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二藥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藥方 (2)

1. 六經古方

上五味,前四味,以水一盞二分,煮取六分,納膠令消。

大承氣湯

大黃(八分),厚朴(一錢六分),枳實(一錢),芒硝(一錢二分)

上四味,以水三盞,煮二物取一盞半,去滓,納大黃煮取六分,納芒硝令消。

小承氣湯

大黃(一錢二分),厚朴(六分),枳實(九分)

上三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調胃承氣湯

大黃(一錢),甘草(五分),芒硝(二錢)

上三味,以水一盞八分,煮取六分,納硝令消。

茵陳蒿湯

茵陳蒿(一錢八分),梔子(七分),大黃(六分)

上三味,以水二盞,煮茵陳蒿,取一盞二分,納二味,煮取六分。

以上皆陽明門古方。

小柴胡湯

柴胡(八分),黃芩(三分),人參(三分),甘草(三分),生薑(三分),大棗(三分),半夏(六分)

上七味,以水二盞四分,煮取半,去滓,再煎取六分。

黃芩湯

黃芩(九分),大棗(二枚),甘草(六分),白芍(六分)

上四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大柴胡湯

柴胡(八分),黃芩(三分),白芍(三分),大棗(三分),半夏(六分),枳實(四分),大黃(二分),生薑(五分)

上八味,以水二盞四分,煮減半,去滓,再煎取六分。

小建中湯

白芍(一錢二分),桂枝(六分),甘草(六分),大棗(六分),生薑(六分),膠飴(三錢二分)

上六味,前五味,以水一盞四分,煮取六分,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

柴胡去參夏加桂枝蔞根湯

柴胡(八分),栝蔞根(二錢),黃芩(五分),甘草(三分),大棗(三分),桂枝(五分),生薑(三分)

上七味,以水二盞四分,煮取半,去滓,再煎取六分。

黃連湯

黃連(四分半),甘草(四分半),乾薑(四分半),桂枝(四分半),人參(三分),半夏(九分),大棗(四分半)

上七味,以水二盞,煮取一盞二分。

以上皆少陽門古方。

理中湯

人參(一錢),白朮(錢半),乾薑(六分),炙甘草(五分)

上四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每服一碗,一日兩服。

四逆湯

甘草(一錢二分),乾薑(九分),附子(九分)

上三味,以水一盞半,煮取六分。

四逆加人參湯

甘草(一錢),乾薑(七分半),附子(七分半),人參(五分)

上煮法同前。

三物白散

巴霜(一分),桔梗(二分),川貝(三分)

上三味,研勻,每服一分,開水調下。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六分),大棗(六分),芍藥(一錢二分),甘草(四分),生薑(六分)

上五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遠溫服。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六分),生薑(六分),大黃(二分),大棗(六分),甘草(四分),白芍(四分半)

白話文:

六經古方

陽明經古方:

  • 大承氣湯: 大黃(八分)、厚朴(一錢六分)、枳實(一錢)、芒硝(一錢二分)。用水三盞,先煮厚朴、枳實至一盞半,去渣,再加入大黃煮至六分,最後加入芒硝使其溶解。

  • 小承氣湯: 大黃(一錢二分)、厚朴(六分)、枳實(九分)。用水二盞,煮至六分。

  • 調胃承氣湯: 大黃(一錢)、甘草(五分)、芒硝(二錢)。用水一盞八分,煮至六分,最後加入芒硝使其溶解。

  • 茵陳蒿湯: 茵陳蒿(一錢八分)、梔子(七分)、大黃(六分)。用水二盞,先煮茵陳蒿至一盞二分,再加入梔子、大黃,煮至六分。

少陽經古方:

  • 小柴胡湯: 柴胡(八分)、黃芩(三分)、人參(三分)、甘草(三分)、生薑(三分)、大棗(三分)、半夏(六分)。用水二盞四分,煎煮一次取半,去渣,再煎取六分。

  • 黃芩湯: 黃芩(九分)、大棗(二枚)、甘草(六分)、白芍(六分)。用水二盞,煮至六分。

  • 大柴胡湯: 柴胡(八分)、黃芩(三分)、白芍(三分)、大棗(三分)、半夏(六分)、枳實(四分)、大黃(二分)、生薑(五分)。用水二盞四分,煎煮一次取半,去渣,再煎取六分。

  • 小建中湯: 白芍(一錢二分)、桂枝(六分)、甘草(六分)、大棗(六分)、生薑(六分)、膠飴(三錢二分)。用水一盞四分,先煮前五味至六分,去渣,加入膠飴,用小火使其溶解。

  • 柴胡去參夏加桂枝蔞根湯: 柴胡(八分)、栝蔞根(二錢)、黃芩(五分)、甘草(三分)、大棗(三分)、桂枝(五分)、生薑(三分)。用水二盞四分,煎煮一次取半,去渣,再煎取六分。

  • 黃連湯: 黃連(四分半)、甘草(四分半)、乾薑(四分半)、桂枝(四分半)、人參(三分)、半夏(九分)、大棗(四分半)。用水二盞,煮至一盞二分。

少陰經古方:

  • 理中湯: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半)、乾薑(六分)、炙甘草(五分)。用水二碗,煎成一碗,每次服用一碗,一天服用兩次。

  • 四逆湯: 甘草(一錢二分)、乾薑(九分)、附子(九分)。用水一盞半,煮至六分。

  • 四逆加人參湯: 甘草(一錢)、乾薑(七分半)、附子(七分半)、人參(五分)。煎煮方法同四逆湯。

其他古方:

  • 三物白散: 巴霜(一分)、桔梗(二分)、川貝(三分)。將三味藥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分,用開水送服。

  •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六分)、大棗(六分)、芍藥(一錢二分)、甘草(四分)、生薑(六分)。用水二碗,煎成一碗,飯後溫服。

  •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六分)、生薑(六分)、大黃(二分)、大棗(六分)、甘草(四分)、白芍(四分半)。

(注意:以上劑量單位可能與現代藥方有所不同,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