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要的經絡穴道下手改善耳鳴
通往耳朵的經絡非常多,最主要經絡就是「三焦經」,在古代被稱為「耳脈」,所以很明顯古人認為耳朵的疾病,一定與「三焦經」有關聯。
因此改善耳鳴的經絡,主要針對「三焦經」。此外,通過耳朵的經絡還有膽經、膀胱經、小腸經、胃經、腎經、大腸經絡脈,可以算是非常複雜,可以從下圖清楚看出背後的經絡複雜度。

從這些經絡可以清楚看到,屬性都是人體的陽經,所以當一個人長期陽氣不足的時候,這些經絡長期不通的時候就會出現耳鳴。因此,「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有可能會出現耳鳴。
現代醫學也發現,進入冬季之後,耳朵反而聽不清楚,出現耳鳴的機率很高,這其實可以透過觀察經絡能量虛實來理解。
如果一個人常常看到自己的膽經、膀胱經、小腸經、胃經、腎經、大腸經出現虛證,就代表經絡氣血不通,很容易出現耳鳴。
2025年2月期間有一位會員分享,他有一位的朋友,前一陣子晚上睡覺期間,都會聽到耳朵有怪聲,他以為是耳鳴。
就醫檢查後醫生告訴他,這是「搏動性耳鳴」,這是指耳朵出現低頻、規律且與心跳同步的搏動音,或是血液的流動聲、衝擊聲,聲音感覺類似「咻咻咻、嗚嗚嗚、噗噗噗」。
由於他很好奇,就當場幫這位朋友進行經絡檢測,呈現以下的經絡型態。網路上可以清楚看到,「三焦經」與「膽經」都是出現虛證,這些都是直接與耳朵相關的經絡。

由於他隔一陣子就會幫朋友檢測一次,所以確認他的朋友就是屬於「寒性陽虛經絡體質」,那假設這個朋友的脖子,與鎖骨的附近肌肉應該都是沾黏的。
所以就幫朋友按摩脖子、鎖骨附近的肌肉,結果朋友回饋說:「左邊非常的疼痛」,而他的朋友就是左耳出現耳鳴。
這個現象讓他大吃一驚,他建議朋友持續按摩這些疼痛的肌肉,耳鳴應該會持續改善,結果兩個星期之後朋友對他說,確實改善了不少。
所以,當一個人長期屬於寒性體質,膽經、三焦經連動其他經絡長期出現虛證,肌肉逐漸產生沾黏,久了之後,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耳鳴現象。
所以,寒性體質的人,要根本改善耳鳴,從就是要先改善陽虛體質,同時持續疏通經絡,揉開肌肉的沾黏,就可以根本解決這個惱人且難以治療的疾病。
體內很寒的人,容易出現耳鳴,體內很熱的人其實也會。當一個人三焦經能量持續旺盛,體內火氣太大時更會出現耳鳴。每年在8-9月時,三焦經與大腸經能量旺盛到極點,就是耳鳴出現最高機率的季節。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看來,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由於一年四季都是三焦經、大腸經、膽經、胃經實證,所以這種體質的人非常容易耳鳴,天氣熱的時候會更嚴重。
所以,從經絡的角度來看,在天氣太冷,或是天氣太熱的時候,都有可能出現耳鳴,關鍵在於自己的體質狀態。
基於此,只要掌握這種經絡的能量變化,保持這些經絡暢通且平衡,就可以在每個季節輕鬆預防及改善耳鳴。
有些人因為經常熬夜,或者是過度疲累,體內「陰虛火旺」,也會造成這些經絡能量過度旺盛,進而出現耳鳴,這通常也會呈現鐵三角經絡體質。
基於此,影響耳鳴最主要的經絡就是「少陽經」(三焦經、膽經)以及與三焦經連動性最高的「大腸經」,改善耳鳴、耳聾可以從這裡下手!
由於不少耳鳴源自於屬於經筋肌肉沾粘所造成,或是脊椎壓迫所造成,因此也可以從相關的肌肉下手,可參考本文激痛點肌肉按摩內容。

