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減退喪失經絡拍打、穴道按摩刮痧養生法!

- 最後更新:2025-07-25
關於味覺減退的中醫證候分析:點選開啟

從主要的經絡穴道下手改善味覺減退


現代醫學認為味覺衰退的原因非常複雜,例如病毒感染、神經系統疾病或損傷、口腔與鼻腔疾病、營養缺乏、老化因素...等等。

從經絡的角度來看,就是通往舌頭的經絡出現了問題,然而通往舌頭的經絡一樣很複雜。

依照經絡權威藺雲桂的《經絡圖解》一書所述,通過咽喉、舌部的經絡總共有經脈9條、絡脈及別絡11條,所以從經絡的角度來看,造成味覺減退的原因是很複雜。

從經絡角度分析味覺衰退,還需要結合中醫理論中臟腑與五官的對應關係、經絡循行路徑及氣血功能。

味覺主要關聯脾、胃、心、腎等臟腑,連帶影響相關的經絡失調,這是造成味覺異常的關鍵機制,主要經絡如下:

1. 脾經與胃經(脾胃為後天之本)

《黃帝內經》提到:「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又說:「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脾經將水穀精微運化後,上輸至舌,幫助維持味覺的敏銳度。

此外,「胃經」循行經過牙齦,並環繞口唇(如地倉、頰車等穴位),能夠協助脾胃的升降氣機。

脾胃虛弱的人,容易出現味覺衰退
脾胃虛弱的人,容易出現味覺衰退且食慾減退

因此,若脾胃虛弱,體內氣血生化不足,舌頭便會失去濡養,味覺也會逐漸變得遲鈍。

另外,體內濕氣過重也會導致「濕濁困脾」(例如舌苔厚膩),進一步阻滯氣機運行,久而久之便可能出現味覺減退的情況。

既然是脾胃造成的味覺衰退,所以味覺減退與食慾減退通常是一起出現的,因為根源都是脾胃虛弱所造成的。

2. 心經與舌(心開竅於舌)

《黃帝內經‧素問》提到:「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意思是,心經的分支通達舌頭,而心神主導感知功能,包括味覺的辨識。

當一個人心血不足時,舌體便會失去濡養,進而導致味覺逐漸減退。反之,若心火亢盛,則容易出現舌頭紅腫糜爛的情形,進一步引發味覺異常,例如口苦、舌頭灼痛等症狀。

天氣炎熱的時候,舌頭容易出現腫痛的現象
天氣炎熱的時候,舌頭容易出現腫痛的現象

每逢天氣轉為炎熱,常有會員回報出現舌部不適或疼痛的情況,這也印證了古代典籍所言,確實能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到相應的現象。

3. 腎經(腎為先天之本)

《黃帝內經》提到,腎經「挾舌本」,意指腎經環繞舌根而行。腎精能化生腦髓,當髓海充盈時,感官反應便會靈敏。

因此,若腎精虧虛,尤其是在老年人身上,可能導致髓海不足,進而影響舌頭或耳朵的功能,容易出現聽力下降,甚至味覺衰退的情況。

現代醫學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味蕾密度會自然下降,神經反應也會逐漸減弱,使得高齡者的味覺敏感度降低。

年長的人,味覺容易出現衰退現象
年長的人,味覺容易出現衰退現象

雖然老年人的味覺退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退化速度過快,或伴隨其他異常症狀,仍應及時就醫檢查。

基於上述,如果要找出最主要的影響舌頭的經絡,可以推斷主要就是心經(心包經)、脾經、胃經與腎經

就季節而言,從經絡的圓運動數據現象中發現,脾經在一年四季中,在夏末初秋(7-9月)的時候能量最低下,而胃經從8月之後能量開始低下。

有一定比例的人,心經與心包經在夏季的時候,能量特別的低下,由於心經與心包經通過舌頭,也會影響到味覺。

因此,可以說進入「夏末初秋」這段期間之後,有一定比例的人脾胃經絡能量開始低下,就會逐漸出現脾胃消化障礙及味覺衰退。至少在面對同樣的食物時,感覺起來就是比較不好吃。

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是呈現心經、心包經虛證。脾經與胃經虛證,尤其是鐵三角經絡體質,他們不但消化系統不佳,味覺也不好,還會出現更多慢性的疾病。

像這樣的經絡理論,雲端中醫在幾年前就提出來了,每年都可以得到印證。

2025年7月期間,某會員的女兒,整天沒有精神都在睡覺,就算醒來了,也無精打采,脾胃消化功能不好,吃飯的時候沒什麼食欲,甚至出現味覺退化的現象,他幫女兒進行經絡檢測,呈現以下的經絡現象。

