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發微》 (9)
《金匱發微》 (9)
1.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趺陽脈在足背,為胃脈之根,其脈當滑大而和,今以微弦之脈見於趺陽,是謂陰加於陽。陰邪上逆,是生脹懣,譬之甕水堅冰,沃以沸湯,猶恐不濟,稍事遲疑,則砉然崩裂矣。所以然者,寒之力百倍於熱也。是故寒入太陰則腹滿,不滿亦必痰涎壅阻,浸成痼瘕,而大便不通。
寒水上逆,則水道不行而兩胠疼痛。兩胠為下焦水道從出之路,寒水膨則腰中痛引兩胠,所謂虛寒從下上者,為水邪將上干陽位也。仲師但言溫藥服之而未出方治,竊意當用大黃附細辛湯,所以然者,以腹滿兼有寒痰故也(門人俞哲生言腹滿脈弦者無宿食,宜附子粳米湯,便難者有宿食,故宜溫下,亦通)。
白話文:
趺陽脈微細緊繃,按照一般規律,應該會腹脹;如果不脹,一定是大便困難,兩側腹股溝疼痛。這是虛寒從下往上,應服用溫熱的藥物。
趺陽脈位於足背,是胃經的根源,脈象應該是滑動有力而和緩,現在趺陽脈出現微細緊繃的脈象,表示陰氣侵犯陽氣。陰邪向上逆行,就會導致脹滿不舒,就像容器裡的水結成了堅冰,用沸水澆灌,都恐怕難以融化,稍有耽擱,就會砰然炸裂。這是因為寒氣的威力比熱力大百倍。所以寒氣進入太陰經,就會造成腹脹,如果不脹,也一定是痰液阻滯,日積月累形成痼疾,而大便不通。
寒水上逆,就會導致水道不通,而兩側腹股溝疼痛。兩側腹股溝是下焦水道流出的通路,寒水膨脹,就會導致腰部疼痛蔓延到兩側腹股溝。所謂虛寒從下上,是指水邪將要上犯陽位。仲景只說要用溫熱的藥物,卻沒有開立方劑,我認為應該使用大黃附子細辛湯,這是因為腹脹兼有寒痰的緣故(門人俞哲生說:腹脹脈弦的人沒有宿食,宜用附子粳米湯;大便困難的人有宿食,所以宜用溫下藥,也可以通用)。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同一腹滿,要有陰寒宿食之辨。宿食則按之而痛,不按亦痛。陰寒亦有時而痛,按則痛止。然證情時有變遷,不當有先入之見,予曾與丁濟華治肉鋪范姓一證,始病喜按,既服四逆湯而愈矣。翌日劇痛,按之益甚,濟華決為大承氣證,書方授之,明日問其姪,愈矣。又與陳中權、黃彝鼎診葉姓女孩,始病腹滿不食,渴飲不寐,既下而愈矣。
翌日病者熱甚,予乘夜往診,脈虛弦而面載陽,乃用附子理中湯,一劑而瘥。可見腹滿一證,固有始病虛寒得溫藥而轉實者,亦有本為實證,下後陰寒乘虛而上僭者,倘執而不化,正恐誤人不淺也。至於舌苔黃厚或焦黑,大承氣一下即愈,此庸工能知之,不具論。
白話文:
患有腹脹的人,按壓時不痛的是虛,按壓時痛的是實,可以瀉下治療。舌苔發黃但還沒瀉下的,瀉下後,黃色舌苔自然會消失。
腹脹要分為陰寒和宿食兩種。宿食按壓時會痛,不按壓也會痛。陰寒也有時會痛,一按壓疼痛就會停止。但是證狀的表現時常變化,不應該有先入為主的看法。我曾經和丁濟華治療肉鋪姓範的一位病人,一開始發病時喜歡按壓,服了「四逆湯」之後就好了。第二天劇烈疼痛,按壓更加劇烈,丁濟華判斷是「大承氣證」,開了方子給他,第二天詢問他的姪子,已經好了。
我又和陳中權、黃彝鼎診治了一位姓葉的女孩,一開始發病時腹脹不能進食,口渴無法入睡,瀉下後就好了。
第二天,病人發高燒,我連夜去看診,脈象虛弱緊促,面色浮現陽症,於是使用「附子理中湯」,一劑就痊癒了。可見腹脹這一證狀,有的是一開始虛寒,用溫藥治療後轉變為實證;也有本來就是實證,瀉下後陰寒乘虛而上僭入的。如果固執己見,不肯變通,恐怕會誤人不淺。至於舌苔黃厚或焦黑,用「大承氣」瀉下後就會痊癒,這是一般庸醫都能知道的,就不多說了。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仲師既出大承氣方治矣。此却以時減時滿為寒,知虛實之辨,即在減與不減矣。蓋宿食有形,陰寒無形,有形者不能減,無形者,能減,此人之所易知也。嘗視同鄉章向青腹滿證,病經半載,馬澤人投以熟附子,則稍減,予改用生附子三錢,佐以乾薑、白朮,五六劑減其太半,六月中至上海,以方示惲鐵樵,以為不必再服,由惲處方服之,無效,後赴丹陽訪賀醫,乃用海參腸、韭菜子等味,曰:「及此濕令治癒,乃不復發」,回江陰後,服至十餘劑,病乃大痊,乃知去病方治,不可太過也。
白話文:
腹脹時會減輕,恢復後又會像以前一樣,這是寒症,應該服用溫熱藥物。
腹脹不減,減輕也不明顯,仲景已經使用過大承氣湯治療了。但這裡卻以時好時壞為寒症,懂得虛實分辨,就在於是否減輕。因為滯留的食物是有形的,陰寒之氣是無形的,有形之物不能減輕,無形之物卻能減輕,這是容易理解的。
