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一 (1)
卷第十一 (1)
1. 潮熱
通心飲
治乍來乍去潮熱,心煩,面赤,口乾,如瘧狀。(見前。)
甘露飲
治同上。
寒石水,石膏,鬱金,甘草,薄荷(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後薄荷湯調下。
天竺黃散
退潮,理急驚,解唇紅面赤,煩躁,焦啼。
瓜根,甘草,鬱金,天竺黃,連翹,防風,牙硝(別研。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潮熱,燈心、茅根煎湯下。急驚,竹葉湯下。
通苓散
治伏暑潮熱,及小腑不利,作渴煩熱,頭疼煩躁。(方見大方科泄瀉類。)
白話文:
通心飲
治療一下子來一下子去的潮熱,心煩,臉色發紅,口乾,症狀像瘧疾。(請參考前面的內容。)
甘露飲
治療和上面一樣的症狀。
寒水石、石膏、鬱金、甘草、薄荷(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飯後用薄荷湯調服。
天竺黃散
退潮熱,治療急驚風,緩解嘴唇紅、臉色紅、煩躁、哭鬧不止的症狀。
瓜根、甘草、鬱金、天竺黃、連翹、防風、牙硝(另外研磨,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潮熱,用燈心草、茅根煎湯送服。急驚風,用竹葉湯送服。
通苓散
治療潛伏暑熱引起的潮熱,以及小便不順暢,口渴煩熱,頭痛煩躁。(藥方請參考大方科瀉泄類。)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