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四 (6)
卷之二十四 (6)
1. 附諸方
蒼耳丸,治諸風,及諸風癮疹、白紫癜風。
白話文:
蒼耳丸,治療各種風疾,以及由風疾引起的癮疹、白癜風和紫癜風。
五月五日割取蒼耳草葉,洗淨,曬乾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若身體有風處或如麻豆粒,此為風毒出也,可以針刺,黃汁出盡乃止。
靈草丹,治一切風疾及癮疹、紫白癜風痛癢頑麻。
白話文:
五月五日,採摘蒼耳的葉子和草本部分,洗淨曬乾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每天三次。如果身體上有風毒的地方,或感覺像麻豆粒一樣,這是風毒外出的跡象,可以用針刺破,直到黃色汁液流盡為止。
靈草丹,治療各種風疾以及濕疹、白斑、紫斑、疼痛、發癢、麻木。
採紫背浮萍草攤於竹篩內,下著水,曬乾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黑豆淋酒化下。及治腳氣、打撲傷損、渾身麻痹。
白話文:
採集紫背浮萍草,攤放在竹篩內,在下面倒上水,曬乾以後搗成細末,煉製成如彈珠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一丸,用黑豆浸泡在酒中化開後服用。可以治療腳氣、打撲傷損、全身麻痺。
諸風應效酒,治一切諸般風濕痹,遍身骨節疼痛,紫白癜風,神效。(方見歷節門。)
白話文:
各種風疾都能生效的酒,用來治療各種風濕痹痛、遍身骨節疼痛、紫白癜風,有很好的療效。(方法請參閱治療關節疾病的章節。)
2. 附:汗斑方
一方,治汗斑紫白色者。
用白附子、硫黃各等分,為細末,以茄蒂蘸醋黏末擦。
一方
用夏枯草濃煎水,日洗數次。
肥皂方,去白癜、黑䵟、白癬諸般瘡痕,令人面色好。
白話文:
一方
治療白色或紫色的汗斑。
使用白附子和硫磺,等量磨成細末,用茄子蒂沾醋後,蘸取藥末塗抹患處。
一方
用夏枯草濃濃地煎煮成水,每天清洗患處多次。
肥皂方
用肥皂去除白癜風、黑斑、白癬等各種瘡疤,可以使人面色變好。
白芷,白附子,白殭蠶,白芨,豬牙皂角,白蒺藜,白蘞,草烏,山楂,甘松,白丁香,大黃,藁本,鶴白,杏仁,豆粉(各一兩),豬脂(去膜三兩),輕粉,密陀僧,樟腦(各半兩),孩兒茶(三錢),肥皂(去裡外皮、筋並子,只要淨肉一茶盞)
白話文:
白芷、白附子、白殭蠶、白芨、豬牙皁角、白蒺藜、白蘞、草烏、山楂、甘松、白丁香、大黃、藁本、鶴白、杏仁、豆粉(各一兩),豬脂(去膜三兩),輕粉、密陀僧、樟腦(各半兩),孩兒茶(三錢),肥皂(去裡外皮、筋並子,只要淨肉一茶盞)
上,先將淨肥皂肉搗爛,用雞清和,曬去氣息,將各藥為末,同肥皂、豬脂、雞清和為丸。
一方
用生小茄兒,分為節擦之,三五次效。
白話文:
將純淨的肥皂肉搗碎,用蛋清調和,放在陽光下曬乾除去異味。將各種藥材磨成粉末,與肥皂、豬油、蛋清混合製成丸劑。
另一方
使用生茄苳,切成一節一節的,擦拭患處,三次到五次即可見效。
3. 諸瘡方論
諸瘡雖不能害人,然浸淫無已,亦有多年不獲愈者,此皆心腎不濟,飲食不節,腸胃停留,以致風毒與血氣搏,凝滯於肌肉之間而發露也,其名目療治有異焉。凡人體虛,感受風熱濕毒之氣,發為瘡瘍,癢痛焮腫,身熱多汗,是為惡瘡。或生於手足間,相對如新茱萸,癢痛拆裂,搔則黃汁淋漓,有孔如瘑,久而生蟲是為蝸瘡。
白話文:
各種瘡雖然不能傷人,但是一直侵蝕不退,也有多年不能治癒的,這些都是因為心腎機能不濟,飲食沒有節制,腸胃滯留,導致風毒與血氣交搏,凝結在肌肉之間而發作出來的,它的名稱和治療方法都有所不同。凡是人體虛弱,受到風熱濕毒之氣的侵襲,發作為瘡瘍,疼痛紅腫,身體發熱多汗,這就是惡瘡。或者生長在手足之間,對生像茱萸,疼痛裂開,搔抓的話就黃汁淋漓,有洞孔像是膿包,久而久之會生蟲,這就是螺瘡。
