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1)

1. 黃芩湯

治崩中下血諸藥,多用止血、補血之劑。此是陽乘陰,前所云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是也。上用黃芩不以多少,為末,燒秤錘淬酒調下。

又方

黃芩,黃柏(各一錢),黃連(三錢,去毛)

上用水四盞,煎取一半,去滓,入炒阿膠末五錢,滓再煎,溫溫分三服,空心。腹痛,加梔子三錢亦可。

又方,治積年血崩,一服而愈。

上以草血竭嫩者蒸,油鹽姜淹吃,小酒嚥下。或收為末,姜酒調服。血竭草生於磚縫井頭,少在地上。

白話文:

[黃芩湯]

治療婦女崩漏下血,很多時候會用止血、補血的藥物。這種情況是陽氣過盛而導致陰虛,就像前面說的天氣炎熱、地氣悶熱,導致經血過多、像沸騰的水一樣溢出來。可以使用黃芩,不論用多少,磨成粉末,將燒紅的秤錘放入酒中,趁熱將黃芩粉末用酒調服。

另一個藥方:

黃芩、黃柏(各一錢),黃連(三錢,去除鬚毛)。

以上藥材加入四碗水煎煮,取一半藥汁,去除藥渣,再加入炒過的阿膠粉五錢,將藥渣再次煎煮,溫熱分三次空腹服用。如果腹痛,可以加入梔子三錢。

還有一個藥方,治療多年血崩,服用一次就好。

用新鮮的嫩草血竭蒸熟,用油、鹽、薑醃製後食用,再喝少量酒送服。或者將草血竭磨成粉末,用薑汁酒調服。草血竭生長在磚縫或井邊,很少長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