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二 (1)
卷之二十二 (1)
1. 乳癰
2. 乳癰方論
男子以腎為重,婦人以乳為重,上下不同而性命之根一也。坐草以後,風邪襲虛,營衛為之凝滯,與夫嬰幼未能吮乳,或乳為兒輩所吹,飲而不泄,或斷乳之時捻出不盡,皆令乳汁停蓄其間,與血氣搏,始而腫痛,繼而結硬,至於手不能近,則乳癰之患成矣。乳癰一名妒乳,婦人四十以下,血氣周流,患此可療;年事既高,血氣耗澀,患此難瘳。
惡寒發熱,煩躁大渴,是其證也,甚則嘔吐無已,咽膈窒礙,何耶?蓋胃屬足陽明之經,實通乎乳,血熱入胃嘔吐何疑?或者不能溫散,妄以寒涼疏轉之劑行之,即使癰毒自外入里,嘔吐尤甚,其咽膈妨礙者,毒氣上衝所致也。生薑甘桔湯為咽間要藥,乳粉托裡散最能返出毒氣,二香散加栝蔞根止嘔止渴,兩得其便焉,更仗萬金一醉膏佐之,能事畢矣。
雖然,渴而過飲,水入腸胃,必至下利;醫理失節,久而不瘥,必成漏瘡,又不可不防其變。
白話文:
乳癰方論
男人以腎臟為重要器官,女人則以乳房為重要器官,雖然部位不同,但都是性命根本所在。產後或因吹到風寒,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再加上嬰兒未能吸吮乳汁,或是嬰兒吹乳頭,乳汁積存不排出,又或者斷奶時乳汁沒有完全排空,這些都會使乳汁停留在乳房,與氣血凝滯,開始腫痛,接著結成硬塊,嚴重到碰都不能碰,這就是乳癰。乳癰也稱為妒乳,四十歲以下的婦女,氣血循環良好,患此病可以治療;年紀較大,氣血衰弱,患此病就難以痊癒。
發冷發熱、煩躁口渴,是乳癰的症狀,嚴重者甚至嘔吐不止,咽喉阻塞。這是因為胃經與乳房相通,乳房的熱毒進入胃部,當然會嘔吐。如果不能溫和地散寒,反而使用寒涼的藥物,就會使毒邪從外向內侵犯,加劇嘔吐,咽喉阻塞也是毒氣上衝所致。生薑甘桔湯是治療咽喉的良藥,乳粉托裡散最能排出毒氣,二香散加栝蔞根能止嘔止渴,兩者效果兼顧。再配合萬金一醉膏使用,治療效果就更好了。
但是,如果口渴過度飲水,水進入腸胃,可能會導致腹瀉;如果治療方法不當,久治不愈,就可能變成漏瘡,這也必須預防。
3. 乳癰證治
究原五物湯,癰疽、發背、乳癰通用。
栝蔞(研,一枚),皂角刺(半燒,帶生),沒藥(各半兩),乳香,甘草(各二錢半)
上粗末。醉酒三升煎取二升,時時飲之,痛不可忍立止。
萬金一醉膏內加川芎一分、當歸半分。
乳癰方
皂莢刺(半燒帶生,半兩),真蚌粉(三錢)
上研細。每一錢,酒調下。
生薑甘桔湯,治癰疽諸發,毒氣上衝咽喉,胸膈窒塞不利。
北梗(去蘆頭,一兩),甘草(生),生薑(各半兩)
上銼細。每服三錢,井水煎服。
乳初腫方
甘草(生二錢,炙二錢)
粗末,分兩次,新水煎服,即令人吮乳。
敷乳方
大南星,半夏(生),皂莢刺(燒,帶生。各二分),白芷,草烏,直殭蠶(焙。各一分)
上細末,多用蔥白研取汁入蜜調敷。若破瘡口,用膏藥貼。
乳癰方,乳癰初發。
貝母(為末)
上每服二錢,溫酒調下,即以兩手覆按於棹上,垂乳良久自通。
又方
石膏燒紅,碗覆地出毒,細末三錢,溫酒調下。
白話文:
究原五物湯可用於治療癰疽、發背和乳癰。藥方成分為:栝樓(研磨,一枚)、皂角刺(半燒,半生)、沒藥、乳香、甘草(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粗末,用三升酒煎煮成二升,隨時飲用,可迅速止痛。萬金一醉膏中再加入川芎一分、當歸半分。
另一個乳癰方:皂莢刺(半燒半生,半兩)、真蚌粉(三錢),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酒調服。
生薑甘桔湯用於治療癰疽,以及毒氣上衝咽喉、胸膈堵塞不通的症狀。藥方成分為:北梗(去蘆頭,一兩)、生甘草、生薑(各半兩)。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井水煎服。
乳房初期腫痛的方劑:生甘草二錢,炙甘草二錢,研磨成粗末,分兩次用清水煎服,服藥後應立即讓患者吸吮乳房。
外敷乳房的藥方:大南星、生半夏、皂莢刺(燒,帶生)、白芷、草烏、焙乾的直殭蠶,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大量蔥白汁和蜂蜜調和後敷於患處。若已潰破,則改用膏藥貼敷。
針對乳癰初期,可用貝母研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然後用雙手按壓乳房,讓乳汁暢通。
另一種方法是用石膏燒紅,用碗扣住患處以排出毒氣,再將石膏研磨成細末(三錢),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