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五 (2)
卷之十五 (2)
1. 大小便不通證治
掩臍法,治小便大便不通。連根蔥一莖,不得洗,帶土,生薑一塊,淡豆豉二十一粒,鹽二匙,同研爛,捏餅烘熱,掩臍中,以帛扎定,良久氣透自通,不然再換一劑。
白話文:
治療大小便不通的方法:取一根完整的蔥(連根帶土,不要清洗),一塊生薑,二十一粒淡豆豉,兩匙鹽,將這些材料一起搗爛,捏成餅狀,烘熱後敷在肚臍上,用布固定好。過一段時間,氣血流通,大小便自然會通暢。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換一劑。
2. 轉胞證治
轉胞方,治胞轉小便不能通。先用
良薑,蔥頭,紫蘇莖葉(各一握)
上煎湯,密室內熏洗小腹、外腎、肛門,留湯再添,蘸帛洗,以手拊摩臍下,拭乾,綿被中仰坐,垂腳,自舒其氣。次用
蜀葵子(二錢半),赤茯苓,赤芍藥,白芍藥(各半兩)
上銼。每服三錢,煎取清汁,再暖,乘熱調蘇合香丸三丸,並研細青鹽半錢,食前溫服。又法:炒鹽半斤,囊盛,熨小腹。
白話文:
轉胞方治療胞衣不下導致小便不通。首先,用良薑、蔥頭、紫蘇莖葉等量煎湯,在密閉的房間內熏洗小腹、外陰及肛門部位。將藥湯留著,再添加一些,用布沾藥湯清洗,用手按摩臍下,擦乾,然後蓋上棉被仰臥,垂下雙腳,讓身體自然舒緩。接著,用蜀葵子2.5克,赤茯苓、赤芍藥、白芍藥各7.5克,研磨成粉。每次服用3克,煎取藥汁,溫熱後,加入蘇合香丸三丸(研成粉末),再加入研磨好的青鹽0.5克,飯前溫服。另一種方法:用炒過的鹽半斤裝入布袋,熱敷小腹。
3. 便多證治
多溺方、暖腎丸,治腎虛多溺,或小便不禁而濁。
葫蘆巴(炒),故紙(炒),川楝肉(用牡蠣炒,去牡蠣),大熟地黃(洗,焙),益智仁,鹿茸(酒炙),山茱萸,代赭石(煮熱,醋蘸七次,研細),赤石脂(各三分),龍骨,海螵蛸,熟艾(米醋浸一宿,炙焦),丁香,沉香,滴乳香(各二分),禹餘糧(煅,醋淬,碎為度,細研,三分)
上細末,水煮糯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石菖蒲煎湯送下。
白話文:
便多症的治療方法:
多溺方和暖腎丸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尿頻,或尿失禁且尿液混濁。
藥方組成:炒過的葫蘆巴、炒過的故紙、用牡蠣炒過再去除牡蠣的川楝子肉、洗淨焙乾的大熟地黃、益智仁、酒炙過的鹿茸、山茱萸、煮熱後用醋蘸七次再研磨成粉的代赭石、赤石脂、龍骨、海螵蛸、用米醋浸泡一夜後炙焦的熟艾葉、丁香、沉香、滴乳香(以上各藥材用量:赤石脂、龍骨、海螵蛸、熟艾、丁香、沉香、滴乳香各二分,其餘各三分)、煅燒後用醋淬火再碾碎的禹餘糧(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糯米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石菖蒲煎煮的湯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