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二 (2)

1. 霍亂

2. 風證

桂枝湯

治惡風自汗,嘔吐下利,增寒發熱,頭痛眩暈。(方見傷寒類。)

白話文:

桂枝湯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怕風、容易出汗、想吐、拉肚子、感覺更冷、發燒、頭痛、頭暈這些症狀。(這個方子的詳細內容在傷寒類的章節裡可以找到。)

3. 寒證陰經

理中湯

治惡寒無汗,霍亂吐下,脹滿食不消,心腹痛,胸膈痞塞,或昏暈緩弱。

人參(去蘆),乾薑(炮),白朮(去蘆),甘草(炙。各三兩)

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遠行防霍亂,煉蜜為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如作末,每服方寸匕,酒調下亦得。若轉筋者,加石膏煅三兩。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心四兩。腎惡燥,故去朮,恐作奔豚,故加桂。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復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加朮,合前成四兩半。腹中痛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

若寒者,加乾薑,合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服藥後食頃,食熱粥一杯,微自溫覆,勿發揭衣被。噦則加丁香。吐利止,身體痛不休者,審其原因,以和解之。如初因傷風,用桂枝之類,所謂治有本也。

白話文:

理中湯

這個方子治療怕冷、不出汗,上吐下瀉的霍亂,腹脹、消化不良,心腹疼痛,胸悶,或是昏迷、身體虛弱無力等症狀。

藥材組成有:人參(去除蘆頭)、乾薑(炮製過)、白朮(去除蘆頭)、甘草(炙烤過),每種藥材各用三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大錢,用水一杯煎煮至七分,去藥渣,飯前服用。遠行時預防霍亂,可將藥材用蜂蜜煉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如果作成藥粉,每次服用一勺,用酒調服也可以。如果出現腿腳抽筋,加入煅石膏三兩。如果肚臍上方跳動,表示是腎氣在動,去掉白朮,加入桂心四兩。因為腎臟不喜歡乾燥,所以去掉白朮,是為了避免產生奔豚症狀,所以加入桂心。嘔吐多的,去掉白朮,加入生薑三兩。拉肚子多的,恢復使用白朮。心悸的,加入茯苓二兩。口渴想喝水的,加入白朮,與之前的份量加總共為四兩半。腹痛的,加入人參,與之前的份量加總共為四兩半。

如果怕冷的,加入乾薑,與之前的份量加總共為四兩半。腹脹的,去掉白朮,加入附子。服藥後過一會兒,喝一碗熱粥,稍微蓋好被子保暖,不要掀開衣被。打嗝的,加入丁香。如果吐瀉停止了,但身體疼痛不止,要仔細找出原因,用調和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最初是因為傷風感冒,就用桂枝這類的藥物,這就是所謂的治病要治根本。

4. 陽經

香蘇散

治身熱無汗,霍亂吐下,臉赤,多痰。加藿香葉、土烏藥、烏梅、生薑煎。甚妙。(方見傷寒和解類。)

白話文:

治療身體發熱沒有汗,上吐下瀉的霍亂,臉色發紅,痰多的症狀。可以在原方中加入藿香葉、土烏藥、烏梅、生薑一起煎煮。效果非常好。(這個藥方在《傷寒和解類》中有記載。)

5. 暑證

香藿散

治傷暑飲冷,霍亂作渴,熱煩,每料加丁香、半夏、藿香、烏梅、陳皮、紫蘇、木瓜各一兩,生薑五片煎。四肢冷,加熟附子。煩渴,生薑自然汁調五苓散。(方並見傷暑類。)仍用半夏丸,熱薑湯吞,立效。(方見痎瘧類。每用三十丸。)

白話文:

香藿散

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暑熱而受傷,又喝了冷飲,導致霍亂、口渴、發熱煩躁的狀況。每服藥時,加入丁香、半夏、藿香、烏梅、陳皮、紫蘇、木瓜各一兩,以及生薑五片一起煎煮。如果四肢冰冷,就加入炮製過的附子。如果煩躁口渴,就用生薑的自然汁調和五苓散來服用。(這個五苓散的方子在治療暑傷的類別中可以找到。)然後再服用半夏丸,用熱薑湯送服,就能立即見效。(半夏丸的方子在治療瘧疾的類別中可以找到。每次服用三十丸。)

6. 濕證

除濕湯

治滿身重著。或多食生冷,揮霍之間吐利俱作。

半夏(湯洗),厚朴(去粗皮,切,薑汁炒。各一兩),藿香葉(五錢,去土),陳皮(去白,五錢),甘草(三錢),蒼朮(米泔浸,一兩,切,炒赤)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熱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除濕湯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全身沉重不舒服的症狀。有時候是因為吃太多生冷食物,導致短時間內又吐又拉。

藥材包含:

  • 半夏(用湯洗過)一兩
  • 厚朴(去掉粗皮,切片後用薑汁炒過)一兩
  • 藿香葉(去除泥土)五錢
  • 陳皮(去掉白色內膜)五錢
  • 甘草三錢
  •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切片炒至赤色)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碗半水、七片生薑、一顆紅棗一起煎煮。趁熱服用,不拘泥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