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發微》 (1)
《金匱發微》 (1)
1. 《金匱發微》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以調之。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任用之。經曰:『無實實,無虛虛,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藏準此。」
此節借肝病傳脾,以明上工治未病之說也。肝藏血虛,則其葉燥挺而壓於脾。脾氣鬱,則痛延腹部,遂有腹中急痛之證。《傷寒論》云:「陽脈急,陰脈弦,腹中急痛,先予奔豚。」蓋桂枝其味本甘,加飴糖則其味益甘。《內經》所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即實脾之說也。
白話文:
有人問道:「上等的醫生治病,為什麼要治未病呢?」老師回答:「治療未病的人,看到肝臟有病,就知道肝病會傳到脾臟,因此應該先補脾。如果四季脾臟都很旺盛,不受邪氣入侵,就不用補。中等水平的醫生不了解病情的傳變,看到肝臟有病,不懂得補脾,只治療肝臟。肝臟有病,應該用酸味藥物來補,用焦苦味藥物來輔助,用甘味藥物來調和。肝虛則用此法,肝實則不用。經書上說:『不要過度補虛,也不要過度瀉實,要補不足,要瀉有餘。』這就是這個道理。其他臟腑也應該以此為準。」
脾王不必泥四季,但濕土當旺之時即是,長夏用小建中,即病脹懣,故曰勿補。中工不知因肝藏血虛之故,而用甘味以實脾,而以小建中湯為治肝補脾不二法門,則大誤矣。蓋肝之本味酸,而中含有胆液則苦。肝與胃同居膈下,而胃實為生血之原,肝胆之液,滲入胃中,並能消食。
寒則吐酸,肝之液也。熱則吐苦,胆之液也。要之,為胃氣不和。胃氣不和,則無以資肝藏之血,且濕勝則肝胆不調,故多嘔。濕之所聚,蚘病乃作。然則所謂補用酸,助用焦苦者,以烏梅丸言之也。但焦苦當言苦溫,以烏梅之酸,合細辛、乾薑、蜀椒、桂枝、附子之溫,及黃連、黃柏之苦燥,而後胃溫濕化,肝胆之鬱,方得條達。
白話文:
脾臟的功能強盛並非僅限於特定的四季之一,而是當濕土特性的時節最為旺盛,這通常指的是長夏時期。在長夏使用小建中湯時,如果出現腹部脹滿不適的情況,就不應再進行補益。一些中等水平的醫師可能不明白這是因為肝血虛弱所致,而錯誤地使用甘味藥物來增強脾胃,並將小建中湯視為治療肝病和補益脾胃的萬靈丹,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肝的自然味道是酸,其中還夾雜有膽汁的苦味。肝和胃都位於橫膈膜之下,而胃實際上是生成血液的源頭。肝和膽的液體滲入胃中,有助於消化食物。
當身體受寒時,會吐出酸味物質,這是肝液的表現;受熱時,則吐出苦味,這屬於膽液的特徵。總的來說,這些都是胃氣失調的表現。胃氣如果不和諧,就無法充分供應肝臟所需的血液,並且濕氣過重會導致肝膽功能失調,因而經常出現噁心嘔吐。濕氣聚集的地方,容易引發蛔蟲病。
因此,所謂的「補用酸味,輔以焦苦」,這是以烏梅丸為例的說法。但這裡的焦苦應該理解為溫和的苦味,即利用烏梅的酸味,配合細辛、乾薑、蜀椒、桂枝、附子的溫性,以及黃連、黃柏的苦燥性,這樣可以達到溫暖胃部、化解濕氣的效果,使得肝膽的鬱結得以疏通暢達。
更有胃中虛寒,乾嘔吐涎沫,則專用苦溫之吳茱萸湯,而不用酸以補之者,此證寒濕初起,肝藏未虛,故但需助胃陽而止嘔也。若夫益用甘味以調之者,乃專指建中湯言之。以上三法,皆為肝虛而設。凡病虛則生寒,實則生熱,故有肝乘脾、肝乘肺,而刺期門者,亦有厥深熱深而當下者,亦有肝實血熱,熱利下重,而用白頭翁湯者。若不問虛實,而概用建中湯以治肝補脾,不病脹懣,即病煩躁,故曰:「不任用之。
