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發微》 (140)
《金匱發微》 (140)
1. 婦人雜病脈證治第二十二
婦人少腹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敦音對,古禮器,體圓而膨其外,旁有兩環,俗音如得,有瓦敦、錫敦諸器,形略同古器。
大黃甘遂湯方
大黃(四兩)甘遂、阿膠(各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其血當下。
少腹滿如敦狀,謂如敦之膨其外也。少腹為血室所寄,膨在少腹,則胞中有蓄血可知,設令小便自利,直抵當湯證耳。乃小便微難而不渴,水液略無虧損,此即為產後水與血俱結胞門之確證(未產時水與血俱供養胎,產後排泄未盡,乃見此證),而為平人之所無。蓋養胎之血及水,混合不別,臨產則送小兒及胞衣出產門,一時不能暢泄,餘者遂積胞中,治此者便當水血同治。
大黃甘遂湯,甘遂以泄水,阿膠入血分,以生新血而去瘀,大黃入大腸,令水與血俱從大便出,少腹之滿,可以立除,此與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下瘀血湯之用大黃同意。蓋取後陰容積較寬,瘀血之排泄易盡也。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
抵當湯方
水蛭、蝱蟲(各三十個熬)桃仁(三十枚)大黃(三兩酒浸)
上四味,為末,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
婦人經水不利,有虛實寒熱之分。虛者宜溫經湯,兼有濕熱則宜土瓜根散。產後水與血俱結胞中,則宜大黃甘遂湯。前數條已詳言之矣。然則此條何以但言不利下,而主治乃為抵當湯,蓋此條不舉病狀者,為其於《傷寒.太陽篇》已備言之也。太陽篇云:「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不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
」又云:「脈沉結,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其明證也。」按此證少腹必結痛,大便必黑,要以小便利為不易之標準,使但用尋常通經之藥,豈有濟乎。予昔在同仁輔元堂治周姓十七歲少女,時經停五月矣。以善堂忌用猛藥,每日令服大黃蟅蟲丸,不應,送診期後,病者至江陰街寓所求診,月事不行,已抵七月。予用蟅蟲、水蛭各一錢,大黃五錢,桃仁五十粒下之,下後以四物加參、耆善後。
凡二劑,十年來,於江陰街遇之,始知其嫁於小西門朱姓,已生有二子矣。
婦人經水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礬石丸方
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蜜丸棗核大,納藏中,劇者再納之。
婦人經閉,累月不至,猶未知其何證也。若子藏堅癖,少腹硬滿不消,乾血久停,因濕熱而腐爛,時下白物(俗名白帶),其病固顯然矣。蓋始則因熱結而成乾血,其繼因濁痰下注而留濕,濕熱蒸化,乾血乃成白帶。嘗見婦人有痰病者,痰多則無淋,淋多即無痰,可為明證,故外治之法,要以去濕為主,而三倍礬石,佐杏仁以破下陷之濕痰,而濕濁可去矣。
白話文:
婦人腹部腫脹如盛滿的器物,小便略微困難,但不口渴。產後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水和血都凝結在血室(子宮)中。服用大黃甘遂湯可以治療。
少腹脹滿像盛滿的器物一樣,指的是腹部腫脹。少腹是血室所在,腹部腫脹表示子宮內有瘀血積聚。如果小便通暢,那就應該直接服用抵當湯。但是小便略微困難,又不口渴,說明水液沒有明顯損失,這就是產後水和血凝結在子宮的明確證據(未懷孕時,水和血一起滋養胎兒,生產後排泄不盡,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普通人不曾有的症狀。因為滋養胎兒的血和水混合在一起,分不太開,生產時會隨著胎兒和胎盤排出,如果一時排泄不暢,剩餘的就會積聚在子宮內,治療時需要同時處理水和血。
大黃甘遂湯中,甘遂用來排出水分,阿膠滋養血液,生成新血,去除瘀血;大黃進入大腸,使水和血都從大便排出,腹部腫脹就能很快消除。這與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下瘀血湯使用大黃的道理相同,因為陰部容積較大,瘀血比較容易排乾淨。
婦女月經不通,服用抵當湯治療。
婦女月經不通,有虛實寒熱之分。虛弱者適合服用溫經湯,如果兼有濕熱就適合服用土瓜根散。產後水和血凝結在子宮內,就應該服用大黃甘遂湯。前面幾條已經詳細說明了。但是這一條只說月經不通,卻用抵當湯治療,是因為這一條沒有詳細描述病症,因為《傷寒論·太陽篇》已經詳細說明了。太陽篇說:「下焦有熱,少腹硬滿,小便不利,排出瘀血後就好了,用抵當湯治療。」又說:「脈沉緊,少腹硬,小便通暢,病人神志恍惚,這是血證,用抵當湯治療,這是明確的證據。」這種情況下,腹部必定脹痛,大便必定發黑,主要以小便是否通暢為判斷標準。如果只用普通的通經藥物,怎麼能治好呢?我以前在同仁輔元堂治療一位姓周的十七歲少女,當時月經停了五個月。因為善堂忌用猛藥,每天讓她服用大黃蟅蟲丸,沒有效果,過了幾天,病人到我江陰街的住所求診,月經已經停了七個月。我用蟅蟲、水蛭各一錢,大黃五錢,桃仁五十粒給她服用,服藥後用四物湯加參、耆養護身體。
只用了兩劑藥,十年後,我在江陰街遇到她,才知道她嫁給了小西門的朱姓人家,已經生了兩個孩子了。
婦女月經閉塞不通,小腹硬塊不止,子宮內有乾涸的血液,排出白色分泌物,服用礬石丸治療。
婦女月經閉塞,幾個月都不來,還不清楚是什麼病症。如果小腹有硬塊,少腹硬滿消不下去,乾涸的血液長期停留在體內,由於濕熱而腐爛,經常排出白色分泌物(俗稱白帶),病情就比較明顯了。開始是因為熱結而形成乾涸的血液,然後因為濁痰下注而導致潮濕,濕熱蒸騰,乾涸的血液就變成白帶。曾經見過有痰症的婦女,痰多就不會尿頻,尿頻就不會多痰,可以作為證據,所以外治的方法,主要是要去除濕氣,用三份礬石,輔以杏仁來去除下陷的濕痰,濕濁就能去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