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

1. 通治

單方,葶藶散

治肺壅咳唾膿血,喘嗽不得睡臥。

甜葶藶(二兩半,隔紙炒令紫)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不拘時溫服。

又方

治穀氣素壯人久嗽,即效。粟殼一味,淨去筋膜。蜜炙為末,每服用蜜湯下。

又方

治羸弱久嗽,屢效。九尖拒霜葉為末,用魚鮓蘸服。

又方

治久嗽,漸成癆瘵,鳳尾草為末,用魚鮓蘸服即效。

嚼藥防己散

薄荷,百藥煎,枯礬,防己,甘草

上銼散,入口細嚼,旋旋嚥下。治熱嗽失聲有效。

星砂丸

治一切風痰。利胸膈,壯脾胃,及消痰積,溫中順氣,內傷生冷,腹脅脹痛,酒後痰實嘔吐,服之神效。

南星(四兩,湯洗七次),良薑,縮砂仁(各一兩),香附子(二兩,炒去毛)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不計時候。夏月傷生冷尤宜服。

捷徑方

治久病痰嗽,百藥未效。

橘紅(一斤,去白,要陳久者),甘草,鹽(各四兩)

上用水五碗,慢火煮前藥,焙乾為末,白湯點服。

滴油散

治痰嗽,面浮。

真蚌粉一味,新瓦炒令通紅,地上出火毒,拌青黛少許。用淡齏水滴麻油數點服,即愈。

灸法:

上氣咳逆,短氣,胸滿多唾,唾惡冷痰,灸肺俞五十壯。又法。灸兩乳下黑白際各百壯,即瘥。咳嗽咽冷,聲破喉猜猜,灸天突五十壯,穴與灸喘急同。膏肓俞在四椎下五椎上各去脊三寸,近胛骨僅容一指許,多灸之亦效。

白話文:

通治

治療肺部阻塞咳嗽,痰中帶膿血,呼吸困難,無法安睡的單方:甜葶藶散。將甜葶藶(二兩半,隔紙炒至紫黑色)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因穀氣(指飲食不節)導致體質強壯的人久咳的有效方劑:取粟殼(去除筋膜)蜜炙研末,每次服用以蜜湯送服。

治療體質虛弱久咳的屢試不爽方劑:將九尖拒霜葉研磨成粉末,用魚鮓(一種醃製魚)蘸服。

治療久咳,逐漸發展成肺癆的有效方劑:將鳳尾草研磨成粉末,用魚鮓蘸服。

治療熱咳失聲的嚼藥防己散:薄荷、百藥煎、枯礬、防己、甘草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入口細細咀嚼,慢慢吞咽。

治療各種風痰,調理胸膈,健脾胃,消痰積,溫中順氣,改善因食用生冷食物引起的腹脅脹痛、酒後痰實嘔吐等症狀的有效方劑:星砂丸。將南星(四兩,水洗七次)、良薑、縮砂仁(各一兩)、香附子(二兩,炒去毛)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不限時間。夏季因食用生冷食物導致的不適尤為適用。

治療久病痰咳,其他藥物無效的捷徑方:將橘紅(一斤,去白,需陳久者)、甘草、鹽(各四兩)用五碗水慢火煎煮,焙乾研末,用白湯送服。

治療痰嗽,面部浮腫的滴油散:取真蚌粉(新瓦炒至通紅,去除火毒,拌入少量青黛),用淡齏水滴入幾滴麻油後服用,即可痊癒。

灸法:治療上氣咳嗽,呼吸急促,胸悶,多唾,唾液惡心、痰液冰冷等症狀,灸刺肺俞穴五十壯。另一種方法是灸刺兩乳下方黑白交界處各一百壯,即可痊癒。治療咳嗽咽喉冰冷,聲音嘶啞,灸刺天突穴五十壯(穴位與治療喘息相同)。膏肓俞穴位於第四椎骨下方、第五椎骨上方,距脊椎三寸,靠近胛骨,僅容一指寬,多灸此穴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