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1)

1. 酒泄

虛者,香茸丸

治飲酒多,遂成酒泄,骨立不能食,但再飲一二盞泄作,幾年矣。

嫩鹿茸(草火燎去毛,酥炙黃),肉豆蔻(火煨),生麝香(另研)

上為末,白陳米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飲下。熱者,酒蒸黃連丸。(方見下痢類。)

平胃散

專治酒泄,飲後獨甚。加丁香、縮砂、麥芽、神麯各五錢為末,空腹米飲調二錢,立愈。

白話文:

[酒泄]

針對身體虛弱,導致的「酒泄」,可以用香茸丸。

這種狀況是,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腹瀉(酒泄),身體變得非常消瘦,無法正常進食,只要再喝一兩杯酒,就會腹瀉,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年了。

使用的藥材有:

嫩鹿茸(用草火燒去毛,再用酥油烤至黃色),肉豆蔻(用火煨過),生麝香(另外研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白米飯捏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空腹服用五十顆,用米湯送服。如果身體有發熱情況,則改用酒蒸黃連丸。(藥方在下痢的篇章中。)

平胃散

此藥方專門治療因為喝酒引起的腹瀉,而且是飲酒後腹瀉情況特別嚴重。在原有的平胃散藥方中,加入丁香、縮砂、麥芽、神曲各五錢磨成粉末。空腹時用米湯調服兩錢,症狀就能立刻好轉。

2. 晨泄又名瀼泄

香姜散

生薑(四兩,切如豆大),黃連(二兩,銼)

上一處,淹一宿,慢火炒姜紫色,去姜不用,將黃連末每服二錢。用臘茶清調,一劑而愈。又用米飲、酒調,治白痢尤妙。若欲速效,一料只作二服。

五味子散

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名腎虛泄。感陰氣而然。

五味子(揀去梗,二兩),吳茱萸(半兩)

上同炒香熟,研為末。每服二錢,用陳米調下,食前空心服。或加破故紙炒香、肉豆蔻煨裂為末,蒜膏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大效。

白話文:

香姜散

將生薑(四兩,切成豆子大小)和黃連(二兩,切碎)放在一起,用水浸泡一個晚上。然後用小火慢慢炒薑,直到薑變成紫色,取出薑不用,將黃連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臘茶清調和服用,一劑就能治好。也可以用米湯或酒調和服用,治療白痢效果尤其好。如果想要快速見效,一副藥只分成兩次服用。

五味子散

治療每天早上天快亮時腹瀉一次,這種情況稱為腎虛泄,是受到陰氣影響而造成的。

將五味子(挑去梗,二兩)和吳茱萸(半兩)放在一起炒香炒熟,然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隔夜米湯調和服用,在飯前空腹服用。也可以加入炒香的補骨脂、煨裂的肉豆蔻,一起磨成粉末,再用蒜泥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顆,用米湯送服,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