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二終 (10)
卷之二終 (10)
1. 誤汗例
有陰虛挾感之證,誤用柴、葛、犀角升提之藥發表,以致虛陽上冒、膈悶嘔惡(氣火上升)、煩躁不寧(陰虛陽冒)、六脈洪大、按之無力者(陰傷,陽不戀陰而上越,故脈不斂也),亦宜金水六君合參麥加代赭(育陰理肺以鎮逆),和中以益少陰,則陰陽和,熟睡而解矣。
_邵評:_陰虛受邪,誤用升散,陰傷而陽不附陰,嘔惡煩躁,脈大無根,當加育陰潛陽為是。
有營虛衛弱之人挾感,惡寒發熱、腰疼骨痛(營血虛也),不可峻汗。誤用表藥,汗大泄,反加惡寒身痛(衛弱營衰)、發熱不止(虛熱也),當以歸耆建中湯,調和營衛,則諸症自解矣。
_邵評:_營衛虛而挾邪,當調和營衛治之。
凡遇外感表證,診得兩手脈寸軟(陽弱)尺遲(陰虛)、舌潤無胎者(虛證舌也),營衛兩虛之證也,當以歸耆建中湯加防風汗之。
_邵評:_此憑脈用藥,調和營衛,兼以散邪之良法。
白話文:
誤汗例
某些人陰虛體質又受寒邪侵襲,錯誤地使用了柴胡、葛根、犀角等升提的發汗藥物,導致虛陽上浮,出現胸悶嘔吐(氣火上升)、煩躁不安(陰虛陽亢)、脈象洪大但按之無力(陰液受損,陽氣不歸於陰而上衝,所以脈象不收斂)等症狀。這時應該服用滋陰潤肺、鎮逆降火的六味地黃丸,加入麥冬和代赭石,來滋補陰液、調理脾胃,這樣就能使陰陽平衡,患者就能安然入睡,疾病自然痊癒。
邵氏評語:陰虛體質的人感染風邪,錯誤使用升散的藥物,導致陰液受損,陽氣失去陰液的約束而上浮,出現嘔吐、煩躁、脈象洪大而無力的症狀,應該加入滋陰潛陽的藥物治療才是正確的。
有些體質虛弱,營氣和衛氣不足的人,如果感受風邪,出現惡寒發熱、腰酸背痛(營血不足),就絕對不能大量發汗。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藥物,導致大量出汗,反而會加重惡寒、身痛(衛氣不足、營血衰弱)、發熱不止(虛熱)的症狀。此時應該使用歸脾湯來調理營衛之氣,這樣各種症狀自然就會消失。
邵氏評語:營衛虛弱又感受外邪,應該調理營衛之氣來治療。
凡是遇到外感表證,診斷時發現患者雙手寸關脈虛弱(陽氣不足),尺脈遲緩(陰虛),舌頭濕潤無苔(虛證的舌象),這是營衛兩虛的證候,應該服用歸脾湯加防風來發汗。
邵氏評語:這是根據脈象用藥,調理營衛,同時兼顧散邪的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