曾經看過同鄉章向青的腹脹症,病情經過半年,馬澤人給他服用熟附子,症狀稍微減輕了。我改用生附子三錢,搭配乾薑、白朮,服用五六劑後,症狀減輕了一大半。六月中旬到了上海,我把藥方給惲鐵樵看,他認為不需要再服用了。我從惲那裡拿了藥方來服用,卻沒有效果。後來我去丹陽找賀醫生看病,他使用了海參腸、韭菜子等藥物,說:「等濕氣治好以後,就不會再發作了。」回到江陰後,服用十多劑後,病情才完全痊癒。可見去病要對症治療,不能過度。
病者痿黃,燥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病者痿黃,寒濕之象也。燥而不渴,寒濕隔於中脘,胃中無熱而津不上輸也。胸中寒實而利下不止,是為上下俱寒,生陽俱絕,故仲師以為必死,然用大劑朮、附以回陽,用去濕之赤石脂、禹餘糧以止澀下焦,或亦當挽救一二也。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寸口脈弦者,即太陽病浮緊之脈。太陽之脈,出腦下項,夾脊抵腰中,太陽本寒入裏,故脅下拘急而痛,嗇嗇惡寒,病在皮毛,此當用葛根湯,使下陷之寒邪循經上出而外達皮毛,便當一汗而愈,蓋脅下之拘急,原等於項背強也。
白話文:
病人出現身體虛弱發黃、缺乏水分卻不感到口渴、胸中寒氣實熱、腹瀉不止的症狀,則預後不佳。
病人出現身體虛弱發黃,這是寒濕的表現。缺乏水分卻不感到口渴,表示寒濕阻隔在中脘,胃中沒有熱氣,身體津液無法上輸。胸中寒氣實熱,導致腹瀉不止,說明上下都寒,陽氣完全絕滅,所以仲景認為這種情況必定死亡,但是可以使用大量白朮、附子來回陽,使用赤石脂和禹餘糧來止住下焦濕熱,或許還能挽救一兩條命。
寸口脈搏呈現弦狀,同時出現脅下痙攣疼痛、身體發冷畏寒的症狀。
寸口脈搏呈現弦狀,表示太陽病的脈象浮而緊。太陽經的脈絡從腦部下方的頸部出發,沿著脊椎兩側到達腰部,太陽本身屬寒,進入體內後會導致脅下痙攣疼痛,身體發冷畏寒,表明疾病在皮毛層,此時應該使用葛根湯,讓下陷的寒邪沿著經絡上行,外透到皮毛層,一場大汗就能痊癒,因為脅下的痙攣疼痛,本來就和頸背僵硬是一樣的。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寒有微甚不同,輕者在肺,是為表寒,重者在肚,是為裏寒,不曰在胃而曰在肚者,以太陽寒水與太陰濕土混雜,病在脾而不在胃也。胃氣鬱而欲伸,故喜欠。肺竅之氣,經寒化水,故清涕出。善嚏者,清寒入肺竅,肺中熱氣與之相衝激也。體中之血,與寒相抗,故發熱。寒不入營,故色和,此證俗名傷風,以荊、防、薑、蘇煎薰頭面而即愈者也。
但失此不治,寒水陷入太陰,即病下利,寒入於裏,不得外泄,故欲嚏不得,此時惟有重用五苓散,使水氣從小便出,庶為近之,所謂因勢利導也。
白話文:
得了外寒的人,常常打哈欠,會流清鼻涕、發燒,面色正常的人容易打噴嚏。
受寒的人,如果出現腹瀉的症狀,這是因為內裡虛寒所致。想要打噴嚏卻打不出來,這是因為腹部受寒。
寒氣有輕重之分。輕微的寒氣在肺部,稱為表寒;嚴重的寒氣在腹部,稱為裡寒。之所以不說是胃寒而是肚寒,是因為太陽經的寒水和太陰經的濕土混雜在一起,病症在脾臟,而不是在胃部。胃氣鬱結想要舒展,所以喜歡打哈欠。肺部的竅氣在寒氣的作用下化為水,所以流出清鼻涕。容易打噴嚏的人,是因為清寒之氣進入肺部竅穴,肺中的熱氣與之相抵觸。體內的血液與寒氣相抗拒,所以發燒。寒氣沒有進入營血,所以面色正常。這種病症俗稱傷風,可以用荊芥、防風、生薑、蘇葉煎水燻頭面來治療,很快就能痊癒。
但是如果不治療,寒水就會深入太陰經,出現腹瀉的症狀;寒氣入裡,不能外發,所以想要打噴嚏卻打不出來。此時應當大量服用五苓散,使水氣從小便排出,這樣才能緩解病情,這就是所謂的「因勢利導」。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衝,不衝者,心下則痞。
風邪挾寒,由肌腠入,則脾陽為之不運,故表受風寒者,多不欲食,此穀氣所由停也。穀氣停則濁不行,故繞臍痛,此寒積也。治此者即宜四逆、理中,否則亦當溫下,若誤用寒涼,則氣必上衝,所以然者,宿食去而風寒不去也。按太陽篇:「下之後,氣上衝者,可與桂枝,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所以然者,氣上衝,則風邪不因下而陷,故仍宜桂枝湯,若不上衝而心下痞,便當斟酌虛實,而用瀉心湯矣。
白話文:
人瘦且繞著肚臍痛,一定是有風寒入侵,導致脾胃虛寒,無法消化吸收食物,並且向下排泄,這時寒氣就會上衝,如果寒氣不上衝,就會造成心口堵塞。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厚朴七物湯方
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白話文:
