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2)

1. 桂枝紅花湯

治傷寒發熱,惡寒,四肢拘急,口燥舌乾,經脈凝滯,不得往來。

桂枝,赤芍藥,甘草(各一兩半),紅花(一兩)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紅棗二枚煎,溫服。良久汗出而解。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傷寒引起發燒、怕冷、四肢僵硬拘攣、口乾舌燥、經脈氣血凝滯不通暢的。

藥材組成是:桂枝、赤芍藥、甘草各一兩半,紅花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四片、紅棗兩枚一起煎煮,溫熱服用。服藥後過一段時間,身體微微出汗,病症就會緩解。

2. 海蛤散

治傷寒血結胸膈,揉而痛,不可撫近。

海蛤,滑石,甘草(各二兩),芒硝(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雞子清調下。小腸通利則胸膈血散,膻中血聚則小腸壅,即壅則膻中血不流行,宜服此。小便利血數行,更宜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

白話文:

這個方劑「海蛤散」,是用來治療傷寒導致的胸腔血瘀,這種情況會讓人感覺胸口脹痛,而且按壓會更痛,甚至無法讓人靠近觸摸。

藥方組成是:海蛤、滑石、甘草各二兩,芒硝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雞蛋清調和後服用。當小腸暢通後,胸腔的瘀血就會散開;如果胸腔的瘀血積聚,就會導致小腸阻塞,小腸阻塞又會使胸腔的瘀血無法流通,這時就適合服用這個方劑。如果小便時排出血水好幾次,就更適合服用桂枝紅花湯來發汗,這樣病就會好轉。

3. 三黃丸

治陽毒傷寒,棄衣而走,不避親疏,妄言罵詈,以硃砂為衣,新汲水下十丸即效。

未效,再服。(方見大方科積熱類。)

白話文:

[三黃丸]:治療因為陽熱毒邪侵犯導致的傷寒,患者會脫掉衣服亂跑,不分親疏,胡言亂語、罵人,可以用朱砂做藥丸的外衣,用剛汲取的井水送服十丸,很快就能見效。

如果沒有效果,再服用一次。(藥方可以在《大方科》的「積熱類」中找到。)

4. 喘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