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發微》 (10)

回本書目錄

《金匱發微》 (10)

1. 五藏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內經》言肺風之狀有三,一曰多汗惡風,即太陽中風證象,雜病亦有之,蓋即痙濕暍篇所謂「脈浮,身重,汗出,惡風」之防己黃耆湯證。汗欲泄而風從毛孔相薄,故惡風。風中於毛,濕留於肌,故身重。在表,故脈浮,可見《內經》言汗出惡風,即本篇身運而重之證。身運者,風動於外,頭目眩轉,坐立不定之象也。

二曰時欬,此即欬嗽上氣篇所謂「風舍於肺,其人則欬,上氣喘而燥,欲作風水,發其汗即愈」之證也,可見《內經》所謂時欬,即本篇口燥而喘之證。風薄於外,故燥,濕藏於內,故喘也。三曰晝瘥暮甚,此即「身疼,發熱,日晡所劇」之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證也。失此不治,表陽日痹,寒水陷於皮中,乃變為一身悉腫之風水,而為越婢湯證,甚則為久欬苦冒之支飲證。可見《內經》言晝瘥暮甚,為本篇冒而腫脹之積漸。

白話文:

肺部中風的人,嘴巴乾燥且氣喘,身體沉重且頭暈目眩,臉部浮腫。

《內經》提到肺風有三個症狀:

  1. 多汗怕風,也就是太陽中風的證狀,在其他疾病中也有出現,在《痙濕暍篇》中稱為「脈浮、身重、汗出、惡風」,對應於「防己黃耆湯」證。汗液想要排出,但風從毛孔入侵,所以怕風。風入侵毛孔,濕氣留在肌肉,所以身體沉重。在身體表面,所以脈搏浮動。可見《內經》所說的汗出怕風,就是本文所說的頭暈目眩。頭暈目眩是因為風在外頭動,導致頭目昏眩,坐立不安。
  2. 時常咳嗽,這是《欬嗽上氣篇》中所說的「風停留在肺部,就會咳嗽,氣喘且乾燥,想要變成風水,發出汗水就會痊癒」的證狀。可見《內經》所說的時常咳嗽,就是本文所說的嘴巴乾燥且氣喘。風在外面侵襲,所以乾燥,濕氣藏在裡面,所以氣喘。
  3. 白天好晚上嚴重,這是「身體疼痛、發燒,下午最嚴重」的「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證。如果沒有治療,表面的陽氣會逐漸衰弱,寒水會陷在皮膚中,就會變成全身浮腫的風水,變成「越婢湯」證,嚴重的話會變成久咳不清、臉部浮腫的支飲證。可見《內經》所說的白天好晚上嚴重,就是本文所說的臉部浮腫的逐漸惡化。

水氣停蓄,故腫脹。衝氣上逆,故冒也。合參之而其義始備也。

肺中寒,吐濁涕。

寒從皮毛入,即內應於肺,太陽寒水為之不行,氣閉熱鬱,乃吐濁涕。表寒不散,即裏熱不清,發其汗即愈,若不知病源而漫為清燥,失之遠矣。

肺死脈,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脈,舊譌藏,今訂正)。

肺脈之絕也,《內經》謂之「但毛無胃」,此云:「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蓋浮按即輕如風絮,軟若遊絲,稍重似有,沉取則無之脈也。得此脈者,其氣不續,故主死。按肺死藏之「藏」字,當為「脈」字之誤,諸家解為真藏脈,文義不通,特更正之。

白話文:

身體裡的水氣積存,所以才會腫脹。氣機逆流向上,所以才會冒出來。綜合以上兩點,病症的意義才算完整。

肺部寒涼,就會吐出濁白的鼻涕。

寒氣從皮膚和毛髮入侵,就會影響到肺部,太陽經氣寒涼導致水氣停滯,氣機阻塞,熱氣鬱積,於是就會吐出濁白的鼻涕。表面的寒氣不散,裡面的熱氣就無法清解,發汗就能治癒。如果不知道病因,胡亂用清燥的藥物,就會離正解越來越遠。

肺部死亡的脈象,浮按時虛弱,按壓時虛弱無力,像蔥葉一樣,向下沒有根,這樣的人就會死亡。

肺部的脈象消失,《內經》稱之為「但毛無胃」,這裡說:「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也就是說,浮按時輕如風絮,柔軟如遊絲,稍微用力好像還摸得到,沉取就摸不到了。出現這種脈象的人,氣機不順暢,所以會導致死亡。關於「肺死藏」中的「藏」字,應該是「脈」字的錯誤,很多醫家解釋為「真藏脈」,但意思不通,所以我更正了這個錯誤。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兩臂不舉,舌本燥,善太息,令人嗜甘(此條「兩臂不舉」三句,舊譌在後條,今訂正之)。

