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四 傷寒類證 (25)
卷之四 傷寒類證 (25)
1. 靜暑
靜處高堂大廈之中,雖無暑氣,然偶或冒暑應接,亦能中暑。如迎賓送客、觀荷曝書之類,偶觸暑邪是也。更有斗室低樓,暑氣外逼,即靜處室中,亦能吸受暑邪。俱當以正暑治之。
白話文:
[靜暑]
即使待在寬敞的房屋裡,沒有直接感受到酷熱,但偶爾因為外出活動,像是迎接客人、送別友人、賞荷、曬書等,也可能會受到暑熱的侵襲。更何況在狹小低矮的房間裡,外面的暑氣強烈,即使靜坐在室內,也可能吸入暑熱之氣。這些情況都應該按照治療正常暑熱的方式來處理。
2. 陰暑
按方書以大順散治陰暑,非暑也,乃暑月所受之陰寒也。然大順散藥經炒熟,重用甘草,雖有杏仁下氣,皆主甘溫守中,並無散寒破結之能,即內傷生冷,外受陰寒,亦非所宜。至若無病之人,避暑山房水閣,過於貪涼,感冒微風,以致寒熱無汗,或頭疼、惡寒、發熱,是周身陽氣為寒所遏也。當從傷寒治,輕清溫散可也,蘇、薄、藿、樸之類。
如恣食瓜果,內傷生冷,以致腹痛吐瀉、脈沉遲、手足厥冷者,此即太陰中寒也,理中湯加藿香、厚朴主之。以上合參《治法匯》、《葉案》、《暑症全書》。
白話文:
根據醫書記載,使用大順散來治療所謂的「陰暑」,實際上並非暑熱導致,而是夏天受到的寒涼侵襲。然而,大順散中的藥材需經過炒製,且大量使用甘草,雖然含有杏仁可以調節氣機,但整體藥性溫和,主要功能在於溫暖脾胃,並沒有散去寒涼和破除寒結的能力。即使是由於食用生冷食物導致內傷,或是外感寒涼,也不適合使用大順散。
對於無病的人,在山間或水邊的房子避暑,過度貪圖涼快,不小心吹到冷風,導致身體出現寒熱交錯、不出汗的情況,或是頭痛、怕冷、發燒等症狀,這是因為全身的陽氣被寒氣抑制了。這種情況應按照感冒的治療方式處理,使用輕淡溫和、具有散寒作用的藥物即可,例如紫蘇、薄荷、藿香、厚朴這類的藥材。
如果因為過量食用瓜果,導致內部受到寒涼侵害,出現腹痛、嘔吐、腹瀉、脈搏緩慢、手腳冰冷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脾臟受寒。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理中湯,再加入藿香、厚朴來治療。以上的治療方法,參考自《治法匯》、《葉案》、《暑症全書》等醫學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