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九 (7)
卷第十九 (7)
1. 追毒丹
治瘡疽黑陷者。用針刀開瘡,內追毒丹,使之潰,然後去敗肉排膿,隨證治之。癰疽、疔瘡、附骨疽,並皆治之。
白話文:
治療瘡疽黑陷。用針刀打開瘡口,將毒丹放入瘡口內,使瘡口潰爛,然後去除腐肉,排膿。再根據症狀治療。癰疽、疔瘡、附骨疽,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
巴豆(七粒,去皮心,不去油,研似泥),白丁香,輕粉(各一錢),雄黃,黃丹(各二錢)
白話文:
-
巴豆(7粒,去皮剔除心,不去油,研磨成泥)
-
白丁香
-
輕粉(各1錢)
-
雄黃
-
黃丹(各2錢)
上件研和,加白麵三錢,滴水為丸如麥狀。針破瘡內之,覆以乳香膏,追出膿血毒物。漏瘡四壁死肌不去,不可治,亦以此追毒去死肌,乃養肉令愈。疾小者用一粒,大者加粒數用之。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研成細末,加入三錢的白麵粉,滴入少許水,搓成麥粒大小的藥丸。用針刺破瘡口,將藥丸塞入瘡口,再塗上乳香膏,將膿血和毒素引出。如果瘡口的四周有壞死的組織,則不能治癒,但仍然可以用這種方法引出毒素和去除壞死的組織,然後再養肉,使瘡口癒合。如果瘡口較小,則使用一粒藥丸,如果瘡口較大,則可以增加藥丸的使用數量。
2. 太乙膏
治五發癰疽,一切惡疾軟癤,年深日還,已成膿未成膿,貼之即效,蛇、虎、蠍、犬、刀斧所傷,並可內服外貼。發背,先以溫蔥湯水洗瘡,拭乾,用帛子攤藥貼,仍用水下。血氣不通,酒下。赤白帶下,當歸酒下。咳嗽、喉閉、纏喉風,並棉裹含化。一切風赤眼,貼太陽穴,後用山梔子湯下。
白話文:
治療五種發作性膿瘡、各種惡性瘡腫、多年復發、膿已形成或未形成的瘡腫,將藥貼上即可見效。蛇、虎、蠍子、狗咬、刀斧所傷,都可以內服外敷此藥。治療背部瘡腫,先用溫熱的蔥湯水清洗瘡口,擦乾後,用布將藥攤平,貼在瘡口上,再用水送服。治療氣血不通,用酒送服。治療赤白帶下,用當歸酒送服。治療咳嗽、喉嚨閉塞、纏喉風,用棉花包住藥含服。治療各種風赤眼,將藥貼在太陽穴上,然後用山梔子湯送服。
打撲傷損,貼藥,仍以橘皮湯下。腰膝痛,貼之,鹽湯下。唾血,桑白皮湯下。諸漏,先以鹽湯洗,若諸瘡癤,並量大小,以紙攤藥貼之,並每服一粒。旋丸如櫻桃大,以蛤粉為衣,其藥可收十年不壞,愈久愈烈。神效。
白話文:
打撲傷損,貼藥,仍然用橘皮湯送下。腰膝痛,貼上藥,用鹽湯送下。吐血,用桑白皮湯送下。各種瘡漏,先用鹽湯清洗,如果各種瘡癤,則根據瘡癤的大小,用紙攤開藥物貼上,並且每服一粒藥丸。藥丸搓成櫻桃大小,用蛤粉做外衣,藥物可以收藏十年不壞,越久藥性越烈。藥效神奇。
玄參,川白芷,川當歸(去蘆),官桂(去粗皮),赤芍藥,大黃,生乾地黃(各一兩)
白話文:
-
玄參:具有清熱滋陰、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陰虛燥咳、口乾舌燥、血熱吐血、衄血等症。
-
川白芷:具有祛風散寒、止痛、通鼻竅、解毒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牙痛、咽喉腫痛、皮膚瘙癢等症。
-
川當歸(去蘆):具有活血化瘀、補血益氣、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血、跌打損傷等症。
-
官桂(去粗皮):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脈、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證、寒凝證、胃脘疼痛、嘔吐泄瀉等症。
-
赤芍藥: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瘀血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血等症。
-
大黃: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攻積導滯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結便祕、腹脹腹痛、瀉下痢疾、血瘀疼痛等症。
-
生乾地黃(各一兩):具有滋陰生津、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證、血虛證、燥熱證、出血證等症。
上銼如大豆大,用清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月,濾去滓。油熬得所,次下黃丹一斤,滴油入水中不散為度。
白話文:
將大豆大小的上好生漆,用兩斤清油浸泡,春天泡五天,夏天泡三天,秋天泡七天,冬天泡十天,然後濾掉沉澱物。把油熬到適當的程度,再加入一斤黃丹,直到把油滴入水中,油不會散開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