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發微》 (131)
《金匱發微》 (131)
1.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夫小柴胡湯能致鬱冒,豈有本鬱冒而反用小柴胡湯之理?足見仲師此方,專為大便堅嘔不能食而設。蓋以止少陽之嘔逆,留胃液而潤腸燥,並欲下行之腑氣,不為浮陽吸引也。仲師恐人誤認為鬱冒方治,故於節末另提「大便堅,嘔不能食」兩層。二者之中,又以嘔不能食為主。
然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未易為淺見寡聞道也。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宜大承氣湯主之。
病解能食,則胆胃氣平而嘔吐止,胃中津液,得以下潤大腸矣(小柴胡湯重用黃芩,令人大便泄,屢驗)。乃至七八日更發熱者,此必非陰虛生熱可知也。但按其脈而滑大,便當乘胃氣之強,用大承氣湯以攻之,所謂曲突徙薪也。獨怪近世醫家,遇虛羸之體,雖大實之證,不敢竟用攻劑,不知胃實不去,熱勢日增及其危篤而始議攻下,有惜其見幾不早耳。
產後腹中㽲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㽲,音絞,急也。陳修園以為緩痛,殊謬誤。
產後下血過多,其人水分不足,則因虛生燥而大便難。水分過多,則因虛生寒而腹中㽲痛。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以補血,生薑以散寒,羊肉以補虛,而㽲痛可止。惟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宜於本方中加生附子一枚,非惟去病,兼能令人有子,予於趙振聲妻張氏親驗之。蓋前此所以不孕者,以其有痛淋也(每痛必下白物一滴),服此方而痛淋止矣。
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枳實芍藥散方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併主癰膿,大麥粥下之。
產後腹痛有三,一為虛寒之痛,上節所謂㽲痛是也。一為蓄血之痛,後節枳實芍藥散治之有愈者是也。一為胃實,血不流行之證,即此煩滿不得臥者是也。血少而不能交會於心則煩。胃氣頓滯則滿。胃不和則脹懣而不得臥。方用芍藥以通血分之瘀,枳實以導胃實之滯,併用大麥粥以調養肝脾,但使血分通調,中氣疏暢,煩滿自止。煩滿止,然後營衛調適,臥寐坦然矣。
師曰:「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瘀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下瘀血湯方
大黃(一兩)桃仁(三十個)蟅蟲(二十枚去足熬,按此即地鼈蟲)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煮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前證為血少不能流通,兼胃濁失降之故,故其腹痛,雖與虛寒有別,要猶未為實證也。惟用前方不效者,乃可決為產後瘀血,而利用急攻。胞中之血由衝任吸引而上者,以臍下為衝要,故血瘀必著臍下。按下瘀血湯方治,大黃、桃仁與抵當同,惟用蟅蟲而不用蝱蟲、水蛭,則與抵當異,此二方所以不同者,要不可以不辨也。產後血去既多,不同經閉之證,故不用吮血之蟲類,恐兼傷及新血也。
白話文: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小柴胡湯雖然能治療鬱冒,但如果本來就是鬱冒,卻反而使用小柴胡湯,這道理說不通。由此可見,仲景先生制定這個方劑,專門用來治療大便祕結、嘔吐不能進食的病症。其用意是止住少陽經的嘔逆,保留胃液潤滑腸道,並幫助腑氣下降,避免被浮陽吸附。仲景先生擔心人們誤以為這是治療鬱冒的方劑,所以特意在方劑說明的最後強調「大便堅,嘔不能食」這兩個症狀。在這兩個症狀中,嘔吐不能進食又是主要的症狀。
然而,若非好學深思,深入了解其用意,一般人很難理解其中的奧妙。
病情好轉後能進食,但七、八天后又發熱,這是胃實熱證,應該用大承氣湯治療。
病情好轉後能進食,說明膽胃之氣平和,嘔吐停止,胃中的津液可以下行潤滑大腸(小柴胡湯大量使用黃芩,會讓人大便稀溏,這是屢試不爽的)。如果七、八天后再次發熱,那麼肯定不是陰虛生熱造成的。但是,如果脈象滑數有力,就應該趁著胃氣正盛的時候,使用大承氣湯攻邪,這就是所謂的「曲突徙薪」之法。只是奇怪的是,近世的醫家,遇到虛弱的體質,即使是大實證,也不敢使用攻邪的藥物,不知道胃實不去,熱勢會日益增長,等到病情危重才考慮攻下,真是可惜他們沒有及早發現病情。
產後腹部絞痛,應該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治療,此方也能治療腹部寒疝、虛勞不足。
「絞」是指劇烈疼痛的意思。陳修園認為這是緩慢的疼痛,這是不對的。
產後出血過多,體內水分不足,就會因虛生燥而導致大便困難;水分過多,就會因虛生寒而導致腹部絞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中,當歸補血,生薑散寒,羊肉補虛,可以止痛。如果要治療腹部寒疝、虛勞不足,可以在這個方劑中加入生附子一錢,不僅可以治病,還能幫助受孕,我親自驗證過在趙振聲的妻子張氏身上。她以前不孕,是因為有痛淋的症狀(每次疼痛都會排出少許白色分泌物),服用這個方劑後,痛淋的症狀就消失了。
產後腹部疼痛,煩悶不安不能臥床,應該用枳實芍藥散治療。
枳實芍藥散方
枳實(炒黑,但不要過度)芍藥(各等分)
以上二味,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一天服用三次,也可用於治療癰腫膿瘍,用大麥粥送服。
產後腹痛有三种情况:一種是虛寒導致的疼痛,上一節提到的絞痛就是這種情況;一種是瘀血導致的疼痛,後面提到的枳實芍藥散治療有效的案例就是這種情況;一種是胃實,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就是這裡所說的煩悶不安不能臥床的情況。血少則不能濡養心神而導致煩悶;胃氣滯塞則導致腹部脹滿;胃失和調則導致脹悶不安不能臥床。這個方劑使用芍藥疏通血瘀,枳實疏通胃氣,用大麥粥調養肝脾,只要氣血通暢,煩悶自然就會消失。煩悶消失後,營衛調和,睡眠自然就安穩了。
老師說:「產婦腹痛,一般都應該用枳實芍藥散治療。如果治療無效,那就是腹部有瘀血積聚在臍下,應該用下瘀血湯治療,此方也能治療經水不利。」
下瘀血湯方
大黃(一兩)桃仁(三十個)蟅蟲(二十枚,去足,炮製,即地鱉蟲)
以上三味,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調和成四丸,用一升酒煮丸,取八合頓服,服藥後會排出鮮血,如同豬肝一樣。
前面提到的情況是血少不能流通,加上胃氣失降,所以腹痛雖然與虛寒不同,但還不算實證。只有前面方劑無效的情況下,才能確定是產後瘀血,然後使用急攻的療法。胞宮中的血液是由衝任二脈吸附而上的,臍下是衝任二脈交會的要穴,所以瘀血必然積聚在臍下。下瘀血湯中,大黃、桃仁與抵當湯中的藥物相同,但是使用蟅蟲而不使用蝱蟲、水蛭,這與抵當湯不同,這兩個方劑的不同之處,一定要區分清楚。產後失血已經很多了,與經閉的症狀不同,所以不用吸吮血液的蟲類藥物,以免損傷新生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