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3)

1. 紫石英丸

治月經乍多乍少,或前或後,時發疼痛。醫者一例呼為經病,不曾說得是陰勝陽、陽勝陰,服藥所以少效。蓋陰氣乘陽則胞寒氣冷,血不運行,經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後。若陽乘陰則血流散溢,經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當和其陰陽,調其血氣,使不相乘,以平為福。

紫石英(細研,水飛),人參,龍骨,川烏頭(炮),桂心,禹餘糧(煅,醋淬),杜仲(炒去絲)遠志(去心),澤瀉,當歸,桑寄生,蓯蓉(酒浸),乾薑(炮),五味子,石斛(去根。各一兩),牡蠣(煅),甘草(炙),川椒(去目及閉口,微炒出汗,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到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這個方子治療月經時多時少,來早或來晚,發作時會疼痛的症狀。一般醫生都把它歸類為經病,卻沒說明這是因為陰氣過盛勝過陽氣,還是陽氣過盛勝過陰氣造成的,所以吃藥效果不佳。這是因為陰氣太盛壓制陽氣,導致子宮寒冷,氣血運行不暢,就像天氣寒冷、地面結冰一樣,所以會出現月經量變少而且延後的情況。如果陽氣太盛壓制陰氣,就會造成血液流散,就像天氣炎熱、水沸騰一樣,所以會出現月經量變多而且提前的情況。治療應該調和陰陽,調理氣血,使陰陽互不壓制,達到平衡才是最好的。

藥方如下:紫石英(磨成細粉,用水淘洗),人參,龍骨,炮製過的川烏頭,桂心,煅燒後用醋淬過的禹餘糧,炒過去除絲的杜仲,去除心的遠志,澤瀉,當歸,桑寄生,用酒浸過的蓯蓉,炮製過的乾薑,五味子,去除根的石斛(以上各一兩),煅燒過的牡蠣,炙甘草,去除籽和閉口,稍微炒至出汗的川椒(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