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八 (1)
卷之十八 (1)
1. 木腎方論
心火下降,則腎水不患其不溫。真陽下行,則腎氣不患其不和。溫溫其和,安有所謂木強者哉?惟夫嗜欲內戕,腎家虛憊,故陰陽不相交,水火不相濟,而沉寒痼冷,凝滯其間,脹大作疼,頑痹結硬,勢所必至矣。執劑之法,不可純用燥熱,當溫散、溫利以逐其邪,邪氣內消,營衛流轉,盎如寒谷回春。
蓋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矣。外此,又有一種升高墜下,外腎跌傷,驚氣與敗血交攻,亦有木強脹痛之證。治法大要則同,於中更為之消淤。
白話文:
木腎方論
心火下降,腎臟就不會寒冷。真陽之氣下降,腎氣就能保持和諧。只要溫和調養,就不會有腎氣過盛的問題。只有因為縱慾傷身,導致腎臟虛弱,才會出現陰陽失調,水火不濟的情況,進而產生沉寒、冷凝、脹痛、頑固的痹症和硬結。用藥時,不能只用燥熱的藥物,應該溫和地散寒、利水,以驅除邪氣。邪氣消除後,氣血就能正常運轉,如同寒冬回春一般。
有些病症,不需要長時間治療就能痊癒。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因外力造成腎臟受傷,或驚嚇導致氣血淤滯,也會出現腎氣過盛的脹痛症狀。治療方法大致相同,但更需要著重於消散瘀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