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四 傷寒類證 (1)
卷之四 傷寒類證 (1)
1. 酒濕傷胃
脘中食阻,痛而嘔吐,或目色金黃,此酒濕傷胃所致。宜以苦辛寒為治,半夏、枳實、薑汁、黃連、豆豉、茵陳之類。
白話文:
「胃部因食物堵塞,引起疼痛並伴隨嘔吐,或者眼睛皮膚出現金黃色,這些都是因為酒精和濕氣傷害到胃所導致的。治療上應選擇性味苦辛且偏寒的藥材,例如半夏、枳實、薑汁、黃連、豆豉、茵陳等。」
2. 濕兼痧穢
穢濕從口鼻吸入,則膜原先受,分布營衛。先嘔逆,次寒熱、頭脹身痛、小便不通、舌胎白膩、渴不多飲。當以芳香淡滲兼施,俾穢濕濁邪可以分消,宜廣皮、藿梗、鬱金、茅朮、米仁、茯苓皮、豬苓、大腹皮、石菖蒲、通草等。
白話文:
當濕氣與不潔之氣從口鼻進入身體,首先影響的是內膜,然後擴散到整個身體的營養和防禦系統。初期會出現嘔吐和反胃的症狀,接著是發冷發熱、頭痛身痛、小便不暢、舌苔白而滑膩,雖然口渴但卻不想多喝水。
應該使用有芳香、能促進排汗和利尿的藥物進行治療,使這些不潔和濕氣能夠排出體外。適合使用的藥材包括:陳皮(廣皮)、藿香梗(藿梗)、鬱金、茅朮、薏苡仁(米仁)、茯苓皮、豬苓、大腹皮、石菖蒲、通草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