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附諸方
蘇沉九寶湯(《簡易方》)治老人小兒素有喘疾,遇寒暄不常,發則連綿不已,咳嗽哮吼,夜不得睡。
桑白皮,甘草,大腹皮,麻黃,官桂,薄荷,陳皮,紫蘇,杏仁(各六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盞半,姜三片,烏梅半個,煎六分服。
五味子湯(《活人方》),治喘促脈伏而數者。
五味子(五錢),人參,麥門冬(去心),杏仁(去皮、尖),生薑,陳皮(各一錢半),棗子(三枚)
上㕮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
四磨湯,治七鬱結,上氣喘急。
人參,檳榔,沉香,烏藥
上件各濃磨,水和,煎三五沸,溫服。
千緡湯,治痰喘不能臥,人扶而坐,一服即安。
半夏(七個,銼,泡七次),甘草(炙,一寸),生薑(一指),皂角(一寸)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
丹溪治痰喘方
南星,半夏,杏仁,栝蔞仁,香附,陳皮(去白),皂角灰,蘿蔔子
上為末,神麯糊為丸。每服六七十丸,薑湯下。
五虎湯,治喘急痰氣。
麻黃(七分),杏仁(去皮尖,一錢),甘草(四分),細茶(炒,八分),白石膏(一錢五分)
上作一服,白水煎。
風寒傷而喘者,三拗湯、華蓋散、神秘湯可選而用之。
象云:止喘氣促,以天門冬、人參、黃耆為主。
針灸法,璇璣一穴,(在天突下一寸。)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半。)三里二穴。
白話文:
附諸方
蘇沉九寶湯,治療老人小孩長期患有哮喘,遇到冷熱變化就持續發作,咳嗽、哮鳴,晚上睡不好。藥方組成:桑白皮、甘草、大腹皮、麻黃、官桂、薄荷、陳皮、紫蘇、杏仁各六分。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三片薑、半個烏梅,煎煮至六分服下。
五味子湯,治療呼吸急促,脈象沉伏而頻數。藥方組成:五味子五錢,人參、麥門冬(去心)、杏仁(去皮尖)、生薑、陳皮各一錢半,大棗三枚。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兩劑服用。每次用兩碗水煎煮成一碗,飯後溫服。
四磨湯,治療七情鬱結導致的上氣喘急。藥方組成:人參、檳榔、沉香、烏藥。用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膏狀,加水煎煮三五沸,溫服。
千緡湯,治療痰喘嚴重,無法平臥,需人扶著坐著才能緩解,服用一劑即可見效。藥方組成:半夏七個(切碎,泡七次),炙甘草一寸,生薑一指,皂角一寸。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做成一劑,水煎服。
丹溪治痰喘方:治療痰喘。藥方組成:南星、半夏、杏仁、栝樓仁、香附、陳皮(去白)、皂角灰、蘿蔔子。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藥,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用薑湯送服。
五虎湯,治療喘急痰多。藥方組成:麻黃七分,杏仁(去皮尖)一錢,甘草四分,炒茶葉八分,白石膏一錢五分。用法:將藥材做成一劑,用白水煎服。
風寒感冒引起的喘息,可以使用三拗湯、華蓋散、神秘湯。
另有記載:治療喘息氣促,可用天門冬、人參、黃耆為主藥。
針灸療法:璇璣穴(在天突穴下一寸)、氣海穴(在肚臍下一寸半)、足三里穴(左右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