肚子脹滿、發燒十天,脈搏浮而快,食慾正常,可以用厚朴七物湯治療。厚朴七物湯的藥方是: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將這七味藥材用水一斗煮至四升,溫服八合,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患者嘔吐,可以加入半夏五合。如果患者腹瀉,則去掉大黃。如果患者寒氣較重,可以增加生薑至半斤。
解外與攻裏同治,此俗醫所訶,懸為厲禁者也。病見腹滿發熱,是為表裏同病。十日脈浮數,飲食如故,則裏實未甚,而表邪未去。表邪為風,故用中風證之桂枝湯而去芍藥。裏實為大便硬,故用和燥氣之小承氣湯,此仲師參變方治,不從先表後裏之例者也。
辛未秋七月,予治虹廟弄吳姓小兒,曾用此方,下後熱退腹減,擬用補脾溫中法,病家不信,後仍見虛腫,延至八月而死,可惜也(下後脾虛,則氣易脹,虛而寒氣乘之,則寒亦能脹)。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
白話文:
同時治療外感和内伤,这是江湖郎中所批判,被视为禁忌之术。患者出现腹胀发热,便是表里同病。如果十天脉象浮数,饮食如常,说明内伤并不严重,而外邪尚未清除。外邪属风,所以采用治疗中风证的桂枝汤并去掉了芍药。内伤表现为大便干结,所以用和解燥气的小承气汤,这是仲景大师灵活变方治疗,不遵循先治表后治里的原则。
辛未年秋七月,我曾经用此方治疗虹庙弄吴姓小儿,服药后热退腹减,本想用补脾温中之法,但病人家属不信,后来又出现虚肿,延至八月而亡,令人惋惜(服药后脾虚,则易于气胀,虚而寒气乘之,则寒亦能胀)。
腹中寒气,雷鸣般疼痛,胸胁胀满,呕吐,用附子粳米汤治疗。
附子粳米湯方
附子(一枚炮)半夏、粳米(各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中陽將敗,水寒上逆之證也。寒乘中氣之虛,故曰寒氣。水走腸間,故雷鳴。寒氣結於太陰部分,故切痛。切痛者,沉著而不浮也。胸脅逆滿而嘔吐者,陽虛於上而腎藏虛寒,乘中陽之虛而上僭也。附子粳米湯用炮附子一枚以回腎陽,用粳米、甘草、大棗以扶中氣,復加半夏以降衝逆。
腎陽復則虛寒之上逆者息矣。中氣實則雷鳴切痛止矣。衝逆降則胸脅逆滿嘔吐平矣。或謂腹中雷鳴為有水,故納生半夏以去水,寒氣在腹,故切痛,故用附子以定痛,說殊有理,並存之。
白話文:
附子粳米湯使用炮製的附子半枚,半夏、粳米各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將這些藥材以八升水煮沸,煮至米熟,湯煮好後,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這種方劑適合陽氣衰敗,寒氣上逆的症狀,由於寒氣侵犯中氣虛弱,因此出現寒氣,寒氣在腸道間流動,導致雷鳴腹痛,寒氣聚集於太陰部位,因此疼痛劇烈,疼痛沉重不浮。胸脅脹滿伴隨嘔吐,是因陽氣虛弱於上,腎臟虛寒,寒氣乘虛而上逆所致。附子粳米湯使用炮製的附子一枚回補腎陽,粳米、甘草、大棗扶助中氣,並加入半夏降逆止嘔。腎陽恢復則寒氣上逆的症狀消失,中氣充足則雷鳴腹痛止住,衝逆下降則胸脅脹滿嘔吐平息。有些人認為腹中雷鳴是因為水氣,因此加入生半夏去水,寒氣在腹中,因此劇痛,所以使用附子止痛,這種說法也很有道理,都值得參考。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
厚朴三物湯方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病腹滿發熱,為表裏同病,故參用桂枝湯以解外。若但見腹痛便閉而不發熱,厚朴三物湯已足通大便之閉,一下而腹痛自止矣。按此方即小承氣湯,惟厚朴較重耳。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白話文:
肚子痛而且便秘,可以用厚朴三物湯治療。厚朴三物湯的配方是: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將這三味藥用一斗二升水先煮厚朴和大黃,取五升藥汁,再加入枳實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直到通便為止。如果肚子脹痛還發燒,屬於表裡同病,可以用桂枝湯治療外症。如果只有腹痛便秘不發燒,厚朴三物湯就能通便,通便後腹痛自然就止了。這個方子其實就是小承氣湯,只是厚朴的用量比較重。