肝為藏血之藏,而主一身之筋節,所謂中風者,亦血虛生風之類,非比肺藏外應皮毛,真有外風襲之也。肝藏血虛,則風動於上而頭目瞤,此證仲師無方治,當用熟地以補血,潞參以補氣,重用龍骨、牡蠣以鎮之,其效至速,萬不可疏風破氣。瞤甚者,目中房舍林木旋轉不已,往往途中顛仆。

至於兩脅痛,行常傴,則血弱氣盡,邪正相摶,結於脅下之小柴胡湯證也。肝藏血足則柔,風勝則燥,燥氣薄於脾藏則腹痛,食甘稍緩,故令人嗜甘,此「先予奔豚,不差者與小柴胡湯」之證也。按後節「兩臂不舉」三語,亦為肝中風,列於肝中寒下,實為傳寫之誤。

白話文:

肝臟中氣血不足,就會導致頭暈目眩、兩側肋骨疼痛、走路一跛一跛、雙臂無法舉起、舌頭根部乾燥、頻繁嘆息,還會讓患者嗜好甜食。(「雙臂無法舉起」這三句應屬於下一段,現已更正。)

肝臟是儲藏血液的器官,同時也主管全身的筋骨,所謂中風,是指血虛生風的一類證狀,不同於肺臟外應於皮膚毛髮,受到外風侵襲的情況。肝臟儲藏血液不足,就會導致上半身的風動而出現頭暈目眩,對這種證狀,仲景的方劑中沒有治療的方法,可以使用熟地來補血,潞參來補氣,重用龍骨和牡蠣來平息風動,效果非常快,千萬不可使用疏風散氣的藥方。頭暈目眩嚴重者,會看到視線中房屋樹木不停旋轉,常常會在走路途中跌倒。

至於兩側肋骨疼痛、走路一跛一跛,則是氣血虛弱,邪氣與正氣相互搏鬥,結在肋骨下的《小柴胡湯》證。肝臟儲藏血液充足則柔軟,風氣盛則乾燥,乾燥之氣影響到脾臟,就會引起腹痛,吃甜食可以緩解腹痛,所以患者會嗜好甜食,這是「先服奔豚,若不痊癒就服用小《柴胡湯》」的證狀。後一段中的「雙臂無法舉起」三句,同樣也是肝中風的症狀,卻被列在肝中寒的證狀中,實際上是抄寫錯誤。

風燥而血不養筋,故兩臂不舉,血虛於下,風勝於上,故舌本燥(《內經》肝中於風,嗌乾)。風勝而氣鬱,故善太息,此理甚明,特訂正之。

肝中寒者,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肝中寒之證有三,曰胸中痛,曰不得轉側,曰食則吐而汗出。胸中痛有二證,一為水寒血腐,蚘蟲滋生,固當有蚘上入膈之烏梅丸證,謂之蚘厥。亦有如後文所云「胸常氣痞,按之小愈」之旋覆花湯證,謂之肝著。肝胆之氣,主疏泄營衛二氣,太陽寒水與太陰寒濕併居,則肝胆不得疏泄,故凝滯胸膈作痛。

白話文:

風燥導致血液無法滋養筋脈,所以兩臂抬不起來,血液虛弱往下流,風氣上升,所以舌根乾燥。風氣盛行而氣血鬱結,所以經常嘆氣,這個道理很清楚,特別說明一下。

肝臟寒氣入侵,胸部疼痛,無法翻身,吃東西就嘔吐並且出汗。

肝臟寒氣入侵的症狀有三種:一是胸部疼痛,二是無法翻身,三是吃東西就嘔吐並且出汗。胸部疼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水寒血腐,蟲子滋生,這就應該有蟲子向上進入膈膜的烏梅丸症狀,叫做蚘厥。還有一種情況,就像後文所說的「胸部經常氣悶,按壓一下稍微好一點」的旋覆花湯症狀,叫做肝著。肝膽的氣主導疏泄營衛二氣,太陽寒水和太陰寒濕同時存在,肝膽就不能疏泄,所以氣血凝滯在胸膈之間而疼痛。

不得轉側亦有二,一為寒阻胸膈,陽氣不通,水道阻於下焦,痛連脅下,不得轉側,則為「胸脅苦滿,往來寒熱,或脅下痞鞭」之小柴胡湯證,亦有「脾藏蘊濕,寒濕凝閉肌腠」者,則為「一身盡重不可轉側」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肝胆與胃同部,胃底原有消食之胆汁,肝中寒,則胃中亦寒,故食即吐酸而汗出,此即「嘔而胸滿」之吳茱萸湯證。陽明病之不能食為胃中虛冷,亦正以肝藏困於寒濕,消食之胆汁少也。

