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五 (6)
卷第十五 (6)
1. 大延胡索散
治經病,及產後腹痛,脹滿喘悶,癥瘕癖塊,一切心腹暴痛。
白話文:
治療經病,以及產後腹痛、脹滿喘悶、癥瘕癖塊、一切心腹暴痛。
甘草(一兩),桔梗,黃芩,大黃(各半兩),當歸(去尾),三稜,莪朮(煨),官桂(去粗皮),延胡索,赤芍藥,厚朴,木香,檳榔,川楝子(各二錢半)
白話文:
甘草(60克),桔梗、黃芩、大黃(各30克),當歸(去尾),三稜,莪朮(煨),官桂(去粗皮),延胡索、赤芍藥、厚朴、木香、檳榔、川楝子(各15克)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熱服,食前日三服。惡物過多,去大黃、官桂,加入黃藥子、槐子、龍骨各半兩。或平人心脾急痛,服,得利亦效,後常服亦可。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加一杯水煎煮,熱服,飯前服用,每天三次。如果吃了過多的不潔食物,去掉大黃、官桂,加入黃藥子、槐子、龍骨各半兩。或者有的人心脾疼痛急劇,服用此藥,如果有效,後來繼續服用也可以。
灸法:治睡後忽一點疼起,遂致遍身亦痛,諸藥不效。用艾炷如小指頭大,以水透濕紙約五六重,纏裹其手痛處,又用斷木匙頭安放濕紙上,封抵痛處,卻將艾炷於木匙上灸。其發艾之人默唸: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名號,三七遍,須臾諸痛悉除,所灸處亦有膿水出,生痂瘢而後愈。
白話文:
灸法:治療睡覺後突然一點痛起來,後來痛遍全身,各種藥物都無效。用艾炷如小指頭大,用浸濕的水紙約五六重,纏裹在手痛處,又用斷木匙頭放在濕紙上,封住痛處,再將艾炷放在木匙上灸。施灸的人默唸: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名號,三七遍,很快各種疼痛都消除了,艾灸的地方也有膿水流出,生出痂痕後才痊癒。
2. 麻黃湯
發散四時傷寒,潮熱,頭痛,時疫。
白話文:
驅散四季外感風寒,緩解發熱、頭痛、時疫等症狀。
前胡,柴胡(各去毛),石膏,蒼朮(銼炒),藁本,赤芍藥,白芷,土芎,乾葛,升麻(各五錢),麻黃(三錢)
白話文:
前胡、柴胡(均須去除毛鬚)、石膏、蒼朮(切碎後炒至微焦)、藁本、赤芍藥、白芷、土芎、乾葛、升麻(各五錢)、麻黃(三錢)。
上銼散。每服四錢,生薑三片,連須蔥二根煎,不拘時服。春加黃芩,夏用正方,秋用麻黃,冬加豆豉。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四錢,用生薑三片,連根的蔥二根煎煮,不限服藥時間。春天加黃芩,夏天服用正方,秋天使用麻黃,冬天加豆豉。
3. 解肌湯
治勞傷體熱,鼻血,兼退熱。
白話文:
治勞傷體熱,鼻血,兼退熱。
澤瀉三錢,白芍五錢,丹參三錢,生地三錢,金銀花三錢,紫草五錢,甘草五錢。上為末,一帖服之。
柴胡,麻黃,木通,茯苓,犀角,蒲黃,黃芩,赤芍藥,葛粉,生地黃,甘草(各等分)
白話文:
柴胡、麻黃、木通、茯苓、犀角、蒲黃、黃芩、赤芍藥、葛粉、生地黃、甘草(份量均等)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不以時溫服。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四錢,以一盞半的水,三片生薑、兩枚紅棗一同煎服,不拘時溫服。
4. 人參湯
治經水適斷,熱入血室,寒熱如瘧,日晡最甚。加生乾地黃。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溫服,不拘時候。(方見大方科傷寒類,即小柴胡湯。)
白話文:
治療月經剛剛停止,熱氣進入血室,出現像瘧疾一樣的寒熱症狀,午後最嚴重。加入生乾地黃。每次服用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服,溫熱服用,不拘泥於時間。(藥方見《大方科傷寒類》,即小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