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二 (1)
卷第十二 (1)
1. 敷藥
治毒潰時,用白芨、沒藥、乳香、血竭為末摻,效。
又方,治便腫痛。
雄黃,乳香(各二分半),黃柏(一分)
上為末。分作兩服,以新水調敷,自平。
又方,治便毒初發,以生薑一大塊,米醋一合,姜蘸醋磨取千步峰泥,敷臖作處,即效。(千步峰,即人家行步地上有高塊者是。)
灸便毒法:用細草或軟篾,隨所患左右手量中指,自手掌盡處橫文量起,通三節至指盡則住不量,指爪拒斷。卻將此草於手腕橫紋量起,引草向臂當中,草盡處即是穴。艾炷如麥大,灸二三壯。腫散痛止即安。
白話文:
治療毒瘡潰爛時,將白芨、沒藥、乳香、血竭磨成粉末混合後塗敷,效果很好。
另有一個方子,治療肛門腫痛:
雄黃、乳香各取二分半,黃柏取一分,將這三種藥材磨成粉末,分成兩次服用,用新水調和後塗敷,腫痛自然消退。
還有一個方子,治療剛發作的肛門毒瘡,取一大塊生薑,用一合米醋,將生薑沾醋在千步峰的泥土上磨取泥漿,塗抹在腫痛處,效果很好。(所謂千步峰,就是人們行走的地方有突起土塊的地方。)
以下是治療肛門毒瘡的灸法:用細草或軟篾,量取患者左右手中指的長度,從手掌紋路盡頭開始量起,經過三節指骨到指尖停止,不要量到指甲邊緣。再將這草或篾從手腕紋路開始量起,往手臂中心延伸,草或篾盡頭的地方就是穴位。用麥粒大小的艾炷,灸兩到三壯。腫脹消散、疼痛停止,病就痊癒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