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 (3)
卷之十 (3)
1. 漏濁證治
上末,酒調,糯米為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亦治胞冷遺尿。
震靈丹,治腎經虛憊,漏濁不止。(方見瀉門。),用二陳湯加白茯苓送下。(方見瘧類。)
白丸子,治陰陽不調,清濁相干,小便渾濁。(方見身疼門。)用茯苓湯送下。
分清飲,治思慮過度,清濁相干,小便白濁。
益智仁(一兩,醋浸一宿),川萆薢,石菖蒲(去毛),天台烏藥,白茯苓(各一兩),甘草(四錢)
上為末。每二錢,鹽少許同煎,食前服。
蒼朮難名丹,治元陽氣衰,脾精不禁,漏濁淋漓,腰疼力疲。
蒼朮(杵去粗皮,一斤,米泔浸一日夜,焙乾),舶上茴香(炒),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乾。各三兩),川烏(炮,去皮臍),故紙(炒),白茯苓,龍骨(別研。各二兩)
上末,酒麵糊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縮砂煎湯下,粳米湯下。蒼朮收斂脾精。
白話文:
漏濁證治
上方以酒調糯米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此方也能治療胞宮寒冷導致的遺尿。
震靈丹用於治療腎經虛弱,漏濁不止。(方劑詳見瀉門章節),服用時用二陳湯加白茯苓送服。(方劑詳見瘧疾章節)
白丸子用於治療陰陽失調,清濁混雜,小便混濁。(方劑詳見身痛章節),服用時用茯苓湯送服。
分清飲用於治療思慮過度,清濁混雜,小便白濁。藥物組成:益智仁(醋浸泡一夜,一兩)、川萆薢、石菖蒲(去毛)、天台烏藥、白茯苓(各一兩)、甘草(四錢)。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少許鹽煎服,飯前服用。
蒼朮難名丹用於治療元陽氣衰,脾臟精氣不足,漏濁不止,腰痛乏力。藥物組成:蒼朮(去粗皮,米泔水浸泡一日一夜,烘乾,一斤)、舶上茴香(炒)、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烘乾,各三兩)、川烏(炮製,去皮臍)、故紙(炒)、白茯苓、龍骨(分別研磨,各二兩)。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酒和麵糊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朱砂為外衣。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縮砂煎湯或粳米湯送服。蒼朮具有收斂脾臟精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