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鈐法》~ 痓濕暍症歌共十四症(痓五濕六暍二)

回本書目錄

痓濕暍症歌共十四症(痓五濕六暍二)

1. 痓濕暍症歌共十四症(痓五濕六暍二)

痓濕與暍,卯戌兩分,卯為痓濕,戌為暍症,皆在太陽,共十四症。

注曰:痓五症,卯上見辰,為太陽症也。從辰至申,便是痓五症。卯上見戌,為太陽濕症也。從卯至酉,便是濕六症。暍有三症,戌上見庚辛壬三字,便是太陽暍三症也。症見庚一辛二壬三是也。

假如丙申生人,乙卯日得病,卯屬陰支,前進五辰到未,卻將丙申二字順數到卯,見甲辰,系是太陽痓症第一症也。其病發熱惡寒,桂枝湯主之。

假如丙寅生人,乙卯日得病,卯屬陰支,前進五辰到未,卻將丙寅二字,順數到卯,見甲戌,即太陰濕症第一症也,五苓散主之。余仿此。

假如庚午生人,戊戌日得病,戌屬火支,前進三辰到子,卻將庚午二字,順數到戌,見庚辰,即太陽暍症第七病也,白虎湯主之。

白話文:

痙濕暍症歌共十四症(痙五濕六暍二)

痙、濕與暍病,分別對應卯時與戌時兩類。卯時屬痙病和濕病,戌時屬暍病,這些病症都歸於太陽經範疇,共十四種症狀。

註解說明:痙病有五種症狀,在卯時上見到「辰」字,屬於太陽經病症。從「辰」到「申」共五字,即代表痙病五症。若在卯時上見到「戌」字,則屬太陽經濕病症。從「卯」到「酉」共六字,即濕病六症。暍病有三種症狀,若在戌時上見到「庚、辛、壬」三字,便是太陽經暍病三症。具體對應為「庚一、辛二、壬三」。

舉例一:若丙申年出生之人,乙卯日發病,卯屬陰支,向前推算五個時辰至「未」,再將「丙申」二字順數至「卯」,得「甲辰」,此為太陽經痙病第一症,症狀表現為發熱惡寒,以桂枝湯治療。

舉例二:若丙寅年出生之人,乙卯日發病,卯屬陰支,向前推算五個時辰至「未」,再將「丙寅」二字順數至「卯」,得「甲戌」,此為太陰經濕病第一症,以五苓散治療。其餘情況依此類推。

舉例三:若庚午年出生之人,戊戌日發病,戌屬火支,向前推算三個時辰至「子」,再將「庚午」二字順數至「戌」,得「庚辰」,此為太陽經暍病第七症,以白虎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