手少陽三焦經
《黃帝內經.靈樞》提到三焦經:「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很明顯,從文字上可以清楚看出三焦經與耳朵密切相關,因此若要改善耳鳴,一定要從這條經絡下手。
除了進行整條三焦經的經絡拍打、刮痧之外,針對手上的「中渚穴」,耳朵附近的「翳穴風」」可以多加按摩。
建議穴道

足少陽膽經
《黃帝內經.靈樞》提到三焦經:「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與耳朵密切相關。
膽經與三焦經都也是屬於「少陽經」,彼此之間都會相互的影響。 經常耳鳴的人,一定要經常拍打這一組經絡,自然會改善一半。
除了進行整條膽經的經絡拍打之外,針對腳上的「足臨泣穴」,後頭的「風池穴」可以多加按摩。
建議穴道

手陽明大腸經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三焦經與大腸經的能量高度正相關(點選閱讀)。
所以當三焦經異常的時候,大腸經也會異常。因此,這一組經絡都要一起平衡,才能夠改善耳鳴的現象。
記得拍打三焦經的時候,也要順便拍打大腸經,同時針對「合谷穴」、「曲池穴」進行按摩。
建議穴道
從其他的經絡穴道下手改善耳鳴
除了通過耳朵的本經之外,還可以在對應經絡上找穴道,對應的經絡有心經、肺經、脾經、心包經與肝經。基於此,可以說12經絡幾乎都可以治療耳鳴。
例如,腎經雖然在腳部,除了本身也有通過耳朵之外,與三焦經(耳脈)也是具有對應關係,因此從腎經上的腳部穴道也可以改善耳鳴。

足少陰腎經
傳統中醫說「腎開竅於耳」,腎臟的功能與耳朵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耳鳴與腎臟也無法脫離關係。
從經絡的角度來看,腎經與三焦經具有「臟腑別通」對應關係,所以透過平衡腎經可以改善通往耳朵的三焦經。
可以拍打腳部的腎經,特別針對「湧泉穴」、「太溪穴」進行按摩,也可以改善耳鳴。
建議穴道
按摩相關肌肉激痛點改善耳鳴
有一定比例的人,是因為長期經絡異常,造成相關肌肉沾粘,造成慢性難治的耳鳴。
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建志發現,很多耳鳴患者都會抱怨頸部痠痛,大多會在後腦勺,或者擴展到兩側肩膀或上背部(膏肓處),熟悉經絡的人到到這些位置,就會知道這就是膀胱經所影響的範疇,膀胱經阻塞造成整個頸部、後腦、頸部肌肉沾粘,最後形成難治的耳鳴。
位於頸部的「胸鎖乳突肌」,就是三焦經、大腸經、小腸經、胃經通過的區域,如果長期經絡氣血不暢,造成這條肌肉沾粘,也會造成耳鳴與暈眩。
因此日本醫師古賀直樹認為,以手指輕輕按摩這個肌肉,能夠改善淋巴流動,解決暈眩與耳鳴。
膀胱經長期氣血阻塞,更可造成頸椎病變。日本耳鼻喉科醫師石井正則發現,第二頸椎(C2)受到壓迫時會造成耳鳴 ,因此他創造了「C2呼吸法」,發現可以改善70%以上的耳鳴。
現代人頻繁低頭使用手機造成頸椎僵直,也可以透過「簡單下巴體操」來改善耳鳴 。
一些雲端中醫會員是「整脊師」及「推拿師」,也都曾經透過調整頸椎來改善長年耳鳴。
耳朵本身的氣血不順暢,是造成耳鳴最直接的原因,因此摩擦揉按耳朵(耳朵輪廓、耳輪、耳垂)是最快的方法,古代養生動作「鳴天鼓」是改善後腦杓氣血最神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