肝死脈,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白話文:

躺下翻身不得,原因有二。一是寒氣阻滯胸膈,陽氣不流通,水道阻塞在下焦,疼痛連到脅下,無法翻身,這就是「胸脅苦滿,往來寒熱,或脅下痞鞭」的小柴胡湯證。另一種是脾臟積聚濕氣,寒濕凝結肌膚腠理,導致「一身盡重不可轉側」,這就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肝膽與胃在同一部位,胃底原本有消食的膽汁,肝臟寒冷,胃中也會寒冷,所以吃東西就吐酸水且出汗,這就是「嘔而胸滿」的吳茱萸湯證。陽明病不能吃東西,是因為胃中虛寒,也是因為肝臟受困於寒濕,消食的膽汁不足。

肝臟死亡的脈象,浮按時微弱,按之如索不來,或彎曲如蛇行,就會死亡。

肝脈之絕也,《內經》但言「但弦無胃」,此云「浮之弱」,謂浮取之無力也,重按之則如繩索之弦急,忽然中止,則弦而見代脈矣。曲如蛇行,即痙證。發其汗,其脈如蛇之證,蓋筋脈以燥而強急也。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

旋覆花湯方

旋覆花(三兩即金沸草)蔥(十四莖)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肝著之病,胸中氣機阻塞,以手按其胸則稍舒,此肝乘肺之證也。胸中陽氣不舒,故未病時當引熱以自救。旋覆花湯方用蔥十四莖,以通陽而和肝,旋覆花三兩以助肺,新絳以通絡而肝著愈矣。

白話文:

肝臟經脈衰竭,古籍《內經》只說「脈弦無胃」,現在則說「浮之弱」,意思是浮取脈搏時無力,用力按下去則像繩索般緊繃,突然停止,就會出現弦脈和代脈。脈象彎曲如同蛇行,就是痙攣的徵兆。發汗之後,脈搏如同蛇形,這是因為筋脈乾燥強硬的緣故。

肝臟鬱結,患者常常想要踩踏自己的胸口,在病症還沒發作之前,只想要喝熱的東西,旋覆花湯可以治療。

旋覆花湯的配方:旋覆花三兩(相當於金沸草),蔥十四莖,新絳少許。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煎煮至一升,一次服用。

肝臟鬱結的病症,是胸中氣機阻塞,用手按壓胸口會稍微舒緩,這是肝臟克制肺臟的徵兆。胸中陽氣不舒暢,所以還沒生病時就想要喝熱的東西來救治。旋覆花湯方用蔥十四莖,可以通陽氣和肝臟,旋覆花三兩可以幫助肺臟,新絳可以通絡,使肝臟鬱結的病症痊癒。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

風邪入藏,舌即難言,口吐涎,中風篇既言之矣。乃又有「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之證,與前證是一是二,前人未有言及此者,此大可疑也。按此為風邪襲肺,吸動心陽之證,心陽隨衛氣外泄,故翕翕發熱。熱傷氣,故無氣以動而臥不能起。心營虛,故嘈雜似飢。

胃底胆汁為風陽吸而上逆,故食入即嘔吐。風一日不去,則心陽一日不定,胃氣一日不和,是當用黃耆、防風以泄風,甘草、大黃以降逆,不必治風而風自愈,若漫用羚羊以熄風,犀角以涼心則失之矣。

白話文:

肺部受風邪侵襲,會發熱浮動、不能起身,心中飢餓難耐,進食即吐。

因為風邪入侵臟腑,舌頭就不容易說話,口中吐涎,這些都是在《中風篇》中所提及的。但是又出現「發熱浮動、不能起身,心中飢餓難耐,進食即吐」的症狀,這些症狀與前述的症狀是否相同,前人並未明確說明,這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根據我的觀察,這是風邪侵襲肺部,吸動心陽所造成的症狀,心陽會隨著衛氣向外散發,所以會發熱浮動。熱氣會損傷氣血,因此氣血不足,導致無法行動,無法起身。心營虛弱,因此會出現類似飢餓的嘈雜感。

胃底的膽汁會被風熱吸上逆行,所以進食就會嘔吐。如果風邪一天不去除,心陽就會一天無法安定,胃氣也會一天無法正常運作。因此,應該使用黃耆和防風來疏散風邪,甘草和大黃來降逆氣,無需特別針對風邪治療,風邪自然會痊癒。如果隨意使用羚羊角來平息風邪,犀角來降心火,那就錯失良機了。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此烏頭赤石脂丸證,說詳胸痹篇不贅。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藏傷所致也。

