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八 (3)

1. 腎氣證治

二物湯治奔豚疝氣,攻刺走痛。

辣桂(一兩半),牽牛(炒,一兩)

上粗末。每服二錢,薑、棗煎,溫服。

青木香丸,治膀胱疝氣。每五十丸,以醇酒入蔥白,煎五苓散送下。(方並見水飲門。),又方,青木香丸二百粒,斑蝥七個,去頭、足、翅,為末,同於文武火上慢慢炒,令丸子微香,以磁碟蓋銚上,頓在冷處,少頃,去斑蝥末,取丸子。每服五十丸,茴香酒下。

金鈴散,治膀胱小腸氣。外腎腫痛

大川楝子(三十個,湯浸,去薄皮,每個作六七片,巴豆三十粒,去皮膜,每粒作二三段,夾炒,候巴色焦,去巴)

上以舶上茴香與川楝等秤,並木香一分,為末。每二錢,水酒各半盞,連根蔥白二寸,煎取汁,食前調下。

煨棗方,治小腸氣痛不可忍。斑蝥一個,去頭足翅,入大棗中,線系,濕紙包,置慢火中煨,令香熟,去蝥,空腹食棗,以桂心、蓽澄茄煎湯送下。

蠍麝散,治膀胱小腸氣痛。全蠍緊實而全者不拘多少,焙乾為末,每迎病發時,用蠍末一錢,入麝半字,分作二服,溫酒調下,人行十里,又進後服,神效。

失笑散,治小腸氣痛及諸血痛。

川五靈脂,蒲黃(隔紙微炒),延胡索(各等分)

上末。每服二錢,酒半盞,水半盞,煎七分,食前服。血痛,臨熟入米醋少許。

鹽煎散,治小腸氣吊,腹中成陣刺痛,兼治風證。

益智仁,白芷,白乾薑(炮),茴香(炒),甘草(炙),天台烏藥(去心),香附(淨。各一兩),青皮(一兩半),檳榔,麻黃(去節),川芎,枳殼(制。各半兩)

上末。每服二錢,鹽少許,水煎,食前服。

全蠍延胡散,治小腸氣痛最良。

延胡索(用鹽炒,一兩),全蠍(曬乾,生用,一分)

上細末。每服一錢,食前溫酒調下,亦治心痛不飢飽,醋湯調下。

葫蘆巴散,治小腸氣攻刺。

葫蘆巴(炒,一兩)

上末。每服二錢,茴香炒紫,用熱酒沃,蓋定,取酒調下。

蔥白散,治腎氣刺痛,七氣通用。

當歸,川芎,枳殼(制),官桂,青皮,川白姜(生),茴香(炒),川楝肉,陳皮,紫蘇,三稜(煨),莪朮(醋浸一宿,焙),白芍藥,茯苓,木香(各一兩),人參,沉香,甘草(炙。各半兩)

上粗末。每服三錢,蔥白二寸,鹽少許,煎服。大便秘加大黃。

寸金丸,治奔豚諸疝作痛。

當歸,延胡索,舶上茴香(炒),葫蘆巴(炒。各一兩),桃仁(浸,去皮,焙),桑螵蛸(酒蒸,焙),川五靈脂(別研),白芍藥,川楝肉(各半兩),蓽澄茄,木香(二錢半),全蠍(十個,焙)

上末,米醋打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少鹽入酒送下。有熱,小便秘,車前子、赤茯苓煎湯下。

生料調氣散,治寒疝作痛,(方見諸氣門。),每服二錢,入生薑、紫蘇,少鹽煎服。若是藥末,用茴香、鹽、酒調下。

白話文:

腎氣證治

二物湯用於治療奔豚疝氣及劇烈刺痛。藥方:辣桂(一兩半),牽牛(炒,一兩)。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棗煎煮後溫服。

青木香丸用於治療膀胱疝氣。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醇酒加入蔥白煎煮五苓散送服。(此方可在水飲門中找到)。另一方:青木香丸二百粒,斑蝥七個(去頭、足、翅,研磨成粉末),與藥丸一起文武火慢炒,至藥丸微香,用磁碟蓋上容器,放置冷處片刻,去除斑蝥粉末,取藥丸服用。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茴香酒送服。

金鈴散用於治療膀胱和小腸疝氣,以及外腎腫痛。藥方:大川楝子(三十個,湯浸泡後去薄皮,每個切成六七片),巴豆(三十粒,去皮膜,每粒切成二三段),夾炒至巴豆顏色焦黑,去除巴豆。將上述藥材與舶上茴香、川楝子等量,再加木香一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等量的水酒,再加二寸蔥白煎煮,取汁,飯前服用。

煨棗方用於治療小腸疝氣疼痛難忍。藥方:斑蝥一個(去頭、足、翅),放入大棗中,用線系好,用濕紙包好,放在慢火中煨,至藥材香熟,取出斑蝥,空腹食用大棗,用桂心、蓽澄茄煎湯送服。

蠍麝散用於治療膀胱和小腸疝氣疼痛。藥方:全蠍(緊實完整,數量不限),焙乾研磨成粉末。每次發病時,取蠍末一錢,加入麝香半字,分二次溫酒送服,服藥後步行十里,再服用第二次,效果神奇。

失笑散用於治療小腸疝氣疼痛及各種血痛。藥方:川五靈脂、蒲黃(隔紙微炒)、延胡索(各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半盞酒、半盞水煎煮七分,飯前服用。若為血痛,將要煎好時加入少量米醋。

鹽煎散用於治療小腸疝氣下垂,腹部陣發性刺痛,也治療風證。藥方:益智仁、白芷、白乾薑(炮製)、茴香(炒)、甘草(炙)、天台烏藥(去心)、香附(淨)、青皮(一兩半)、檳榔、麻黃(去節)、川芎、枳殼(制)各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少許鹽,水煎,飯前服用。

全蠍延胡散用於治療小腸疝氣疼痛,療效最佳。藥方:延胡索(用鹽炒,一兩),全蠍(曬乾,生用,一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飯前溫酒送服,也可治療心痛、飢飽不適,此時用醋湯送服。

葫蘆巴散用於治療小腸疝氣的刺痛。藥方:葫蘆巴(炒,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茴香炒至紫黑色,用熱酒沖泡,蓋好,取酒送服。

蔥白散用於治療腎氣刺痛,以及七種氣痛。藥方:當歸、川芎、枳殼(制)、官桂、青皮、川白薑(生)、茴香(炒)、川楝肉、陳皮、紫蘇、三稜(煨)、莪朮(醋浸一宿,焙)、白芍藥、茯苓、木香(各一兩),人參、沉香、甘草(炙)(各半兩),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二寸蔥白、少許鹽煎服。大便不通則加些大黃。

寸金丸用於治療奔豚及各種疝氣疼痛。藥方:當歸、延胡索、舶上茴香(炒)、葫蘆巴(炒)(各一兩),桃仁(浸泡,去皮,焙乾),桑螵蛸(酒蒸,焙乾),川五靈脂(單獨研磨),白芍藥、川楝肉(各半兩),蓽澄茄、木香(二錢半),全蠍(十個,焙乾)。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醋調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少許鹽和酒送服。如有發熱、便秘,則用車前子、赤茯苓煎湯送服。

生料調氣散用於治療寒疝疼痛。(此方可在諸氣門中找到)。每次服用二錢,加入生薑、紫蘇、少許鹽煎服。若為藥末,則用茴香、鹽、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