或初生如飯粒,漸大而有根,頭破血流膿出,肉反如花開之狀,是為反花瘡。或初生甚小,先癢後痛,汁出浸淫,濕爛肌肉,延至遍身,若從口發出,流散四肢者輕,若從四肢發生,然後入口者重,是為浸淫瘡。或生於兩耳鼻面間,及下部諸竅,侵蝕筋絡,月中則瘡盛,月末則瘡衰,以其隨月而生,是為月蝕瘡。(小兒耳下瘡,亦名月蝕。
白話文:
有些瘡症剛開始生出時像飯粒那麼小,慢慢變大而且長出了根,頭部破裂流出帶血的膿水,肉的樣子像花朵綻開一樣,這就是反花瘡。有些瘡症剛開始生出時非常小,先感到癢,後來疼痛,膿汁流出,浸漬皮膚,導致肌肉濕爛,蔓延到全身,如果從嘴巴發出,膿汁流散到四肢則病情較輕,如果從四肢發生,然後流到嘴巴則病情較重,這就是浸淫瘡。有些瘡症生長在兩耳、鼻子、面部之間,以及下身的諸多竅穴,侵蝕筋絡,在月中時瘡症盛發,月末時瘡症減退,因為它隨著月令而發作,所以是月蝕瘡。(小兒耳下瘡,也叫月蝕瘡。)
)或毒氣攻於手足指,胬肉裹上指甲,疼痛出血,瘡中有蟲,是為甲蛆瘡。或指頭先腫,焮熱掣痛,然後於爪甲邊結膿,甚者爪甲俱脫,是為代指。或人稟性畏漆,見漆則中毒,面癢而腫,繞眼微赤,癢處搔之隨起㾦癗,重者遍身如豆如杏,膿焮作痛,是為漆瘡。或盛夏腠理易開,風熱毒氣搏於皮膚,輕者狀如撒粟,重者熱汗浸漬,匝匝成瘡,曰痱瘡。
白話文:
)或毒氣攻於手足指間,肉包裹著指甲,疼痛出血,瘡中有蟲,這就是甲蛆瘡。或指頭先腫脹,灼熱抽痛,然後在指甲邊緣化膿,嚴重的指甲全部脫落,這就是代指。或有人天生畏懼漆樹,看到漆樹就會中毒,臉癢而腫,眼睛周圍微紅,癢處抓撓後隨即起水泡,嚴重的遍身像豆子或杏子一樣,膿腫灼痛,這就是漆瘡。或炎熱的夏天,毛孔容易打開,風熱毒氣侵襲皮膚,輕者像撒了小米一樣,嚴重的熱汗浸漬,密密麻麻地形成瘡,叫痱瘡。
或心神郁躁,遍身發瘡,多出膿血,赤爛如火,曰熱瘡。或身觸風寒冷氣,以致血澀不行,其瘡頑滯,不知痛癢,經久難瘥,曰冷瘡。或身發瘡腫,非癰非疽,非癬非疥,狀如惡瘡,或瘥或劇,曰無名瘡。或頭生白團,斑剝如癬,上有白皮,久則成痂,遂至滿頭,瘡中有孔有膿,細蟲入里,不痛微癢,少長不瘥,曰禿瘡。
白話文:
-
心神鬱悶躁熱,全身生瘡,瘡中流出許多膿血,瘡口鮮紅潰爛,像火燒一樣,叫做「熱瘡」。
-
身體接觸了風寒之氣,導致血液運行不暢,瘡口頑固不癒,痛癢不覺,長久難以治癒,叫做「冷瘡」。
-
身上發出瘡腫,既不是膿瘡,也不是毒瘡,既不是癬,也不是疥瘡,形狀像惡瘡一樣,有時好轉有時惡化,叫做「無名瘡」。
-
頭上生出白色團塊,像癬一樣斑駁脫皮,上面有白皮覆蓋,久了就形成痂皮,最後滿頭都是,瘡口中有孔洞,有膿液流出,細蟲鑽入裡面,不痛微癢,反反覆覆不癒,叫做「禿瘡」。
或風熱毒氣流注,兩腳生瘡,腫爛疼痛,步履艱難,惟生於臁骨者為重,曰臁瘡,以其骨上肉少皮薄,難愈。至有多年無已,瘡口開闊,皮爛骨現,臭穢可畏者,先當取蟲,然後敷藥。或淫夫龜上生瘡,初發如粟,拂之則痛,由是出清膿,作臼孔,侵蝕臭爛,日漸大痛,曰妒精瘡。以婦人先有宿精在內,或月水未斷,與之交接,滌穢不前,傅氣而作。
白話文:
如果風熱毒氣流竄,導致雙腳起瘡,腫爛疼痛,走路困難,特別是生長在小腿骨上的瘡最為嚴重,稱為「臁瘡」,因為小腿骨上肉少皮薄,難以治癒。有些臁瘡多年不癒,瘡口開闊,皮肉腐爛,露出骨頭,臭穢可怖。治療時應先取淨瘡中的蟲,然後才能敷藥。另一種是「妒精瘡」,長在龜頭上的瘡,剛開始像粟米一樣小,拂拭時會感到疼痛,接著流出清膿,形成拳眼狀的瘡口,不斷侵蝕擴大,腐爛發臭,疼痛日漸加劇。這類瘡是因為婦女有宿精在體內,或月經未斷淨,與男子交合時,精液沒有完全排出,腐穢之氣蘊結成瘡而發作。
婦人亦有生於玉門者,曰陰蝕瘡。或滿頰滿項發如豆梅,癢而多汁,延蔓兩耳,內外濕爛,如浸淫瘡之狀,曰走皮㿐瘡,田野呼為悲羊瘡。以上數種,名目不同,治各有方,條列於後。
白話文:
女性也可能患有生長在玉門的瘡,叫做陰蝕瘡。或者滿臉滿頸上發出豆梅樣的瘡,又癢又有汁水,蔓延到兩耳,內外濕爛,看起來像浸淫瘡的樣子,叫做走皮㿐瘡,鄉下人稱它為悲羊瘡。以上幾種瘡,名稱不同,治療的方法也不同,下面條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