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 (2)

1. 諸痔證治

清心湯,《素問》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心主血熱,諸痔受病之源也,此藥主之。

黃連(淨,一兩),茯神(去木),微赤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前米飲下。患痔只是吃白米稀粥,疏其腸胃。

黃連阿膠丸,治諸痔,解熱調血。(方見嗽門。)用枳殼散送下(方見虛勞門。)或黑豆煎湯下,解裡熱先用此。

追風毒銼散,治諸痔蘊熱腫痛,大便不通。加枳殼煎。(方見腳氣門。)

清涼飲,治諸痔熱證,大便秘結。

當歸,赤芍藥,甘草(炙),大黃(米上蒸,曬。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新水煎服。

五痔散,治諸痔,不問冷熱內外。

鱉甲(醋浸,炙焦),蝟皮(銼碎,炒焦),豬甲(銼碎,炒焦),蜂房(炒。各半兩),蛇皮(一條,燒。並各存性)

上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一錢半,食前米飲調下。

聖丸子,諸痔通用。

榼藤子(重一兩者,三個,去瓤,酥炙),豬牙皂角(二兩,酥炙),蝟皮(一個,炙令焦),大皂莢刺(二兩,燒。各存性用),沒藥(別研),槐角(各三分),麝(少許)

上為末,酒面稀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枳殼散送下。

雞峰烏金散,治痔漏。

穿山甲,刺蝟皮,黃牛角心(各碎,炒黃),豬牙皂角,槐子,皂莢刺,枳殼,貫眾,阿膠(各等分,再夾和),牛角,蝟皮,山甲(同炒黑)

上為末。每服一錢半,用胡桃肉研爛,並調酒,食前服。大腸有熱,荊芥泡湯調下;漏血不止,當歸煎湯調下。

槐角丸,治諸痔及腸風、下血、脫肛。

槐角(去梗,一兩),防風,地榆,當歸,枳殼(麩炒),黃芩(各半兩)

上為末,酒面稀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蝟皮丸,治諸痔出血,裡急疼痛。

槐花(微炒),艾葉(炒黃),枳殼(制),地榆,當歸,川芎,黃耆,白芍藥,白礬(煅),貫眾(各半兩),蝟皮(一兩,炙焦),頭髮(燒,三錢。各存性),豬後蹄垂甲(十枚,炙焦),盈尺皂角(一錠,去弦核,醋炙黃)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收痔丸,諸痔通用。

透明阿膠(炒酥),黃連(淨),貫眾(各半兩),盈尺皂角(去弦核,醋炙焦),蝟皮(灸焦),蜂房(炒焦),蛇皮(略炒),皂角刺(略炒),穿山甲(插入熱火灰中令焦),豬後蹄垂甲(燒。以上各存性),當歸,川芎,槐花(並用二錢半)

上為末,米醋煮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調氣用枳殼散下,消血熱荊芥煎湯下,食前服。

蠟礬丸,治諸痔,諸癰惡瘡,便毒。

明白礬煅為末,熔蠟丸桐子大。每服七丸,溫熟水下。

豬甲散,治諸痔。

豬後蹄垂甲(不拘多少,燒存性)

白話文:

諸痔證治

清心湯:古籍《素問》記載,各種疼痛、搔癢、瘡瘍都與心臟有關。心臟主管血液,心火過旺是各種痔瘡的病根,此方主治此症。

藥方:黃連(淨,一兩)、茯神(去木)、赤茯苓(各半兩)。將藥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患痔瘡期間,只吃白米粥,以調理腸胃。

黃連阿膠丸:治療各種痔瘡,清熱涼血。(方劑詳見咳嗽篇)用枳殼散送服(方劑詳見虛勞篇),或用黑豆湯送服,先用此方來消除裡熱。

追風毒銼散:治療因熱毒蘊結導致的痔瘡腫痛,大便秘結。加枳殼煎服。(方劑詳見腳氣篇)

清涼飲:治療痔瘡熱症,大便秘結。

藥方:當歸、赤芍藥、甘草(炙)、大黃(米上蒸,曬乾,等量)。將藥物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清水煎服。

五痔散:治療各種痔瘡,不論寒熱、內外。

藥方:鱉甲(醋浸,炙焦)、蝟皮(銼碎,炒焦)、豬甲(銼碎,炒焦)、蜂房(炒,各半兩)、蛇皮(一條,燒,各需保留藥性)。將藥物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麝香。每次服用一錢半,飯前用米湯送服。

聖丸子:各種痔瘡通用。

藥方:榼藤子(重一兩者,三個,去瓤,酥炙)、豬牙皂角(二兩,酥炙)、蝟皮(一個,炙令焦)、大皂莢刺(二兩,燒,各需保留藥性)、沒藥(研磨)、槐角(各三分)、麝香(少許)。將藥物磨成粉末,用酒和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枳殼散送服。

雞峰烏金散:治療痔漏。

藥方:穿山甲、刺蝟皮、黃牛角心(各碎,炒黃)、豬牙皂角、槐子、皂莢刺、枳殼、貫眾、阿膠(各等分,再混合均勻)、牛角、蝟皮、山甲(一同炒黑)。將藥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研磨成泥狀的胡桃肉和酒調服,飯前服用。大腸有熱症,用荊芥泡的湯送服;出血不止,用當歸煎湯送服。

槐角丸:治療各種痔瘡以及腸風、便血、脫肛。

藥方:槐角(去梗,一兩)、防風、地榆、當歸、枳殼(麩炒)、黃芩(各半兩)。將藥物磨成粉末,用酒和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

蝟皮丸:治療痔瘡出血,裡急腹痛。

藥方:槐花(微炒)、艾葉(炒黃)、枳殼(制)、地榆、當歸、川芎、黃耆、白芍藥、白礬(煅)、貫眾(各半兩)、蝟皮(一兩,炙焦)、頭髮(燒,三錢,各需保留藥性)、豬後蹄垂甲(十枚,炙焦)、盈尺皂角(一錠,去弦核,醋炙黃)。將藥物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收痔丸:各種痔瘡通用。

藥方:透明阿膠(炒酥)、黃連(淨)、貫眾(各半兩)、盈尺皂角(去弦核,醋炙焦)、蝟皮(灸焦)、蜂房(炒焦)、蛇皮(略炒)、皂角刺(略炒)、穿山甲(插入熱火灰中令焦)、豬後蹄垂甲(燒,以上各需保留藥性)、當歸、川芎、槐花(並用二錢半)。將藥物磨成粉末,用米醋煮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調理氣機用枳殼散送服,消散血熱用荊芥煎湯送服,飯前服用。

蠟礬丸:治療痔瘡、各種癰疽惡瘡、便毒。

藥方:將明礬煅燒成粉末,用熔化的蠟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丸,用溫水送服。

豬甲散:治療痔瘡。

藥方:豬後蹄垂甲(數量不限,燒存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