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附諸方

一方(丹溪方),治白帶因七情所傷而脈數者。

黃連(炒),扁柏(酒蒸),黃柏(炒。各半兩),香附(醋炒),白芍藥,白朮(各一兩),椿根皮(二兩,炒),白芷(燒存性,三錢)

上為末,粥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伏龍肝散,治婦人五色帶下。

伏龍肝(即灶心土),麥門冬(去心),赤石脂(各一兩),甘草,肉桂(各五錢),川芎(三兩),艾葉,熟地黃(各二兩),乾薑(燒,七錢),當歸頭(七錢半)

上㕮咀,水,棗煎服,或作末子,米飲調下。

一方(丹溪方),治婦人有孕白帶。

蒼朮(三錢),白芷(二錢),黃連(炒,二錢),黃芩(炒,三錢),白芍藥,山茱(各二錢半),椿根皮(炒),黃蘗(炒。各一錢半)

上為末,糊丸,空心溫酒下。

一方(丹溪方),治白帶兼風痛。

半夏,茯苓,川芎,陳皮,甘草,蒼朮,黃柏(酒炒),南星,牛膝(各等分)

上㕮咀。水姜煎服。

一方,治婦人白帶。

龜板(炙),枳子(各二兩),黃柏(炒,一兩),白芍藥(七錢半),香附(半兩),乾薑(炒,二錢半),山茱萸,苦參,椿根皮,貝母(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一方,治白帶,或時腹痛。

龜板(酒炙,二兩),黃柏(炒,一兩),乾薑(炒一錢),枳子(二錢半)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日服二次。

桂枝附子湯(方見傷寒門。)

黃連丸(方見痢門。)

芎歸湯(方見痔類。)

沉香降氣湯(方見諸氣門。)

白話文:

附諸方

以下列出幾種治療白帶的中醫處方:

第一方(丹溪方):治療因七情(七種情緒)所傷導致白帶且脈搏數快的方劑。

藥材:炒黃連、酒蒸扁柏、炒黃柏(各半兩)、醋炒香附、白芍藥、白朮(各一兩)、炒椿根皮(二兩)、燒存性白芷(三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粥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第二方(伏龍肝散):治療婦女各種顏色白帶的方劑。

藥材:伏龍肝(灶心土)、去心麥門冬、赤石脂(各一兩)、甘草、肉桂(各五錢)、川芎(三兩)、艾葉、熟地黃(各二兩)、燒乾薑(七錢)、當歸頭(七錢半)。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加水、棗煎煮服用;或研磨成細粉,用米湯調服。

第三方(丹溪方):治療孕婦白帶的方劑。

藥材:蒼朮(三錢)、白芷(二錢)、炒黃連(二錢)、炒黃芩(三錢)、白芍藥、山茱萸(各二錢半)、炒椿根皮、炒黃蘗(各一錢半)。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糊做成丸藥。

用法: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第四方(丹溪方):治療白帶伴隨風痛的方劑。

藥材:半夏、茯苓、川芎、陳皮、甘草、蒼朮、酒炒黃柏、南星、牛膝(各等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

用法:加水和薑煎煮服用。

第五方:治療婦女白帶的方劑。

藥材:炙龜板、枳子(各二兩)、炒黃柏(一兩)、白芍藥(七錢半)、香附(半兩)、炒乾薑(二錢半)、山茱萸、苦參、椿根皮、貝母(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第六方:治療白帶,有時伴隨腹痛的方劑。

藥材:酒炙龜板(二兩)、炒黃柏(一兩)、炒乾薑(一錢)、枳子(二錢半)。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七十丸,每日服用兩次。

其他參考方劑:

  • 桂枝附子湯(方劑詳見傷寒門)
  • 黃連丸(方劑詳見痢疾門)
  • 芎歸湯(方劑詳見痔瘡類)
  • 沉香降氣湯(方劑詳見諸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