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二 (6)
卷第二 (6)
1. 勞瘧
芎歸鱉甲散
治表裡俱虛,真元未復,疾雖暫止,小勞復來。
當歸,川芎,白茯苓(去皮),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半夏(湯洗七次),鱉甲(去裙,醋炙黃),芍藥(各二錢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二枚,烏梅一個,水煎。不以時服。熱多,加柴胡。寒多,加草果少許。
白話文:
芎歸鱉甲散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身體內外都虛弱,元氣尚未恢復的情況,即使瘧疾暫時停止,只要稍微勞累就會復發。
藥材組成有:當歸、川芎、去皮的白茯苓、去白的青皮、去白的陳皮、用熱水洗過七次的半夏、去除邊緣並用醋炙黃的鱉甲、芍藥,每種藥材都用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五片、紅棗兩枚、烏梅一顆,用水煎煮。不拘泥於特定時間服用。如果發熱症狀較重,可以加入柴胡;如果怕冷症狀較重,可以加入少許草果。
2. 瘧母
消癖丸
治彌年經吐汗下,營衛虧損,邪氣伏藏脅間,結為症癖,腹脅堅痛。
芫花(炒),硃砂(研。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豆。每服十丸,濃煎棗湯下。去癖,須用芫花、大戟破水之劑,下後即與養胃湯。(方見傷寒陰證類。)
白話文:
這個「消癖丸」是用來治療多年來因為嘔吐、發汗、或使用瀉藥,導致身體的營養和防禦機能受損,邪氣潛藏在脅肋之間,結成腫塊,造成腹部和脅肋堅硬疼痛的病症。
藥方組成是:芫花(炒過)和硃砂(研磨成粉),兩者等量。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如小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濃煎的紅棗湯送服。要去除腫塊,必須使用芫花、大戟等破除水濕的藥劑,排泄後馬上服用養胃湯。(藥方在傷寒陰證類中可以找到。)
3. 熱瘧
八正散
治證發則心煩臉赤,聲叫,煩躁,極熱,欲冷地上臥,及飲冷漿,加牛黃、燈心、白竹青煎,即效。(方見積熱類。)
白虎湯
治熱瘧,表裡俱熱,時時惡寒,大渴,口舌乾燥,加人參二錢。(方見傷寒通治類。)
白話文:
八正散
治療的病症是:發作時會感到心煩、臉色發紅,大聲叫喊、煩躁不安,身體極度發熱,想躺在冰冷的地上,也想喝冰冷的飲料。這個時候,加入牛黃、燈心草、白竹青一起煎煮服用,就會有很好的效果。(這個藥方在治療發熱的分類中可以找到。)
白虎湯
治療熱瘧,表現為身體內外都發熱,時不時感到畏寒,非常口渴,口舌乾燥。這個時候,加入人參二錢,一起服用。(這個藥方在治療傷寒的通用方劑分類中可以找到。)
4. 虛瘧
分利順元散
治虛怯人患瘧,未可進常山等藥者。
川烏(一兩),附子(一兩或二兩),南星(二兩),木香(別銼,五錢,旋入)
上除木香不見火,三味各一半,去皮生用,即三生飲。一半炮熟,即順元散。和合切片,每服四錢,生薑十片,棗七枚,水一盞,煎至七分。當發前一日及當發之日,早晨連進二三服,以化去痰。諺云:無痰不成瘧。又半生半熟,乃能分解陰陽也。
四將軍飲
治瘧作時僕厥,撼掖不醒,是心中抑鬱,陰陽交戰所致,先依灸法,(見後。)仍服此藥。
附子(一兩),訶子(四個),陳皮(四個,全者),甘草(四寸)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生薑七片,棗七枚,煎至七分。初服或不納,再進則漸能咽,四服盡頓愈,更不復作。
七棗湯
治五臟氣虛,陰陽相勝,作為痎瘧,不問寒熱先後,與夫獨作,疊、間日,悉主之。
附子(一枚,炮裂,以鹽水浸,再炮,如此凡七次,至七次不浸,去皮臍)
上銼散。水一碗,生薑七片,棗七枚,煎至七分。當發日,空心溫服,仍吃棗子三五枚。
理脾飲
治脾胃不和,瘧疾,瀉利腹痛,下部無力,體重足痿,腳下痛,飲食中滿,四肢不舉。此方極驗。
橘皮(生用),甘草(炙),厚朴(去粗皮,一兩,薑汁炒),羌活,防風,肉豆蔻,白茯苓(各二錢半),川芎(半兩),吳茱萸(一錢,去梗)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果附湯