此營虛證也。營虛則虛陽浮於上而頭面赤。濁陰滯於下,浮陽吸之,則為下重。下重者,大便欲行而氣滯也。此證當便膿血,但證由勞倦而見,即屬虛寒,當用桃花湯以溫中去濕,或用四逆、理中,而非實熱之白頭翁湯證。陽氣浮於上,則心中熱痛,自煩發熱。浮陽吸腎邪上僭,則當臍跳動,此與發汗後欲作奔豚同。

白話文:

心寒的人,會感覺心痛如同吞食了大蒜,嚴重的話心痛會貫穿到背部,背痛也會穿透到心臟,就像被蟲子叮咬;這種情況只要把脈後發現是浮脈,自然嘔吐就能痊癒。

這就是「烏頭赤石脂丸」的證狀,詳細內容請參考「胸痹篇」,在此不贅述。

心氣受傷的人,會感到疲倦,頭面發紅、下半身沉重,心中疼痛、煩躁,發熱,臍部跳動,把脈後發現是弦脈。這是心臟受傷造成的症狀。

這是氣血虛弱的證狀。氣血虛弱,虛陽浮於上,所以頭面發紅;濁陰沉滯在下,虛陽吸取濁陰,所以下半身沉重。下半身沉重,表示大便想排出,但氣機不通暢。這種情況應該排出膿血,但症狀是由於疲倦而產生,因此屬於虛寒,應該使用「桃花湯」來溫中祛濕,也可以使用「四逆湯」、「理中湯」,而不是實熱的「白頭翁湯」證狀。陽氣浮於上,就會心臟發熱疼痛、煩躁發熱;虛陽吸取腎臟的邪氣向上侵犯,就會導致臍部跳動,這與發汗後想要奔跑的衝動相同。

脈弦者,陰寒上僭之脈也,此蓋心陽虛而衝氣上冒之證,故曰為心藏所傷,法當用桂枝以扶心陽,甘草、大棗以培中氣,桂枝加桂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正不妨隨證酌用也。

心死脈,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脈之絕,《內經》云「但鉤無胃」,謂如帶鉤之堅實數急而不見柔和也。此云「浮之實,如麻豆」,即以堅實言之。按之益躁疾,即以數急而不見柔和言之也。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顛,陽氣衰者為狂。

白話文:

脈弦為陰寒侵襲之脈象

此乃心陽虛弱,而衝氣上逆的證候,故稱之為「心藏受傷」。治療應以「桂枝」扶助心陽,「甘草」、「大棗」培補中氣。除了「桂枝加桂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等方劑之外,也可視情況選用其他適合的藥方。

心死脈,浮而實,似芝麻,按壓時跳動得越厲害,患者將死亡。

心脈斷絕,《內經》記載為「但鉤無胃」,形容脈象堅硬數快,沒有柔軟之感。文中所述「浮之實,如麻豆」,即用「堅實」來形容。而「按之益躁疾」,則是形容脈象數快而不柔和。

邪氣作祟,導致魂魄不安,是由於血氣不足。

血氣不足與心相關,心氣虛弱之人容易感到恐懼,閉目欲睡,夢見遠行,精神恍惚,魂魄不安。陰氣衰弱者會出現顛狂之症,陽氣衰弱者則會呈現狂躁之態。

「邪哭」當從黃坤載作「邪入」,陳修園謂「如邪所憑而哭」,此望文生訓之過也。表邪乘裏,必從其虛,氣少則衛虛,血少則營虛,營衛兩虛,則外邪從皮毛肌腠而入。曰「使人魂魄不安」者,不過言夢寐之不安,原不指肝、肺二藏言之。心為主血之藏而主脈,營氣之環周應之,故血氣少者屬於心。

心氣虛,則中餒,故善畏。神魂不寧,故合目即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譬之釜下薪火將滅,煙騰而熛飛,將一散而不可收也。此證正虛為重,外邪為輕,治此者,朱砂以鎮之,棗仁以斂之,熟地、潞參、當歸以補之,而又加遠志以化痰,半夏以降逆,秫米以和胃,或者十活四五,否則積之既久,雖不即死,為癲為狂,將成痼疾矣(太陰無陽氣,則脾藏聚濕成疾,痰蒙心竅是為癲。陽明無陰氣,則腸胃積燥生熱,熱犯心包是為狂)。

白話文:

「邪哭」應從黃坤載的說法解釋為「邪入」,陳修園認為「好像邪氣附體而哭」,這是望文生義的誤解。表邪入侵內裏,必定會從虛弱處進入。氣少則衛氣虛弱,血少則營氣虛弱,營衛兩氣都虛弱,外邪就會從皮膚、肌肉、腠理進入。所說的「使人魂魄不安」,只是說明夢寐不安,並不是指肝、肺兩個臟腑。心是藏血和主脈的,營氣的循環運行與之相應,所以血氣少的人屬於心虛。

