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髎
位置:位於人體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鼻唇溝外側目錄
穴名介紹
巨髎穴。巨,大也。髎,孔隙凹陷之意。此穴位於面部颧骨下緣,此處凹陷甚大,故名。
解剖位置
淺層為上唇方肌,深層為犬齒肌;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布有面神經及眶下神經的分支。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直刺0.3~0.6寸
穴道介紹
巨髎穴為足陽明胃經與陽蹺脈交會穴,蹺脈足陽明之會,功效「熄風明目,舒筋活絡」, 主治口眼歪斜、眼瞼潤動、鼻衄、齒痛、面痛、面頰腫痛、目翳、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
常用配穴
- 巨髎穴配素髎穴,和髎穴治過敏性鼻炎
- 巨髎穴配天窗穴治頰腫
- 巨髎穴配合谷穴,下關穴,內庭穴,治療牙痛,三叉神經痛
- 巨髎穴配合谷穴,風池穴,陽白穴,頰車穴,有祛風活血通絡的作用,治口眼喎斜
- 巨髎穴配合谷穴,內庭穴,下關穴,有祛風瀉熱,通絡止痛的作用,治齒痛,唇頰腫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結膜炎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神經系統疾病
三叉神經痛
眼與附器疾病
白內障
失明
角膜炎
麥粒腫
青光眼
近視
散光
結膜炎
眼睛紅痛
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鼻炎
鼻竇炎
消化系統疾病
牙齦腫脹痛
慢性肝炎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痤瘡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咳嗽
上腹胃脘痛
流鼻血
傷害、中毒與外因造成的疾病
顏面抽搐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鼻塞
麥粒腫
上腹胃脘痛
多痰
眼睛紅痛
眼睛模糊
嘴唇痛
顏面神經麻痺
流鼻血
牙齒痛
夜間遺尿
鼻部疼痛
顏面抽搐
牙齦出血
面部疼痛
鼻子乾燥
眼睛乾澀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