夏季受到暑熱影響,造成食慾嚴重衰退案例
夏季受到暑熱影響,造成食慾嚴重衰退案例

從圖上可以清楚看到,她的脾經虛證,胃經實證,心包經虛證,這都明顯會影響到舌頭,也完全符合上面的理論。年輕人的腎經通常正常,所以應該不是腎經異常所造成的。

所以,要根本改善他的味覺衰退,一定要從改善脾胃下手,他要求女兒要一直按摩及電療脾,配合經服用「平胃散」,果然兩天之後味覺消失就開始逐漸恢復正常。

女兒跟他說,她的味覺喪失其實是只有發生在舌頭一側,由於經絡圖上的肝經實證,中醫說舌邊與肝膽有關,這也有可能是肝經異常所造成。

改善及養生的方法其實很單純,就只要經常拍打、按摩這些經絡與穴道,疏通這些經絡的氣血,配合去除體內的濕氣,味覺減退現象就會逐漸改善甚至痊癒。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

《黃帝內經》上提到脾經「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足太陰之正...上結於咽,貫舌中」、「是動則病、舌本強....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

脾經與舌頭密切相關,脾經異常不是只有感到味覺衰退,更有可能出現更多鼻咽、舌頭的疾病

改善味覺減退最快的方法,就是拍打大腿及小腿脾經路線,可以在腳部遠端找到穴道。

常用的穴道是陰陵泉、血海、三陰交,只要經常拍打就會改善,由於脾經虛證的人很多,一般人都會感到特別疼痛。

建議穴道

載入中...
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

《黃帝內經》提到:「循喉嚨,入缺盆」,胃經的絡脈「下絡喉嚨」。

基於經絡的對應理論,胃經與心包經互為陰陽對應,與脾經具有表理對應關係,因此胃經異常時,會出現喉嚨、舌頭相關的疾病。

現代人胃經有較高的機率出現虛證,因為此經絡氣血的能量不佳。經常拍打疏通胃經,成為改善消化障礙、食慾不佳與味覺衰退的重點經絡。

建議穴道

載入中...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

《黃帝內經》上提到心經「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手少陰之別,繫舌本」心經分布於食道與咽喉兩旁。

影響舌頭的主要經絡,最常被運用的是心經與心包經穴道,例如:神門、內關與勞宮穴。

改善味覺減退最快的方法,就是拍打手臂心經路線,可以在手部遠端找到穴道。

建議穴道

載入中...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

《黃帝內經》上提到「手心主之脈,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心包經從腋下本經分出入胸,沿著氣管至喉嚨。

由於心經與心包經密切相關,因此影響舌頭的主要經絡,最常被運用的是心經與心包經穴道。

改善味覺減退最快的方法,就是拍打心經與心包經路線,可以在手部遠端找到穴道。

建議穴道

載入中...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

《黃帝內經》上提到「腎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腎上行至喉嚨,分布於舌頭。

現代醫學很難理解腎經與舌頭的關係,尤其是現代人高機率出現腎經虛證,在改善味覺減退的方法中,腎經也不能被忽略。

最快的方法,就是拍打腎經路線,可以在腳部遠端找到穴道。可以先用熱水泡腳,從湧泉穴開始往小腿,順著腎經開始按摩或拍打。

建議穴道

載入中...

從其他的經絡穴道下手改善味覺減退


《黃帝內經》記載,肝經循行「環唇內」,當肝氣鬱結時,容易化火並上擾舌部經絡,進而引發味覺異常,最常見的症狀便是口苦。

此外,任脈與督脈亦與舌頭關係密切。任脈上行至承漿穴(位於下唇中央凹陷處),為陰經之海,統攝全身陰氣;督脈則入腦並聯絡舌頭,為陽經之海。當任督二脈失調時,也會影響舌部的氣血運行。

通往咽喉的經絡還包括肺經、大腸經、膽經與衝脈,當這些經絡發生異常,也可能牽連至舌部,導致味覺改變或其他不適。由此可見,舌頭與咽喉相關的問題往往牽涉多條經絡,情況相對複雜。

感冒時,「肺經」異常也會造成味覺異常,可以按摩、拍打肺經的「魚際穴」,艾灸膀胱經的「大椎穴」很有幫助。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

《黃帝內經.靈樞》提到肝經:「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環唇內。」

可見肝經異常的時候會影響到口腔的的感覺神經傳導。

肝經通過絡屬關係與脾胃經相通(肝屬木,脾屬土),間接調控脾經"連舌本"的功能。

舌邊屬肝膽(舌兩側為肝膽反射區),肝鬱化火易致舌邊紅赤、味覺異常。

所以味覺異常的人,也要經常疏通肝經,調理情緒,才得以根本加速痊癒。

建議穴道

載入中...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

《黃帝內經》提到肺經別絡:「手太陰之正,別人淵腋少陰之前,人走肺,散人大腸,出缺盆,循喉嚨。」

許多人在「感冒」或被感染「新冠病毒」之後,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味覺或嗅覺衰退。

這多少都是受到肺經的影響,因此如果是感冒之後造成的味覺衰退,必須配合拍打及按摩肺經。

建議穴道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