」「無實實,無虛虛,補不足,損有餘」,當是古《內經》文,見扁鵲《難經》。「酸入肝至要妙也」一段,述中工謬論,不著緊要,特刪去之,從黃坤載懸解例也。
白話文:
如果胃寒、乾嘔吐涎沫,就應該用苦溫的吳茱萸湯來治療,不用酸味來補益,因為這是寒濕初期,肝臟尚未虛損,只需助胃陽氣止嘔即可。至於用甘味調和,指的是建中湯。以上三種方法,都是針對肝虛而設的。一般來說,身體虛弱就會生寒,實證就會生熱,所以有肝氣乘脾、肝氣乘肺,而用針刺期門穴的,也有厥逆深熱而需要瀉火的,還有肝實血熱,熱利下重,而需要用白頭翁湯的。如果不管虛實,一律用建中湯來治療肝臟、補益脾胃,就算不出現腹脹,也會出現煩躁,所以說「不任用之」。
「無實實,無虛虛,補不足,損有餘」,這句話出自古代《內經》,見於扁鵲《難經》。「酸入肝至要妙也」這段話是錯誤的論述,並不重要,所以刪去,這是黃坤載懸解的例子。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皮膚所中,經絡受邪,內入藏府,為外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所內因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府藏,即醫治之。四肢纔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酸、苦、甘、辛,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是皮膚藏府之文理也(許半龍曰:「從經絡傳藏府,當為外因。血脈壅塞不通為內因。原本倒誤。」今從其說校正)。
白話文:
人體秉承著五行之常道(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代表自然界和人體生理、病理的基礎要素),隨著自然界的風氣變化而生長發育。風氣雖然能夠滋養萬物,但同時也能夠加害萬物,就像水既能承載船隻,也能翻覆船隻一樣。如果人體內五臟(心、肝、脾、肺、腎)的原始精氣流通順暢,那麼人就會健康平和。而外界的不良氣候或邪風侵襲人體,常常導致嚴重的疾病乃至死亡。各種各樣的疾病,基本上不超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類,是皮膚表面受到邪氣侵犯,隨後影響到經絡,再進一步侵害到內臟,這是外來因素導致的。第二類,四肢和九竅(指雙眼、雙耳、雙鼻孔、口、以及前、後二阴)之間的血脈相互連接,一旦阻塞不通,這是體內自身原因造成的。第三類,包括因性行為不節制、刀傷、蟲獸咬傷等外傷所引起的。
詳細分析這些病因,大致就能涵蓋所有疾病的成因。假如人們能夠謹慎養生,避免邪風侵犯經絡,即便邪氣剛觸及經絡但還未深入臟腑時,就應及時治療。當四肢感到沉重遲鈍時,就應該通過導引、吐納、針灸、膏摩等方法來疏通,確保九竅不至於閉塞。更進一步,要遵紀守法,避免遭受禽獸的傷害,性生活要有所節制,不要過度消耗體力;飲食上要調節好寒、熱、酸、苦、甘、辛等味道,確保身體機能不衰退,這樣疾病就無從侵入肌腠之間。這裡所說的“腠”,是指三焦(上焦、中焦、下焦)與全身元氣交流的部位;而“理”,則是指皮膚和臟腑之間的組織纹理(據許半龍的解釋,疾病經由經絡傳至臟腑應視為外因,而血脈阻塞不通則屬於內因,原序可能有誤,現已根據其觀點進行校正)。