心氣虛弱,就會中氣下陷,所以容易恐懼。精神不安定,所以閉上眼睛就會夢到遠行,精神分散,魂魄胡亂遊走,就像爐子裡柴火將要熄滅,煙氣升騰、火焰飄忽不定,將要散開而無法收斂。這個證候主要是虛證,外邪次之。治療這個證候,用硃砂鎮定心神,棗仁收斂心氣,熟地、潞參、當歸補益,再加上遠志化痰,半夏降逆,秫米和胃。或者能有十分之四五的療效,否則拖久了,即使不馬上死亡,也會變成癲病或狂症,將會形成痼疾(太陰沒有陽氣,脾臟會聚濕成病,痰矇蔽心竅就是癲病。陽明沒有陰氣,腸胃會積結燥熱,熱邪犯心包就是狂症)。

脾中風,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

脾藏主濕,風中肌肉,內應於脾,留著不去,即為風濕。原其始病,蓋即《傷寒.太陽篇》繫在太陰之證也。翕翕發熱,形如醉人,此即太陽篇「翕翕發熱,鼻鳴,乾嘔」之桂枝證。腹為足太陰部分,風中脾藏,裏濕應之,風濕相摶,故腹中煩重。風淫於上,吸水濕上行,肺氣為之阻塞,故皮目瞤瞤而短氣。

此證濕邪不流關節而入於裏,輕則為風濕,重則為風水。風邪吸於上,則濕邪壅於腹部而不行,非去其上之所吸,則下部之壅濕不去,竊意越婢加朮湯亦可用也。

白話文:

脾臟受風邪侵襲,患者會感到陣陣發熱,身體像醉酒一樣搖晃,腹部沉重,眼皮跳動,呼吸急促。

脾死脈,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脾脈之絕,《內經》言「但代無胃」,而不舉其形狀,此言浮之堅,按之如覆杯潔潔,即但代無胃之的解也。浮取似實,重按絕無,或如杯中酒空,覆之絕無涓滴,或忽然上出魚際,忽然下入尺部,初如搖盪不寧,繼乃卒然中絕,後人所謂雀啄脈也。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摶,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麻仁丸方

麻仁(二升)芍藥(半斤)大黃(去皮一斤)枳實(半斤)厚朴(一斤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白話文:

脾脈死絕,脈象浮起而堅硬,按之如覆蓋著空杯子般空洞無物,脈象搖晃不定則會死亡。

脾脈絕亡,《內經》中說「只有代脈沒有胃脈」,但沒有指出其具體形態。此處所說「浮取似實,重按絕無」,就是「只有代脈沒有胃脈」的具體描述。浮取時脈象看似有力,重按時卻感覺空洞無物,或者像杯中空無一物,覆蓋著也無法滴出任何液體;或者脈象突然跳動到魚際穴附近,又突然跳到尺部,起初脈象搖擺不定,接著忽然中斷,後人稱之為「雀啄脈」。

足陽明胃經脈象浮起而滑利,浮脈表示胃氣旺盛,滑脈表示小便次數增多,浮脈滑脈同時出現,大便就會乾燥堅硬,脾氣被約束,可用「麻仁丸」治療。

麻仁丸方

  • 麻仁(兩升)
  • 芍藥(半斤)
  • 大黃(去皮一斤)
  • 枳實(半斤)
  • 厚朴(一斤,去皮)
  •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煮後製成杏仁油)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此條見《傷寒.陽明篇》,趺陽脈在足背,為胃脈之根,浮則胃氣上盛,濇則陰液下消。胃熱盛而小便數,乃見浮濇相摶之脈。摶之為言,合也(摶,合也,義如摶沙為人之摶,言合兩為一也,今本皆誤搏。搏之為言,擊也,義如搏而躍之之搏。按之文義,殊不可通,今訂正之)。胃液日涸,遂成脾約,此脾約麻仁丸方治,所以為陽明證也。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裏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朮湯主之。

白話文:

將六味藥磨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十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劑量,直到達到療效為止。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方(一名腎著湯)

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由腎達膀胱,為水道所自出,古人謂之下焦,西醫謂之輸尿管,故有謂三焦有名無形者,不特與《內經》不符,求之仲師意旨,亦然未合,此可見漢以後醫家無通才也。即以腎著一證言之,仲師言「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反不渴,小便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體重,為水濕氾濫,滲入肌肉,肌肉著濕,故體重。

白話文: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方(一名腎著湯)

藥材:

  • 甘草、白朮(各二兩)
  • 乾薑、茯苓(各四兩)

製法: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五升水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腰部就會溫暖起來。

方義:

