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噎膈」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噎膈

噎膈是中醫學上的一個病證,主要表現為進食後胸膈部有梗阻感,不能下咽,嚴重者可致窒息。噎膈的病因多與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痰飲內阻、氣機失調等有關。

臨床上,噎膈可分為實證和虛證兩類。實證多見於痰飲內阻、食積停滯等,症狀主要表現為胸膈脹滿、吞咽不利、嘔吐痰涎、腹脹便溏等;虛證多見於氣虛、脾虛等,症狀主要表現為胸膈滿悶、吞咽不利、氣短乏力、食欲不振等。

治療噎膈,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實證宜化痰散結、消食導滯;虛證宜健脾益氣、養陰潤燥。常用中藥有半夏、陳皮、茯苓、白朮、甘草、生薑、大棗等。

噎膈是一種危重症,如果治療不當,可導致窒息死亡。因此,一旦出現噎膈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王唯工主編,《中醫學基礎理論》,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年。
  2. 吳以謀主編,《中醫學臨床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足三里

足三里

  • 1.《刺灸心法要訣》:「足三里治風濕中,諸虛耳聾上牙疼,噎膈鼓脹水腫喘,寒濕腳氣及痹風。
  • 2.《灸法秘傳》:「噎膈之因有五:有氣滯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積者。雖分五種,總屬七情之變。凡藥不能效者,上宜灸天突,中宜灸中脘,下灸足三里為要。

中脘

中脘

  • 1.《灸法秘傳》:「噎膈之因有五:有氣滯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積者。雖分五種,總屬七情之變。凡藥不能效者,上宜灸天突,中宜灸中脘,下灸足三里為要。

天突

天突

  • 1.《灸法秘傳》:「噎膈之因有五:有氣滯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積者。雖分五種,總屬七情之變。凡藥不能效者,上宜灸天突,中宜灸中脘,下灸足三里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