人稟五常,不過言人之稟五德耳,《淺注》謂:「日在五氣之中」,非也。玩以下方說到風氣,便知所謂因風氣而生長者,人得風中空氣,則精神爽健,然必清晨吸受,方為有益,故昔人多有吹卯風而得大壽者。然亦不可太過,過則為病。譬如今人多喜吸受空氣,甚至天寒地凍,夜中開窗眠睡,有不病傷寒者乎!此即風氣生萬物,亦能害萬物之說也。
是何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乎!要惟本體強者,乃能無病,故藏府元氣充足,呼息調暢,然後眠食安而營衛和。若外來之客氣邪風,亦當思患預防,否則中人多死。假如風中皮毛肌腠,則病傷寒中風,風中於筋,則病筋拘攣。風中府藏,即口噤不識人。風中於頭,則顛眩,或疼痛,或口眼不正。
白話文:
人天生就具備五行之常,這不過是說人天生就具備五行之德而已。《淺注》說:「太陽在五行之中」,這是不對的。從以下的論述中可以知道,所謂因風氣而生長,是指人吸入風中的空氣,精神就會爽朗健康,但必須在清晨吸入,才會有益處,所以古人中有很多吹早晨的風而長壽的人。但也不能過度,過度就會生病。就如同現代人很多喜歡吸入空氣,甚至天寒地凍,夜裡開窗睡覺,難道就沒有人會得傷寒嗎?這就是風氣能生萬物,也能害萬物的道理。
這就如同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一樣!關鍵在於自身本體強壯的人,才能不生病。所以五臟六腑元氣充足,呼吸順暢,才能睡眠安穩,飲食正常,營衛調和。如果外來的客氣邪風入侵,就應該事先防患,否則很多人會因此喪命。比如說,風侵入皮膚毛髮肌肉腠理,就會得傷寒中風;風侵入筋骨,就會得筋攣;風侵入五臟六腑,就會口噤不認人;風侵入頭部,就會頭昏眼花,或者疼痛,或者口眼不正。
風中於體,則半身不遂,是謂邪風。且風為百病長,合於燥則病燥,合於濕則病濕,合於寒則病寒,合於暑則病暑,是謂客氣。然治之得法,猶有不死者。若夫疫癘之氣,暴疾之風,中人往往致死。此節為全書大綱,故特舉外因、內因、不外不內因三條以為之冠。六氣之病,起於皮毛肌腠,故善治病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
今以皮毛肌腠不固,邪中經絡而入主藏府,是為外因。四肢九竅,血脈相傳,脾胃主四肢,中陽不運,風濕困於四肢,則四肢為之不舉。肝開竅於目而資於腎,腎陰耗而胆火盛,則目為之昏。腎開竅於耳而資於腦,腦氣虧而胆火張,則耳為之聾。肺開竅於鼻,風邪襲肺,則鼻中不聞香臭。
白話文:
風侵入身體,就會導致半身不遂,這就是所謂的邪風。而且風是百病之源,它會與燥結合而致病燥邪,與濕結合而致病濕邪,與寒結合而致病寒邪,與暑結合而致病暑邪,這些都屬於外來病邪。不過只要治療得當,還是有活命的機會。但像瘟疫、流行病的毒氣,以及突然發作的急風,常常會導致人死亡。這篇章是整本書的綱要,所以特別列舉了外因、內因、不外不內因三項作為開篇。六氣的病,都是從皮毛、肌膚、腠理開始的,所以善於治病的人,會先治療皮毛,其次再治療肌膚。
現在我們來談談皮毛、肌膚、腠理不固,邪氣就會侵入經絡,進而影響臟腑,這就是外因。四肢九竅,血脈相通,脾胃主導四肢,中陽氣運不暢,風濕之邪就會困在四肢,導致四肢無力。肝臟開竅於眼睛,依靠腎臟的滋養,腎陰虛耗而膽火旺盛,就會導致眼睛昏花。腎臟開竅於耳朵,依靠腦部的滋養,腦氣不足而膽火亢盛,就會導致耳朵失聰。肺臟開竅於鼻子,風邪侵襲肺臟,就會導致鼻子失去嗅覺。