由腎臟通往膀胱,是水道自然流出的地方,古人稱之為下焦,西醫稱之為輸尿管。有些人認為三焦有名無形,這與《內經》的說法不符,也與仲師(指張仲景)的本意不一致。由此可見漢代以後的醫家沒有通才。

以腎著症狀为例,仲師說:“患者身体沉重,腰部冰冷,感觉像坐在水中,反而不渴,小便量少,飲食如常,病症屬於下焦。”身體沉重是因為水濕氾濫,滲入肌肉,肌肉沾濕,所以感覺沉重。

「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則寒濕壅阻寒水之藏也。水氣阻於腰以下,則津不上承而當渴,小便當不利,而反見口中不渴,小便自利,裏藏無陽熱,則小便色白,不言可知。曰「飲食如故,病在下焦」者,明其病在水道也。原其得病之始,則以身勞汗出,裏衣冷濕,久久得之,蓋上焦在胸中,西醫謂之淋巴幹,為發抒氣水作汗之樞機。汗出而裏衣沾漬,則毛孔閉塞,而水氣內積,下注寒水之藏,則腰以下冷痛。

水道雖通於下,而水之上源,不能化氣外出,則積日並趨於下,輸尿管不能相容,水乃溢入腹部與濕並居,故黏滯不下利而腹重如帶五千錢。師主以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者,作用只在溫脾去濕,蓋以腹為足太陰部分,腹部之寒濕去,不待生附走水,而腰部當溫也。

白話文:

「腰部感到冰冷,好像坐在水裡,形狀像水」,這是寒濕阻滯了寒水儲藏的地方。水氣阻滯在腰部以下,津液就無法上行滋潤身體,因此會口渴;而小便應該排解不順,卻反而看到不口渴、小便自然排出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沒有陽氣溫熱,所以小便顏色淡白,這是不言而喻的。所謂「飲食沒有改變,疾病在小腹」,說明疾病在水道上。探究其生病的起源,是因為身體勞累出汗,裡層衣服受寒受潮,長久下來就生病了。上焦位於胸中,西醫稱之為淋巴系統,是發散氣水而化為汗液的樞紐。汗出後,裡層衣服沾濕,毛孔就會閉塞,水氣內積,下注到寒水儲藏的地方,就會導致腰部以下冰冷疼痛。

水道雖然通達下部,但水之上源無法化氣外出,就會日積月累地流向下方,輸尿管無法承受,水就溢入腹部與濕氣共同存在,因此黏滯不順暢,而腹部沉重就像綁了五千文錢一樣。師主用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其作用只在於溫暖脾臟、祛除濕氣,因為腹部屬於足太陰脾經,腹部的寒濕去除,就不需要用附子走水,而腰部也應該溫暖。

腎死脈,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腎脈之絕,《內經》云「但石無胃」,此云「浮之堅」,堅者,實也,曰「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是躁疾堅硬,動至尺後而無柔和之象也。

問曰:「上焦寒,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耳。下焦寒,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此節發端,原有「三焦竭部」四字,當是編書舊標目,傳鈔者誤入正文耳,但「竭」字亦不可解。上焦在胸中為發抒水氣之總樞,上焦竭,則淋巴幹乳糜不足,胸中當熱,不當云善噫。下焦水道涸,則大便當硬,不當云遺溺失便。

白話文:

腎臟脈搏消失,觸摸時浮起且堅硬,按壓時像珠子亂滾,並且往下延伸至尺脈位置,這預示著死亡。腎脈絕,根據《內經》記載,這就像「石頭沒有胃」,這裡說「浮之堅」,堅硬代表實證,而「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則說明疾病發展迅速,脈搏堅硬,而且傳導到尺脈後沒有柔和的跡象。

有人問:「上焦寒,經常打嗝,這是怎麼回事?」老師回答:「上焦接受中焦的氣,還沒有調節好,不能消化食物,所以才會打嗝。下焦寒,就是尿失禁,大便失禁,因為氣機不和,無法控制,不用治療,時間久了自然會好。」

以下節三焦熱觀之,「竭」字當為「寒」字之誤,蓋寒入胸中,胃底、脺藏吸收小腸水液為上焦寒氣所壓,不能發抒而留於中脘,胃寒不能消穀,故善噫,噫者,氣從咽中出,啞啞有聲,有時兼有食臭之謂。下焦合腎與膀胱,下焦水寒,即遺溺失便不能自禁。此證正需四逆、理中,然則仲師所謂「不須治,久則愈」者,亦謂不須治上下二焦,非謂不治中焦也。善讀者當自悟之。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欬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閟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騖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白話文:

