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九 (1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16)

1. 護壁都尉方

治便毒已消,內托,可常服。(方見前。)

白話文:

治療疔瘡(俗稱便毒)已經消退之後,可以用內托的方式來調理,這個藥方可以長期服用。(藥方內容請參考前面的記載。)

2. 敷藥

治毒潰時,用白芨、沒藥、乳香、血竭為末摻,效。

又方,治便腫痛。

雄黃,乳香(各二分半),黃柏(一分)

上為末。分作兩服,以新水調敷,自平。

又方,治便毒初發,以生薑一大塊,米醋一合,姜蘸醋磨取千步峰泥,敷臖作處,即效。(千步峰,即人家行步地上有高塊者是。)

灸便毒法:用細草或軟篾,隨所患左右手量中指,自手掌盡處橫文量起,通三節至指盡則住不量,指爪拒斷。卻將此草於手腕橫紋量起,引草向臂當中,草盡處即是穴。艾炷如麥大,灸二三壯。腫散痛止即安。

白話文:

治療毒瘡潰爛時,將白芨、沒藥、乳香、血竭磨成粉末混合後塗敷,效果很好。

另有一個方子,治療肛門腫痛:

雄黃、乳香各取二分半,黃柏取一分,將這三種藥材磨成粉末,分成兩次服用,用新水調和後塗敷,腫痛自然消退。

還有一個方子,治療剛發作的肛門毒瘡,取一大塊生薑,用一合米醋,將生薑沾醋在千步峰的泥土上磨取泥漿,塗抹在腫痛處,效果很好。(所謂千步峰,就是人們行走的地方有突起土塊的地方。)

以下是治療肛門毒瘡的灸法:用細草或軟篾,量取患者左右手中指的長度,從手掌紋路盡頭開始量起,經過三節指骨到指尖停止,不要量到指甲邊緣。再將這草或篾從手腕紋路開始量起,往手臂中心延伸,草或篾盡頭的地方就是穴位。用麥粒大小的艾炷,灸兩到三壯。腫脹消散、疼痛停止,病就痊癒了。

3. 偏癰

4. 秘方

治偏癰,俗名𤻼𤷍,欲作未作之時,服之即愈。豬牙皂角七片,灰火煨黃色,去皮弦,地上出火毒。研如末,用酒調服。

又方,一服即散。

牛蒡子,破故紙,黑牽牛,大黃(切,各微炒)

上等分,為末,酒調下。

白話文:

秘方

治療偏癰,也就是俗稱的「𤻼𤷍」,在它剛要發作還沒完全形成的時候,服用這個藥方就會痊癒。用七片豬牙皂角,放在灰火中煨烤至黃色,去掉皮和筋,使其散發火毒。然後將其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後服用。

另一個藥方,服用一次就能使病症消散。

牛蒡子、破故紙、黑牽牛、大黃(切片後稍微炒過),這四種藥材都取相同份量,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後服用。

5. 癮疹

6. 清肌散

治風寒暑濕外搏,肌膚髮為癮疹,遍身瘙癢,或赤或白,口苦咽乾,或作寒熱。敗毒散一兩半,加天麻、薄荷各三錢,蟬蛻二七個去足翼,分作六服。每服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溫服取效。(方見大方科傷寒陽證類。)

白話文:

這個藥方「清肌散」可以用來治療因為風、寒、暑、濕等外在因素侵襲身體,導致皮膚出現像蕁麻疹一樣的紅疹,全身搔癢,疹子的顏色可能偏紅或偏白,同時會感到口苦、喉嚨乾燥,有時甚至會發冷發熱。

這個藥方是在「敗毒散」的基礎上,將藥量調整為一兩半,另外加入天麻、薄荷各三錢,還有去掉足和翅膀的蟬蛻十四個。將這些藥材分成六份。每次服用一份,用一碗半水,加上三片生薑一起煎煮,溫熱時服用,就可以看到效果。(這個藥方出自《大方脈科》中關於傷寒陽證的分類。)

7. 加味羌活散

治風寒暑濕外搏肌膚,發為癮疹。增寒壯熱,遍體搔癢,隨臟氣虛實,或赤或白,心神悶亂,口苦咽乾。

羌活,前胡(各一兩),人參,桔梗,甘草(炙),枳殼(麩炒),川芎,天麻,茯苓(各半兩),蟬蛻(去頭足),薄荷(各三分)

上銼散。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不以時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加味羌活散]是用來治療風寒暑濕等外邪侵襲皮膚,導致皮膚出現像蕁麻疹一樣的疹子。症狀表現為發冷加重、高燒、全身搔癢,疹子的顏色會隨著身體臟腑的虛實情況而呈現紅色或白色,同時可能伴隨心神煩悶、口苦咽乾等症狀。

藥方組成包括:羌活、前胡各一兩,人參、桔梗、炙甘草、麩炒枳殼、川芎、天麻、茯苓各半兩,蟬蛻(去除頭部和足部)、薄荷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二大錢的藥粉,加入一碗半水,再放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不限時間服用。

8. 加味烏荊丸

治癮疹,上攻頭面,赤腫瘙癢,搔之皮便脫落,作瘡作癢而痛,淫液走注,有如蟲行。

川烏(湯洗三五次,去皮尖,焙乾稱),荊芥穗(各半斤),薄荷(五兩),杜當歸(洗浸三日,焙乾稱,一斤),上為末,好醋煮米粉糊丸,梧桐子大。每五十丸,溫酒下。

白話文:

治療癮疹,這種病會向上侵襲頭部和臉部,導致皮膚紅腫發癢,抓撓後皮膚容易脫落,形成瘡瘍、發癢、疼痛,並有組織液滲出,感覺像有蟲子在爬。

藥物組成:川烏(用湯清洗三到五次,去除皮和尖端,烘乾後秤重),荊芥穗(各半斤),薄荷(五兩),杜當歸(清洗浸泡三天,烘乾後秤重,一斤)。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好的醋煮米粉做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