如果感覺胸腹部脹滿疼痛,這是實證,需要瀉下,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芍藥(各三兩)半夏(半斤)枳實(四枚)大黃(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五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今日之醫家,莫不知大柴胡湯為少陽陽明合病方治,而仲師乃以治心下滿痛,心下當胃之上口,滿痛為胃家實,非必盡關少陽,此大可疑也。不知小柴胡湯本屬太陽標陽下陷方治,按傷寒之例:「太陽病,汗下利小便,亡其津液,則轉屬陽明,汗出不徹者,亦轉屬陽明」,一為寒水發泄太盡,一為標熱下陷,故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發熱汗出,心下痞硬,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大柴胡湯
配方:
- 柴胡(半斤)
- 黃芩、芍藥(各三兩)
- 半夏(半斤)
- 枳實(四枚)
- 大黃(二兩)
- 大棗(十二枚)
- 生薑(五兩)
用法:
以上八味藥材,用一斗二升水煎煮,取六升藥液,去除渣滓後再煎一次,溫服一升,一天三次。
醫家疑義:
如今的醫家都知道大柴胡湯是治療少陽陽明併發病症的方劑,而仲師卻用它來治療心下滿痛。心下是胃的上開口,滿痛是胃部實証,不一定都涉及少陽,這令人疑惑。
其實,小柴胡湯本身是治療太陽標陽下陷的方劑。根據傷寒的規律:
- 太陽病,汗、下、利小便過多,津液耗損,就會轉屬陽明。
- 汗出不暢,也會轉屬陽明。
一是因為寒水發泄過多,一是因為標熱下陷,所以心下痞結,外證未除的,可以用柴胡桂枝湯。
發熱、汗出、心下痞硬、嘔吐、下利時,可以使用大柴胡湯。
可見太陽將傳陽明,其病心見於心下矣。此心下滿痛所以宜大柴胡湯,亦猶心下痞硬,嘔吐下利者之宜大柴胡湯,皆為標熱下陷而設,初不關於少陽也。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方
見傷寒陽明篇,又見痙病。
說詳腹滿時減條,並見《傷寒.陽明篇》。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滿,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大建中湯主之。
大建中湯方
白話文:
【太陽傳遞到陽明,病症在心下顯現。因此,心下飽滿疼痛的情況適合使用大柴胡湯。類似地,心下痞塞、嘔吐與腹瀉的情況也適合使用大柴胡湯,這都是為了應對標記性的內熱下沈而設計的,起初並非針對少陽。】
【如果腹部飽滿的症狀持續不減,減少的情況不足為道,應該進行排泄,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配方】
- 參照傷寒陽明篇,同時也適用於痙病。
【心胸處遭受極度寒冷的痛苦,嘔吐無法進食,腹部飽滿,造成胸部膨脹,出現頭足般的形狀,上下部疼痛且無法接近的狀況,適合使用大建中湯來治療。】
【大建中湯配方】
蜀椒(二合炒去汁)乾薑(四兩)人參(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二升,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粥,溫覆之。
陽氣痹於上,則陰寒乘於下。心胸本清陽之位,陽氣衰而寒氣從之,因而作痛。寒入於胃,則嘔而不能飲食。寒入太陰則腹中滿。寒氣結於少腹,一似天寒,瓶水凍而欲裂,於是上衝皮起,見有頭足,上下俱痛而不可觸近。此病於脾胃特重,故用大建中湯。乾薑以溫脾,人參以滋胃,加飴糖以緩痛,飲熱粥以和中,特君蜀椒以消下寒,不待附子、烏頭,便已如東風解凍矣。
白話文:
「蜀椒(二合炒去汁)、乾薑(四兩)、人參(一兩)。」
這三味藥物,用水四升,煮至剩餘二升,然後去除藥渣,加入一升的膠飴,以微火慢煮至剩餘二升,分為兩次服用,每次服用後約一個炊煙的時間,可以喝兩升的稀粥,接著再服用一次,應當在一天內只吃稀粥,並保持身體暖和。
若陽氣阻塞在上部,則會導致下部受到陰寒侵襲。心胸原本是清陽之位,若陽氣衰弱,則會被寒氣跟隨,因此會感到疼痛。寒氣進入胃部,會使人嘔吐且無法進食。若寒氣進入太陰部位,則腹部會有脹滿感。寒氣聚集在小腹處,如同天氣寒冷,水瓶結冰欲裂,於是產生皮膚浮起,出現頭腳狀,上下都疼痛且不可碰觸。這種病症特別嚴重於脾胃,所以使用大建中湯。乾薑用於暖脾,人參用於滋養胃部,加上膠飴用於緩解疼痛,飲用熱粥以調和身體,特別使用蜀椒來消滅下部的寒氣,不必等待使用附子或烏頭,就像東風融化了冰凍一樣。」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弦為陰脈,主腎虛而寒動於中。寒水上逆,則為水氣,為飲邪。陽虛於上,陰乘於下,則為胸痹,為腹滿、寒疝。本條云:「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夫脅下偏痛,何以知為寒水凝結?發熱似有表證,何以知其當下?診病者要不可無定識也。