文中「竭」字應為「寒」字之誤,因為寒氣入侵胸腔,壓迫胃底和胰臟吸收小腸的水液,導致上焦寒氣積聚,無法發散而停留在中脘。胃寒無法消化食物,所以容易打嗝,打嗝的聲音是氣體從咽喉中發出的,有時還會伴隨著食物腐敗的氣味。下焦與腎臟和膀胱相連,下焦水寒則會導致尿失禁。這個病症需要用四逆湯、理中湯治療,不過仲景所說的「不須治,久則愈」是指不用治療上下二焦,並不是指不治療中焦。讀者應該自行理解。

老師說:「熱在上焦的人,會因為咳嗽而導致肺痿;熱在中焦的人,則會腹脹堅硬;熱在下焦的人,則會出現尿血,也容易出現小便閉塞不通。大腸有寒氣的人,容易拉肚子;大腸有熱氣的人,大便會附著糞垢。小腸有寒氣的人,會出現下墜感和便血;小腸有熱氣的人,則會長痔瘡。」

胸中發抒水液之樞,不能自行發熱,所謂上焦熱者,要為大腸燥實而移熱於肺,此所以因欬為肺痿也,故治痿獨取陽明。熱在中焦,中焦為脾與脺吸收水液之處,水液為胃熱所奪,自汗過多,則胃以燥而便艱。下焦由腎接膀胱,膀胱兩旁為血海,熱入胞中則尿血,熱留精管,敗精阻之,則淋閟不通。

大腸寒則便溏,熱傷血絡則便膿血,然亦有水寒血敗,而便膿血者,桃核承氣湯證,正不當與桃花湯證同治也。小腸之端為十二指腸,胆汁入焉,胆汁最燥,胆汁不足,則小腸寒而下重便血,先言下重,後言便血,此即先便後血之黃土湯證也。小腸有熱,則濕熱注於大腸,壅阻肛門,乃病痔瘡,此證唯枯痔散最神效,方用白砒煅盡白烟研末一錢,枯礬二錢,烏梅炭研末一錢,朱砂三分,和研,手指蘸藥敷痔頭撚之。一日二次,五六日出臭水,水盡痔枯,重者不過半月,可以全愈。

白話文:

胸腔是人體水分代謝的中樞,它自身無法產生熱量。所謂上焦發熱,往往是因為大腸乾燥積實,將熱氣傳導到肺部,因此引發咳嗽而導致肺虛。所以治療肺虛要專注於陽明經。熱氣停留在中焦,中焦是脾胃消化吸收水分的地方,胃火過盛會奪取水分,導致自汗過多,胃部乾燥,排便困難。下焦由腎臟連接到膀胱,膀胱兩側是血海,熱氣進入膀胱就會出現尿血,熱氣停留精管,損傷精氣阻礙流通,就會導致小便淋漓不暢。

大腸寒冷會導致大便稀溏,熱氣傷及血脈就會出現便血帶膿,但也有水寒血敗導致便血帶膿的情況,這屬於桃核承氣湯的症狀,不應該與桃花湯的症狀混淆。小腸末端是十二指腸,膽汁流入其中,膽汁性燥,膽汁不足就會導致小腸寒冷,出現下墜感和便血,先說下墜後說便血,這就是先便後血的黃土湯症狀。小腸有熱,就會導致濕熱進入大腸,阻塞肛門,造成痔瘡。這個症狀只有枯痔散效果最好,方劑使用白砒煅燒去除白煙研磨成粉一錢,枯礬二錢,烏梅炭研磨成粉一錢,朱砂三分,混合研磨,用手指蘸藥塗抹痔瘡,每天兩次,五六天後會排出臭水,水乾後痔瘡就會枯萎,嚴重者最多半個月就能痊癒。

問曰:「病者積有聚,有穀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藏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穀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穀氣。」

腹中阻滯之病,大概有三,積為藏病云者,心積伏梁,腎積奔豚,肝積肥氣,肺積息賁,脾積痞氣是也。然師以為終不移,似不可以概奔豚。奔豚之病,有痞塊從少腹上衝心下,但痛定後仍在少腹,是終不移也。然奔豚一證,得自驚恐,要為肝腎兩經病,正不當以腎積名之。

心下之伏梁為予所親見,至如中脘之痞氣,左脅之肥氣,右脅之息賁,皆未寓目,大抵久留不去之病,必非可以急攻者。加味平胃散,至為平穩(蒼朮、陳皮、厚朴、甘草、扁蓄、瞿麥炒、大麥芽、川芎各五錢,沉香、木香各一錢,大黃二兩),每服藥末三錢,薑湯送下,須於黃昏時不進晚餐服之,明早大便,必見惡物,一月可愈,一切加減法,在陳修園《時方妙用》中。聚有血,有痰,有氣,有水,一時凝閉不通,則聚而為痞,發則輾轉痛移。

