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傷寒發微》 (78)

回本書目錄

《傷寒發微》 (78)

1. 陽明篇

俗語有之「肺腑而能語,醫師面如土」,言內藏之未易臆斷也,故近代醫家,每有試藥之法,審斷不確,先用輕劑以嘗之,辨證既精,然後改用重劑。雖未免徘徊觀望,然亦慎重生命之道也,此節實即試藥之法。蓋陽明為病,惟熱發而汗泄者,方可與論大便燥實與否,而後攻之以大承氣,若但有潮熱而大便不堅,未足言攻下也。不大便六七日,似可以攻下矣,然腸中燥實與否,尚未可定,而必先用小承氣以嘗之。

服藥後,腸中苟已燥結,大便當下不下,而但轉矢氣,則燥實顯然,然後用大承氣湯,可以一下而愈。若不轉矢氣,而大便初硬後溏,雖外見陽明之燥,中實含太陰之濕,以裏濕之證,又經妄下,甚之以虛寒,則濕之所聚,腹必脹滿。胃氣虛寒,食入則吐,下濕上燥,渴欲飲冷,入咽即病噦逆,後文所謂:「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即此證也。

得此證者,吳茱萸湯主之,用吳萸以溫厥陰肝藏,即所以和滲入胃底之胆汁,兼用人參、薑、棗以救胃氣虛寒,則胃寒去而噦逆平矣。設嗣後仍見潮熱,必其大便當燥,仍宜用小承氣湯試之,以觀其轉矢氣與否。若轉矢氣,方可用大承氣湯以攻之,否則胃寒噦逆之證,不免復作。

此亦前車之覆後車之鑒也。須知和之者為小承氣,攻之者為大承氣。張隱庵以慎不可攻,屬小承氣說,直譫語耳。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語言之發,必經思慮而後出。心之元神藏於腦,凡有思慮,心為主而腦為役,是故事關探討,則仰首而神凝,暴受驚恐,則顛眩而神昏。明乎此,然後可與言鄭聲、譫語之理。本條云:「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張隱庵以為因虛而致譫語,即鄭聲,並謂此下十二節,皆論譫語而不言鄭聲。

當知鄭聲即譫語之重複,此特就本書推測言之,其理固未明也。夫熱鬱則邪實,病久則正虛,固當有一病而兼見譫語、鄭聲者,固不得謂何證當見譫語,何證當見鄭聲也。故下文但舉譫語而不言鄭聲,蓋腦為清竅,胃中鬱熱穢氣上蒙,則聞見多妄。腦為神舍,久病虛羸,精氣耗散,則遊魂不歸,故臥榻之旁,忽見有鬼出入,或驟見刀兵水火,或途遇蛇虎相逼,似夢似醉,驚呼叫號,是為譫語。或忽在通衢,忽浮大海,恍惚遷變,一時欲歸不得,口中呶呶不休,是謂鄭聲。

要知陽明化燥,惟精氣壯實者,或但見譫語而不見鄭聲。然至病延八九日外,神氣外浮,恐亦有魂遊墟莽之象,若不急下,往往枯槁而死,甚可痛也。惟見此證者,要亦不能無辨,均之「虛也」。生死之間,若死與夢,人方臥寐,神魂從泥丸出,日有所思而夢見之,即日無所思而夢亦見之。然稍有驚覺,即神返其舍,生氣存焉耳。

白話文:

陽明篇

俗話說:「肺腑都能說話,醫生臉色卻像土一樣」,意思是內臟病症不易判斷。所以近代醫生常採用試藥法,若診斷不確定,先用輕劑試試,辨證精確後再用重劑。雖然看似猶豫觀望,卻也是慎重對待生命的方式,這一段實際上就是講試藥的方法。陽明病,只有發熱且出汗的病人,才能判斷大便是否燥實,然後用大承氣湯攻下。如果只是潮熱,大便不堅,還不足以攻下。若不大便六七天,看似可以攻下,但腸中是否燥實還不能確定,必須先用小承氣湯試探。

服藥後,如果腸道已經燥結,大便該下不下,卻只放屁,則燥實明顯,然後用大承氣湯,可以一次治癒。如果沒有放屁,而大便是先硬後軟,雖然外在表現為陽明燥熱,但內裡卻包含太陰的濕邪,因為內有濕邪,又妄下藥,導致虛寒,則濕邪聚集的地方,腹部必然脹滿。胃氣虛寒,吃東西就吐,下焦濕邪上焦燥熱,口渴想喝冷飲,一喝就呃逆,後文所說的「胃中虛冷不能吃東西,喝水就呃逆」,就是這種症狀。

得此症狀者,用吳茱萸湯治療,用吳茱萸溫暖厥陰肝臟,也就是調和滲入胃底的膽汁,並用人參、生薑、大棗來救治胃氣虛寒,那麼胃寒就去除了,呃逆也就平息了。如果後來又出現潮熱,必定大便燥結,還應該用小承氣湯試探,觀察是否放屁。如果放屁,才可以大承氣湯攻之,否則胃寒呃逆的症狀,必定會再次發生。

這也是前車之鑑,必須知道小承氣湯是調和的,大承氣湯是攻下的。張隱庵認為不可輕易攻下,主張用小承氣湯,那是胡說八道。

實證則會胡言亂語,虛證則會重話連連。重話連連,就是重複說話。目光呆滯,胡言亂語,呼吸困難胸悶者會死,腹瀉者也會死。

語言的表達,必須經過思考後才能說出來。心的元神藏在腦中,凡是有思考,心為主導,腦為輔助,所以思考問題時,會抬頭凝神,受到驚嚇,則頭暈目眩,神志昏迷。明白了這一點,然後才能理解重話連連、胡言亂語的道理。原文說:「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張隱庵認為因為虛而導致胡言亂語,就是重話連連,並且說這以下十二節,都論述胡言亂語而沒有談到重話連連。

應該知道重話連連就是胡言亂語的重複,這是根據本書推測而言的,其道理其實還不明確。熱邪鬱積則邪氣實,病久則正氣虛,當然會有一種病同時出現胡言亂語和重話連連的症狀,不能說哪種證候一定會出現胡言亂語,哪種證候一定會出現重話連連。所以下文只舉出胡言亂語而不說重話連連,因為腦為清竅,胃中鬱熱濁氣上犯,就會胡思亂想。腦為神明之府,久病體虛,精氣耗散,則魂魄不歸位,所以臥床休息時,忽然看見鬼魂出入,或者突然看見刀兵水火,或者路上遇到蛇虎逼近,似夢似醉,驚呼叫喊,這就是胡言亂語。或者忽然在鬧市,忽然在茫茫大海,恍惚變幻,一時想回家卻回不去,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語,這就是重話連連。

要知道陽明病化燥,只有精氣充足的人,可能只出現胡言亂語而不出現重話連連。但是病程延續到八九天以上,神氣外泄,恐怕也會出現魂魄遊蕩的現象,如果不趕快治療,往往會枯萎而死,非常痛心。凡是出現這種症狀的,也要能辨別,都歸為「虛」。生死之間,如同死與夢,人正在睡覺,神魂從泥丸宮出來,白天想什麼晚上就夢見什麼,即使白天沒想什麼,晚上也會做夢。但是只要稍有驚覺,神魂就返回身體,生命之氣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