白話文:
病人感到肋骨下方疼痛,並且發燒,脈象緊而弦,這是寒氣入侵導致的。應該用溫熱的藥物將寒氣排出,適合服用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的藥方如下: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細辛二兩。將以上三味藥材,用五升水煮至二升,分三次溫服。體質較好的人可以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溫服。服藥後,可以步行四五里路,再服用下一劑。
脅下為腎,屬中下二焦水道之關鍵(由中焦而上出胸中,上接肺陰,出皮毛為汗,肺氣下行,津液還入胃中,滋溉大腸,餘則由脅下腎藏走下焦,輸泄膀胱為溺)。水道阻於關鍵,故脅下痛。傷寒誤下成痞,足為旁證。臥者平時偏著之處,即為痛處,所以然者,著則氣凝也。
陰寒內據,則浮陽外越;陰寒不破,則孤陽無歸,且其脈緊弦,發熱則見數,用大黃附子湯者,後文所謂脈弦數者當下其寒也。方中附子、細辛以去寒而降逆,行水而止痛,更得大黃以利之,則寒之凝瘀者破,而脅下水道通矣。《內經》云:「痛則不通。」亶其然乎。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白話文:
脇下是腎臟所在,是中焦與下焦水道的重要關卡。中焦之氣上行至胸中,接連肺陰,從皮膚毛髮排出汗液,肺氣再下降,津液回到胃中,滋養大腸,多餘的津液則由脇下腎臟向下流入下焦,輸送到膀胱形成尿液。水道若阻塞於此關卡,就會導致脇下疼痛。傷寒誤下導致痞病,也是脇下的輔助證據。平時躺臥時身體偏向某處,那邊就會疼痛,因為長期壓迫導致氣血凝滯。
陰寒之氣內積,陽氣就會浮於體表;陰寒之氣若無法驅散,陽氣就無處歸宿,所以脈象會緊而弦,發熱時脈搏會變快。此時應該使用大黃附子湯,因為脈象緊弦而快,說明寒氣未除,需要下寒。方子中附子、細辛可以驅寒降逆,行水止痛,再配合大黃利水,寒氣凝滯就會消散,脇下水道暢通。《內經》說:「痛則不通」,的確如此。
寒氣厥逆,赤丸主治。
赤丸方
烏頭(二兩炮)茯苓(四兩)細辛(一兩)半夏(四兩)
上四味,末之,內真朱為色,煉蜜為丸,如麻子大,先食飲,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
寒氣厥逆,此四逆湯證也,然則仲師何以不用四逆湯而用赤丸,知此意者,方可與論赤丸功用。蓋湯劑過而不留,可治新病,不可以治痼疾,且同一厥逆,四逆湯證脈必微細,赤丸證脈必沉弦,所以然者,傷寒太陰少陰不必有水氣,而寒氣厥逆即從水氣得之。腎虛於下,寒水迫於上,因病腹滿。
陽氣不達四肢,乃一變而為厥逆。方用炮烏頭二兩,茯苓四兩(茯苓無真者,惟浙苓為野山所產,但不出省,雲南產更少),細辛一兩,生半夏四兩,朱砂為色,取其多,煉蜜成丸,取其不滑腸,無分量者,但取其足用也。方治重在利水降逆,便可知厥逆由於水寒,即烏頭、細辛有回陽功用,實亦足以行水而下痰。朱砂含有鐵質,足以補血鎮心,使水氣不得上僭。
白話文:
赤丸
- 草烏 (兩量炮製)
- 茯苓 (四兩)
- 細辛 (一兩)
- 半夏 (四兩)
以上四種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硃砂調成紅色,再用蜂蜜製成麻子般大小的丸子。先吃飯菜,再用酒送服三顆丸子,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一開始分量不明顯,逐漸增加,直到效果顯著為止。
寒氣導致手腳冰冷、四肢厥冷,這屬於四逆湯的證候。那麼仲景為什麼不使用四逆湯而用赤丸呢?能理解這個用意,才能探討赤丸的功效。湯劑過於猛烈,不能滯留在體內,可以治療新發的疾病,但是不能治療久病。而且對於同為厥逆的證狀,服用四逆湯的人脈象一定細微,服用赤丸的人脈象一定沉弦。這是因為傷寒的太陰少陰兩經不見得會有水氣,而寒氣導致的手腳冰冷則是由於水氣所致。腎氣虛弱在下,寒水逼迫在上,所以會導致腹脹。
陽氣不能到達四肢,就會轉變成手腳冰冷。方劑使用兩兩炮製的草烏,四兩茯苓(茯苓沒有真正的茯苓,只有浙苓是野山所產,但也只在當地販售,雲南產的更少),一兩細辛,四兩生半夏,用硃砂調成紅色(取其量多),用蜂蜜製成丸狀(取其不滑腸),沒有固定的分量,只取用足夠的量。方劑的重點在於利水降逆,可以知道手腳冰冷是由於水寒,草烏和細辛雖然有回陽的功效,但也足以行水化痰。硃砂含有鐵質,可以補血安神,讓水氣無法上逆。