白話文:

腹中的阻滯疾病大致有三種,其中「積」是指藏腑的疾病,例如心積(伏梁)、腎積(奔豚)、肝積(肥氣)、肺積(息賁)、脾積(痞氣)等。師父認為這種疾病不會移動,但奔豚似乎不符合這個說法。奔豚的病症是從小腹向上衝擊心下,但疼痛緩解後仍會回到小腹,所以算是「終不移」。然而奔豚主要是由驚恐引起,主要涉及肝腎兩條經絡,不應只用「腎積」來命名。

心下的伏梁我親眼見過,至於中脘的痞氣、左脅的肥氣、右脅的息賁,我都不曾遇過。總之,長時間不消失的疾病,肯定不能用猛藥攻擊。加味平胃散是一種很平穩的方劑(蒼朮、陳皮、厚朴、甘草、扁蓄、炒瞿麥、大麥芽、川芎各五錢,沉香、木香各一錢,大黃二兩),每次服三錢藥末,用薑湯送服,最好在黃昏時服,晚餐過後。第二天早上大便,肯定會排出很多有害物質,一個月後即可治癒。一切加減的方法,可以在陳修園的《時方妙用》中找到。聚有血、痰、氣、水等,一時凝結不通,就會聚成痞塊,發作時疼痛輾轉移動。

痰則痛在心下,血則痛達少腹,隨其實而瀉之,則其病易愈,故曰可治。䅽氣為食滯,食滯者當在臍下,此云脅下痛者,誤也。按之則小愈,更發則仍痛,此證服飯灰即愈,陳修園不知「䅽」為「穀」字之誤,乃以為馨香之馨,亦可笑已。

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積為陰寒之證,故脈細而沉。曰「在寸口,積在胸中」者,則「寸口脈沉遲」之胸痹證也。曰「微出寸口,積在喉中」者,則「婦人咽中如炙臠」之半夏厚朴湯證也。曰「關上,積在臍旁」者,則「繞臍痛,脈沉緊」之寒疝證也。曰「上關上,積在心下」者,則心積伏梁之證也。

白話文:

如果有痰,疼痛就會在心窩部位,如果有血,疼痛會延伸到小腹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瀉除,那麼病症就會容易好轉,所以說是可以治療的。食滯氣鬱會導致積食,積食應該在肚臍以下,說脅下疼痛是錯誤的。按壓後會有稍微緩解,再次發作後還是疼痛,這個症狀服用米飯灰就能痊癒。陳修園不知道「䅽」是「穀」字的誤寫,竟然把它理解成「馨香」的「馨」,真是可笑。

各種積滯的大法,脈搏來得很細弱,而且貼近骨頭的是積滯。寸口脈顯示積滯在胸腔,稍微超出寸口顯示積滯在喉嚨;關上脈顯示積滯在肚臍旁邊,上關上脈顯示積滯在心窩部位,微微超出關脈顯示積滯在小腹;尺中脈顯示積滯在氣衝。脈搏出現在左邊表示積滯在左邊,脈搏出現在右邊表示積滯在右邊,脈搏同時出現在左右兩邊表示積滯在中間,根據不同的部位進行治療。

積滯是陰寒性的疾病,所以脈搏會細弱而沉。說「在寸口,積滯在胸腔」,就是寸口脈沉遲的胸痹證。說「稍微超出寸口,積滯在喉嚨」,就是婦人咽喉中好像被火灼傷的半夏厚朴湯證。說「關上,積滯在肚臍旁邊」,就是圍繞肚臍疼痛、脈沉而緊的寒疝證。說「上關上,積滯在心窩部位」,就是心積伏梁證。

曰「微下關,積在少腹」者,自非腎積奔豚證,即瘀血在少腹不去也。曰「尺中,積在氣衝」者,則婦人經候不勻,氣衝急痛之證也。曰「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者,謂所病部分不同,而脈之部分應之,即《內經》上附上、中附中、下附下之義也。

白話文:

文中提到「微下關,積在少腹」是指患者脈象微弱,且症狀集中於下腹部,這可能是腎臟積聚導致奔豚症,也可能是瘀血停滯於少腹無法消散。

「尺中,積在氣衝」則是指患者脈象在尺脈部位,且症狀集中於氣衝穴附近,多見於女性月經不調,氣衝穴脹痛的症狀。

「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指的是患者的病症部位與脈象部位相对应。例如左側病症,脈象就會偏左;右側病症,脈象就會偏右;而如果病症位於身體中央,則脈象也位於中央。這與《內經》中提到的「上附上、中附中、下附下」的理論是一致的。

簡單來說,这段古文在说明脉象与病症部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一些常见的病症和脉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