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附諸方
秘傳蟬蛻散,治便毒初起疼痛服之神效。
蟬蛻(去土並頭、足),楓由蟲(炙死。各二錢),蜈蚣(三條,燒存性),雄黃(三分)
上件共為細末,分三服,用好酒煎一二沸,食前服,忌食諸熱毒物。
秘傳獨聖散,治一切便毒,連連作痛,更不腫起,名曰陰毒,服之立應。
取活蜈蚣一二條,用炭火燒存性,為末,用好酒調服,食前下。
雙解散,治便毒內蘊熱氣,外挾寒邪,精血交錯,腫結疼痛。
辣桂,大黃,白芍藥,澤瀉,牽牛(炒,搗研),桃仁(去皮。各二錢半),甘草(五分),乾薑(一錢)
上㕮咀,分二帖。每服用水二盞,煎七分,食前服。
一方,治便毒初發。以生薑一大塊,米醋一合,以姜蘸醋磨,取千步峰泥,敷之即散。(千步峰泥,地上人經行日久,其泥突起者是。)
白話文:
[附諸方]
秘傳蟬蛻散,能有效治療便毒初期疼痛。
將蟬蛻(去除泥土及頭、足)、楓葉蟲(烘烤至死,各二錢)、蜈蚣(三條,燒成灰)、雄黃(三分)研磨成細粉,分三次服用。每次用好酒煎煮一、二次沸騰後,飯前服用。忌食一切熱性食物。
秘傳獨聖散,治療各種便毒,症狀為持續疼痛,不腫脹,稱為陰毒,服用後立即見效。
取一至二條活蜈蚣,用炭火燒成灰,研磨成粉,用好酒調服,飯前服用。
雙解散,治療便毒因體內蘊藏熱氣,體外又夾雜寒邪,精血交錯,導致腫脹疼痛。
將辣桂、大黃、白芍藥、澤瀉、牽牛(炒熟,搗碎研磨)、桃仁(去皮,各二錢半)、甘草(五分)、乾薑(一錢)混合,分成兩劑服用。每次用兩杯水煎煮至七分,飯前服用。
另一方,治療便毒初期。取一大塊生薑,一杯米醋,用薑蘸醋磨擦患處,再取千步峰泥敷上,即可消散。(千步峰泥,是指人經常走過的地方,泥土隆起的部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