丸之分量不可知,如麻子大則甚小,每服三丸,日再服,夜一服者,欲其緩以留中,使得漸拔病根也。此則用丸之旨也。
腹滿,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摶,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大烏頭煎方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更服。
今人用附子,熟者能用一錢,已為彼善於此,至於生附用至三錢,已令人咋舌,況在烏頭?脫遇重證,有坐視其死耳,又其甚者,己不能用,而又禁病者之服,非惟寡識,抑又不仁,予讀《金匱》,至大烏頭煎及烏頭桂枝湯,為之廢書三歎。烏頭藥力,大於附子,乾者小於附子。
白話文:
丸藥的劑量不能確定,像芝麻那麼大就非常小。每次服三丸,白天服兩次,晚上服一次,這樣做是為了讓藥慢慢留存在體內,逐漸拔除病根。這就是使用丸藥的用意。
腹部脹滿,脈象緊實而細長,細長表示衛氣運行不暢,所以會怕冷;緊實表示不想進食,邪氣和正氣相搏結,就會形成寒疝。寒疝圍繞肚臍疼痛,發作時會流出白色津液,手腳冰冷,脈搏沉穩緊實,可以用大烏頭煎來治療。
大烏頭煎藥方
烏頭(選擇大顆的五枚,熬煮後去掉外皮,不用咀嚼)
將上述藥材加入三升水,熬煮到只剩一升,去掉渣滓,加入二升蜂蜜,煎煮到水分熬乾,取兩升藥液,體力強的人服用七合,體力弱的人服用五合,如果症狀沒有改善,隔天再服用,不能連續服用兩天。
現在的人用附子入藥,熟附子可以用到一錢,已經算是擅長用附子了。至於生附子,用到三錢就讓人咋舌,更何況是烏頭?如果遇到嚴重的病症,只能坐視患者死亡,甚至更過分的是,自己不敢用,又禁止病人服用,不僅見識淺薄,而且還沒有仁心。我讀《金匱要略》時,看到大烏頭煎和烏頭桂枝湯,不禁感嘆和嘆息。烏頭的藥力強於附子,但乾烏頭的用量小於附子。
一枚合今權三錢有奇,五枚當得今權一兩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烏頭之膏液,固已盡入於蜜,強人服七合,則為三之一,弱人五合則為四之一,不差者,明日更服,何嘗不慎之又慎。仲師卒毅然用此者,正以危急之證,非此不能救死也。
夫寒疝所由成,大率表陽不達,而陰寒內乘。陽衰於外,故惡寒而脈弦。陰乘於內,故不欲食而脈緊。表寒與裏寒併居,然後繞臍急痛,發為寒疝。陰寒內迫,至於白津下泄。剝之上九,幾不得碩果之孤懸,設非大破陰寒,此證將成不救,此予所以苦口相告,願天下有心人奉仲師為瓣香者也。
白話文:
古方藥物用量如下:一枚等同於現在的三錢多一些,五枚等同於現在的一兩半。用水三升煮至剩下一升,再過濾掉渣,加入二升蜂蜜,煮到水分完全蒸發,得到二升濃稠的溶液。烏頭的油脂已經完全融入蜂蜜中。強壯的人每次服用七合(約為現在的21毫升),相當於總量的三分之一;體質較弱的人每次服用五合(約為現在的15毫升),相當於總量的四分之一。若治療無效,應於次日繼續服藥,不可輕忽。張仲景堅持使用此方,正是因為對於生命垂危的病徵,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輓救生命。
寒疝的形成,大致上是因為體表的陽氣未能充分運行,而內部受到陰寒侵襲。體表陽氣衰弱,因此會感到畏寒,脈搏強硬。陰寒在內部侵擾,所以不欲進食,脈搏緊繃。體表和內部同時有寒氣,然後引起腹部疼痛,表現為寒疝。陰寒深入,導致白津(一種體液)從下部排出。病情嚴重時,就像樹上的果實只剩最後一個孤獨懸掛,若不徹底清除陰寒,這類病狀將無法輓回。這就是我苦口婆心地告訴大家的原因,希望天下有心人都能尊崇張仲景,將他視為一種精神的標誌。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人體血分多則生熱,水分多則生寒。腹為足太陰部分,脾為統血之藏,水勝血寒則腹痛。脅下,足少陰部分。腎為寒水之藏,水氣太盛,則脅痛而裏急。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羊肉以補血,生薑以散寒而其痛自止。虛寒甚者,可於本方加生附子一枚,不但如仲師方後所載,痛多而嘔者加橘皮、白朮已也(此為婦科溫經補血良劑,另詳)。
白話文: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為主
當歸生薑羊肉湯
- 當歸(180公克)
- 生薑(300公克)
- 羊肉(600公克)
以上三味藥材,加入8碗水煮成3碗,溫熱服用7兩,一天3次。如果寒氣較多,可增加生薑至600公克。如果疼痛劇烈且嘔吐,可再加入陳皮120公克、白朮60公克。如果加了生薑,也要增加5碗水,煮成3碗2兩的湯藥服用。
