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六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六 (17)

1. 附:產後諸方

花蕊石散,治產後胎衣不下極有神效。(方見跌撲門。)

返魂丹,治生產一十六證,一名益母丸。

野天麻(一名益母草,方梗,四五月節間開紫花時採花、葉子,陰乾,半斤),木香(五錢),赤芍藥(六錢),當歸(七錢)

上同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隨飲子下。

子死腹中冷痛,小便流出,腹脹,四肢冷,爪甲青黑,童便、酒和勻煎沸化下。

產後惡血不盡,臍腹刺痛,童便和酒化下。

產時面垢顏赤,胎衣不下,敗血自下如帶,或橫生不順,心悶欲死,童便、酒、薄荷自然汁和勻化下,鹽酒亦可。

產後三四日,起臥不得,眼暗生花,口乾煩躁,心亂見鬼,狂言不省人事,童便、酒、薄荷汁下。

產後煩渴呵欠,不思飲食,手足麻疼,溫米飲下。

產後浮腫,氣喘,小便澀,咳嗽,噁心口吐酸水,脅痛,腰痛無力,酒下。

產後寒熱如瘧,臍腸作痛,米湯下,桂枝湯亦可。

產後中風,牙關緊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童便和酒下。

產後大便秘,心煩口渴,童便、酒化下,薄荷自然汁亦可。

產後痢疾,月未滿,食冷物,與血相擊,或有積,棗湯化下。

產後身體百節疼痛,溫米飲下。

產後崩中,蓋是傷酸物,狀如雞肝,脊背悶倦,糯米秦艽湯下,桂枝湯下亦可。產後食熱面,壅結成塊,四肢無力,睡後汗出不止,月水不調,久成骨蒸勞,童便和酒下。

產後嘔逆虛脹,酒下。

產後鼻衄,口乾舌黑,童便、酒下。

產後赤白帶下,秦艽同糯米煎湯下。

黑神散(《和劑方》),治婦人產後惡露不盡,胎衣不下,血氣攻心,眩暈等證。

黑豆(炒,半斤),熟地黃,當歸(酒浸,去蘆),肉桂(去皮),乾薑(炮),甘草(炙),芍藥,蒲黃(各四兩),《濟生方》除蒲黃加附子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清魂散(《濟生方》),治產後血暈,昏不知人,更宜先取乾漆,或漆器燒煙,鼻中熏之,頻置醋炭房內,次進此藥。

澤蘭葉,人參(去蘆,一兩),荊芥穗(四兩),甘草(炙,八錢),川芎(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溫酒各半盞,調勻灌下。

愈風散(《聖惠方》),療產後中風不省人事,口噤牙緊,手足瘛瘲如角弓狀,口吐涎沫,亦治血暈,四肢強直,或築心眼倒,吐瀉欲死。

荊芥穗(略焙),當歸身尾(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豆淋、酒調下,用童子小便亦可,其效如神。口噤者,斡開灌之,或吹鼻中皆效。一方用蜜丸,或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人參湯(《永類鈐方》),治產後諸虛不足,發熱盜汗。

人參(去蘆),歸身

上等分為末。豬腰子一雙,去膜切作片,以水三升,糯米半合,蔥二莖,煮米熟,取清汁一盞,入藥二錢,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附:產後諸方

花蕊石散,治療產後胎盤不下,效果極佳。(方劑詳見跌撲門。)

返魂丹,治療生產後的十六種病症,又名益母丸。

組成:野天麻(即益母草,取四五月間開紫花時的葉子和花,陰乾,半斤)、木香(五錢)、赤芍藥(六錢)、當歸(七錢)

用法: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溫水送服。

子宮內胎兒死亡導致腹部冷痛、小便失禁、腹脹、四肢冰冷、指甲青黑等症狀:用童尿和酒混合煎沸後服用。

產後惡露不盡,臍腹刺痛:用童尿和酒混合服用。

生產時面部污垢、臉色發紅、胎盤不下、惡露排出如帶狀、胎兒橫位生產困難、心悶欲死等症狀:用童尿、酒、薄荷汁混合服用,也可使用鹽酒。

產後三到四天,無法起臥,視力模糊、口乾煩躁、心神不寧、胡言亂語、神志不清:用童尿、酒、薄荷汁服用。

產後煩渴、打呵欠、不想吃東西、手腳麻痛:服用溫米飲。

產後浮腫、氣喘、小便困難、咳嗽、噁心嘔吐酸水、脅肋疼痛、腰痛無力:飲用酒。

產後寒熱如瘧疾發作,臍腸疼痛:服用米湯,桂枝湯也可。

產後中風,牙關緊閉,半身不遂,失聲:用童尿和酒混合服用。

產後便秘,心煩口渴:用童尿和酒混合服用,也可加入薄荷汁。

產後痢疾(月經未滿,食用生冷食物,與血相搏,或有積聚):服用棗湯。

產後全身疼痛:服用溫米飲。

產後崩漏(因食用酸性食物引起,狀如雞肝,脊背沉悶疲倦):服用糯米秦艽湯或桂枝湯。產後食用熱麵導致食物壅塞成塊,四肢無力,睡後汗出不止,月經不調,久而形成骨蒸勞熱:用童尿和酒混合服用。

產後嘔吐、腹脹:飲用酒。

產後鼻出血,口乾舌黑:用童尿和酒混合服用。

產後白帶或赤帶:用秦艽和糯米煎湯服用。

黑神散(出自《和劑方》),治療婦女產後惡露不盡、胎盤不下、血氣攻心、頭暈等症狀。

組成:黑豆(炒,半斤)、熟地黃、當歸(酒浸,去蘆頭)、肉桂(去皮)、乾薑(炮製)、炙甘草、芍藥、蒲黃(各四兩),《濟生方》中此方除蒲黃外另加附子。

用法: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服。

清魂散(出自《濟生方》),治療產後血暈、昏迷等症狀。最好先用乾漆或漆器燒煙熏鼻,並在醋炭房內休息,然後再服用此藥。

組成:澤蘭葉、人參(去蘆頭,一兩)、荊芥穗(四兩)、炙甘草(八錢)、川芎(二兩)

用法: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湯和溫酒各半盞調勻灌服。

愈風散(出自《聖惠方》),治療產後中風、神志不清、口噤牙緊、手足抽搐如角弓反張、流涎、血暈、四肢僵硬、心臟下移、嘔吐腹瀉欲死等症狀。

組成:荊芥穗(略焙)、當歸身尾(等量)

用法: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豆汁或酒調服,童尿也可。效果極佳。若牙關緊閉,應掰開灌服,或吹入鼻中亦有效。另一方用蜂蜜或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人參湯(出自《永類鈐方》),治療產後各種虛弱不足、發熱盜汗等症狀。

組成:人參(去蘆頭)、當歸身(等量)

用法:研磨成粉末。取豬腰子一對,去膜切片,加水三升、糯米半合、蔥兩根,煮熟後取清汁一盞,加入藥粉二錢,煎至八分,不拘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