,像葛花。花可以當蔬菜食用,但如果沒有煮熟,也帶有輕微毒性。京城人家園圃中,用大架子種植,稱之為紫藤花,就是這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