人體血氣旺盛則溫熱,津液過多則寒冷。腹部屬於足太陰經,脾臟負責統攝血液,水液過多導致血虛而寒,就會導致腹痛。脅下屬於足少陰經,腎臟負責儲藏津液,如果津液過多,就會導致脅痛和裏急。當歸生薑羊肉湯中的當歸和羊肉可以補血,生薑可以散寒,因此疼痛症狀會緩解。如果身體虛寒嚴重,可以在方劑中加入一顆生附子,不僅像仲景方論中所說的那樣,對於疼痛劇烈且嘔吐的患者加入陳皮和白朮,也可用於婦科溫經補血(詳見其他章節)。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五枚)
上一味,以蜜二升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後,初服五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腹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視大烏頭煎一證,似為稍緩。按《傷寒論》,凡身疼痛而無裏證者,用麻黃湯以解表,兼裏證而欲使之外達者,則用桂枝湯以解肌。烏頭桂枝湯用烏頭煎以回裏陽,復加桂枝湯以救表陽,以蜜二升煎減半者,煎去蜜之半而止,復減其半,而取桂枝湯之半數相加,合得一升而又僅服五合,不知更服三合,又不知,更服五合,豈不慎之又慎,最後却云:「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白話文: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如果身體疼痛,灸刺等藥物無法治癒,抵當烏頭桂枝湯主治。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五枚)
上面這味藥,用二升蜂蜜煎,減少一半後去除渣滓,用五合桂枝湯調和。熬出後,先喝五合,如果沒有反應,再喝三合,如果還沒有反應,再加到五合。喝完後,如果出現類似醉酒的狀態,並且能嘔吐,表示藥物已經起效。
腹痛逆冷,手足不仁,身體疼痛,看起來用大烏頭煎煮的藥物可以緩解。根據《傷寒論》記載,如果身體疼痛但沒有內臟病症,可用麻黃湯來發汗解表;如果同時有內臟病症並且想要讓外邪發出的,則用桂枝湯來解肌。烏頭桂枝湯用烏頭煎煮來恢復內臟的陽氣,再加入桂枝湯來拯救外表的陽氣。用二升蜂蜜煎減半,意思是把蜂蜜煎到剩下一半為止,再減半,然後加入一半的桂枝湯,加起來得到一升,但只服用五合,如果沒有反應就再喝三合,再沒有反應就再喝五合。這樣的服藥方法非常謹慎。最後說道:「如果出現類似醉酒的狀態,並且能嘔吐,表示藥物已經起效。
」此非親驗者不能言,蓋烏頭性同附子,麻醉甚於附子,服後遍身麻木,欲言不得,欲坐不得,欲臥不得,胸中跳蕩不甯,神智沉冥,如中酒狀。頃之,寒痰從口一湧而出,胸膈便舒,手足溫而身痛止矣。服生附子者,往往有此見象,予與長女昭華,俱以親試而識之,但昭華因痰飲服之,則嘔痰而愈,予以寒利服之,則大泄而愈,要其為麻醉則一也。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著,陽中有陰,可下之。
脈數為陽熱,為氣。緊弦則為陰寒,為水。惟其獨陰無陽,故脈如弓弦。按之不移者,言其緊張搏指,蓋雖有歧出之脈,要當以弦脈為準,此正如航海南針,隨所往而不迷所向,故無論脈弦而數,脈緊大而遲,脈大而緊,皆當以溫藥下之,而浮陽之數與大,俱可不問矣。仲師但言當下其寒,心中堅,陽中有陰,未出方治,陳修園以為即大黃附子湯,殆不誣也。
白話文:
"這些話不是親自體驗過的人無法說出,因為烏頭的性質類似於附子,但其麻痺作用比附子更強烈。服藥後會全身感到麻木,想說話卻說不出,想坐下又坐不下,想躺下又躺不下,胸口會有跳動不安的感覺,意識變得模糊,就像喝醉了酒一樣。不久,寒痰會從口中湧出,胸部和膈肌得到舒緩,手腳會變暖,身體的疼痛也會停止。生附子的使用者經常會有這種現象,我和大女兒昭華都親自試驗並認識到這一點,但昭華因為痰多而服用,反而吐出痰液得以康復;我因為寒涼而服用,則大便稀溏得以康復,但麻醉的反應是相同的。
如果脈象頻繁且緊繃,形狀類似弓弦,按壓時不移動,脈象頻繁且帶有緊繃感,表示應該去除寒邪。如果脈象緊繃且大,或者脈象大且緊繃,都代表陽氣中有陰邪,需要進行治療。