治脾寒瘧疾不愈,振寒少熱,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
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半兩,水二盞,姜七片,棗一枚,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黑錫丹
治冷痰作瘧。(方見痼冷類。)
冷附湯
治瘧疾,無過是痰實痞塞不通,脾胃弱虛,熱在上,停於胸膈,不得入於臟腑,所以五更冷服,乃使藥下達,壯脾胃,去痰實,除虛熱,降心氣。屢用屢效。
附子(重九文,一個,炮,去皮臍)
上切作片,分二服。水二大盞,生薑十片,煎至一盞。隔夜煎下,用薄綿覆盞面,露一宿,五更初冷服。
白話文:
虛瘧
分利順元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身體虛弱的人患瘧疾,不適合使用常山等藥物的情況。
藥材包含:川烏(一兩)、附子(一兩或二兩)、南星(二兩)、木香(另外切碎,五錢,最後加入)。
除了木香不經火處理外,其他三味藥各取一半,去皮後生用,稱為三生飲。另一半炮製成熟,稱為順元散。將這些藥材混合切片,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十片、紅棗七枚,用水一碗煎至七分。在瘧疾發作的前一天和發作當天,早晨連續服用二到三次,以化解痰液。俗話說:「沒有痰就不會得瘧疾。」一半生用一半熟用,是為了分解陰陽之氣。
四將軍飲
這個藥方是治療瘧疾發作時突然昏倒,搖動身體也叫不醒,這是因為心中鬱悶,陰陽之氣交戰所導致的。先按照灸法處理(詳見後文),然後服用此藥。
藥材包含:附子(一兩)、訶子(四個)、陳皮(四個,完整的)、甘草(四寸)。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水兩碗、生薑七片、紅棗七枚,煎至七分。第一次服用可能難以下嚥,再服用就會逐漸能嚥下。服用四次後就會完全痊癒,不再復發。
七棗湯
這個藥方是治療五臟氣虛,陰陽失調,導致反覆發作的瘧疾,不論是先寒後熱還是先熱後寒,以及單獨發作、連續發作或隔日發作,都可使用此方。
藥材包含:附子(一枚,炮製開裂後,用鹽水浸泡,再次炮製,如此反覆七次,直到第七次不浸泡,去除皮和臍)。
將藥材切碎。用水一碗、生薑七片、紅棗七枚煎至七分。在瘧疾發作的當天,空腹溫服,並吃紅棗三到五枚。
理脾飲
這個藥方是治療脾胃不和導致的瘧疾,伴有腹瀉腹痛、下肢無力、身體沉重、腳痛、飲食脹滿、四肢無力的情況。此方效果非常好。
藥材包含:橘皮(生用)、甘草(炙)、厚朴(去除粗皮,一兩,用薑汁炒)、羌活、防風、肉豆蔻、白茯苓(各二錢半)、川芎(半兩)、吳茱萸(一錢,去梗)。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煎至八分,空腹飯前服用。
果附湯
這個藥方是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瘧疾久治不癒,出現怕冷但發熱輕微、面色青白、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小便反而增多的情況。
藥材包含:草果仁、附子(炮製,去除皮和臍,等量)。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半兩,加水兩碗、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間。
黑錫丹
這個藥方是治療冷痰導致的瘧疾。(藥方詳見「痼冷類」)。
冷附湯
這個藥方是治療瘧疾,認為瘧疾的原因主要是痰液阻塞不通,脾胃虛弱,熱邪停留在胸膈而無法進入內臟,所以選在五更時分冷服,使藥力向下達到,強壯脾胃,去除痰液,消除虛熱,平降心氣。多次使用,效果都很好。
藥材包含:附子(重九文,一個,炮製,去除皮和臍)。
將附子切成片,分兩次服用。加水兩大碗、生薑十片,煎至一碗。隔夜煎好,用薄棉布覆蓋碗面,放置一晚,在五更時分(凌晨三點到五點)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