脈象頻繁通常代表陽熱或氣血問題,緊繃則代表陰寒或水邪問題。只有純陰無陽,脈象才會像弓弦一樣緊繃。按壓時不移動,說明脈象緊張地跳動,即使有其他的脈象歧出,仍以弦脈作為主要參考,就像航海中的指南針,無論去向何處,都能保持方向不變,因此無論脈象是弦而數、緊大而遲,還是大而緊繃,都應使用溫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而浮陽的頻繁和大,就不必再考慮了。仲景只說應去除寒邪,使心下堅硬,陽氣中有陰邪,但他沒有開出治療方法,陳修園認為這是大黃附子湯,大概沒有誤解。"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濇,尺中亦微而濇,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方
見傷寒陽明篇,又見痙病。
予每見脈滑數及下利不欲食者,既莫不以大承氣湯為主治之方矣,此脈證之易知也。凡人胸腹上下有凝滯之處,其脈必滑,是故濕痰多者其脈滑,妊娠者其脈滑,中有所阻,而氣反有餘也。下利不欲食,其人必有渴飲,闕上痛,不寐,或心痞悶及腹痛拒按諸證,惟寸口浮大,按之反澀,尺中微而濇者,最為難辨。蓋濁陰不降,陽氣不宣,故脈濇。
白話文:
有人問:「人體生病時,如果是有食物積滯,要怎麼分辨?」老師說:「如果寸口脈浮而大,按下去卻感覺澀滯,尺中脈也微弱而澀滯,就知道有食物積滯,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脈搏跳動快而滑利,也是實證,說明有食物積滯,瀉下就能痊癒,也應該用大承氣湯。如果出現腹瀉、不想吃東西,也是有食物積滯,應該要瀉下,也適合用大承氣湯。」
寸口脈大者,肺與大腸為表裏,腑氣不通,肺中吸入之氣格而不受,故寸口獨大,此可見吸氣必促。濇者,凝滯之象,按之反濇,即可見腑滯不行,合之尺中之微而澀,益可決為當下之證矣。按《傷寒》陽明篇有譫語,潮熱,脈滑疾服小承氣湯,不轉矢氣,脈反微濇者為難治,彼惟不見浮大,而但見微濇,故為裏虛,此則寸口浮大,氣不下達,故知為宿食也。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二分煮)
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
白話文:
如果手腕寸口脈搏跳動有力,代表肺和大腸功能失調,腸胃氣機不通暢,肺吸入的氣體無法順利吸收,因此寸口脈搏特別有力,可以看出呼吸急促。脈搏跳動沉滯,代表氣血運行不暢,按下去反而覺得更沉滯,可以確定是腸胃積滯不通。再加上尺脈微弱且澀,更加可以確定這是當下的病症。根據《傷寒論》陽明篇,患者神志不清、發熱反覆、脈搏滑而快速,服用小承氣湯後,依然沒有排泄,脈搏反而變得微弱沉滯,這種情況就很難治癒。這是因為他們只有微弱沉滯的脈象,沒有明顯的浮大脈象,所以屬於內虛。而現在寸口脈搏浮大,氣機無法下達,因此可以確定是宿食積滯。
宿食停留在上腹部,應該吐出來,建議服用瓜蒂散。
瓜蒂散的藥方:瓜蒂(熬成黃色,佔一分),赤小豆(煮熟,佔二分)。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香豉七合煮水,取汁與藥粉一錢匕混合,溫熱服用。如果沒有吐出,可以少量增加藥量,以快速吐出為度。
宿食在上脘,其氣痞悶而不通,下不入於小腸,留積中脘,梗塞而不能下,非引而越之,使之傾吐而出,則胃氣不降而新穀不納,故宜瓜蒂散以吐之。蓋此證必有寒痰,故《傷寒論》謂之胸有寒,可見宿食所以留積上脘者,為濕痰所格故也。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宿食也。
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宿食而見濇脈,已不易辨,至於緊脈,則尤在疑似之間,緊為表寒,惟表寒之緊,按之益緊,惟宿食之脈,則如轉索無常,忽鬆忽緊,亦有因外感風寒而停食者,其脈亦緊,其頭必痛,此頭痛為矢氣上衝,一經下後,當得微汗,頭痛止而風寒亦散矣。此予在蘇垣親驗之。
白話文:
食物停滯在胃的上部,會導致氣機阻滯,胸悶不舒,無法順利進入小腸,積聚在胃的中部,阻塞不通,無法向下運行。如果不採取引導它向下排出的措施,讓它嘔吐出來,就會導致胃氣無法下降,新的食物也無法進入。因此,應該使用瓜蒂散來幫助嘔吐。這種情況通常伴隨著寒痰,所以《傷寒論》中稱之為「胸有寒」。可以看出,食物停滯在胃的上部,是因為濕痰阻礙所致。
如果脈象緊緊如繩索般,忽緊忽鬆,則多半是宿食。
脈象緊,頭痛,伴有風寒,則可能是腹中宿食不消化。
宿食導致的脈象變化已經不容易分辨,而緊脈更是疑似難辨。緊脈通常是表寒,但表寒的緊脈按壓後會更緊,而宿食引起的緊脈則像繩索一樣忽緊忽鬆。也有一些人因外感風寒而導致食物停滯,他們的脈象也會緊,而且頭會痛。這種頭痛是因氣逆上衝所致,一旦宿食排出,就會微微出汗,頭痛也會消失,風寒也會散去。這是我在蘇州親身驗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