胃開竅於舌,胃中宿食不化,則口中不知五味。胃與大小腸下竅在肛門,腸胃燥則大便閉。三焦下竅在膀胱,濕痰阻其水道,則小溲不利。陽熱結於膀胱,則小溲亦為之不利,是謂內因。若夫房室之傷,則病內熱惑蠱。金刃之傷,緩則潰爛,急則病破傷風。蟲獸之傷,毒血凝瘀,甚則走竄周身而死(金刃初傷,用小薊葉打爛塗之,不致出血太過。
毒蛇咬傷,用壁蝨入麵醬內搗塗即愈。瘋犬咬傷,血必走竄大腸,凝結成塊,久則發狂,宜抵當湯下之),是為不內不外因。即此三因推之,全書大綱,略盡於此。凡此者惟預為防範者能免之。纔中皮毛肌腠,即用麻黃、桂枝二湯以發之,然後病機不傳經絡,即傳經絡,未及藏府,即用葛根湯以發之,則外因之內陷者寡矣。
白話文:
胃的功能與舌頭相連,如果胃中有食物未能妥善消化,就會導致舌頭無法正確分辨五種基本味道。胃與大小腸的排泄出口在肛門,當腸胃乾燥時,會造成便秘。三焦(體內的一個功能性通道系統)的排泄口在膀胱,如果湿痰阻塞了水液的流通渠道,就會使得小便不暢。熱邪積聚在膀胱中,也會影響小便的正常排泄,這被稱為內部原因。至於因為性行為所導致的傷害,可能會引起內熱和精神混亂。金屬或刀刃造成的傷害,如果處理不當,輕則逐漸潰爛,重則可能引發破傷風。遭蟲獸咬傷,其毒液可導致血液凝固阻塞,嚴重時甚至會流竄全身而致命(對於金屬或刀刃剛造成的傷口,可以使用小蓟葉搗爛敷上,以防過度出血)。被毒蛇咬傷,可將壁蝨放入面醬中搗爛塗抹以治療。若遭疯犬咬傷,其毒會在大腸內凝聚成塊,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精神錯亂,這種情況適合使用抵當湯來排毒。這些情形既非純粹內因也非純粹外因,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病因。
根據上述三類原因來分析,整本醫書的主要架構大致可概括於此。能夠預先防範這些情況的人,就能避免這些疾病。一旦病邪僅侵犯到皮膚表層或肌肉間隙,就應立即使用麻黃湯或桂枝湯來發汗驅邪,這樣一來,即便病邪進一步傳至經絡,甚至更深入到臟腑之前,及時使用葛根湯來治療,就能大大減少外邪向內滲透的機會。
血脈不流通,則四肢為之重滯,然當甫覺重滯,或用八段錦、十二段錦法,使筋節舒展,或吸氣納於丹田,而徐噓散之,使周身血分水分,隨之運行。甚或濕壅關節,時作痠痛,則針灸以通陽氣,膏摩以破壅滯,則內因閉塞九竅者寡矣。
然猶必安本分以避刑辟,遠山林以避蛇虎,遠牀第以保精髓,節衣服之寒暖,節五味之過當,務令營衛調適,內外強固,六淫之邪,乃無由入其腠理,則病之成於不內不外因者又寡矣。所謂腠理者,人身肌肉方斜長短大小不等之塊,湊合而成,湊合處之大隙,即謂之腠,肌肉并眾絲而成塊,眾絲之小隙即謂之理。胸中淋巴系統,發出之乳糜水液,出肌腠而成汗,故曰:「通會元真。
白話文:
血液循環不暢,就會導致四肢沉重。一旦感覺到沉重,可以透過八段錦、十二段錦等運動舒展筋骨,或是吸氣到丹田,慢慢吐氣,讓全身血液和水分隨之流動。如果關節因為濕氣堆積而感到酸痛,可以針灸通暢陽氣,用藥膏按摩來去除積聚的濕氣,這樣就不容易因為內部阻滯而導致九竅不通。
然而,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身心平靜,避免刑罰和危險;远离山林,避免蛇虎;远离房事,以保护精髓;注意衣物的寒暖,控制饮食的过量,确保营卫气血調和,内外强壮。这样,外邪就无法入侵肌膚,也就减少了因内因外因都未造成疾病的可能性。所謂的「腠理」,指的是人體肌肉交錯形成的間隙,肌肉纖維之間的小間隙則稱為「理」。胸部的淋巴系統會產生乳糜液,透過肌膚的腠理排出,形成汗液,因此說「通會元真」。
」元真者,固有之元氣真氣。血分中營陰及之,水分中衛陽亦及之,故曰:「通會文理」,即合併成塊之肉絲,不獨肌肉有之,即胃與小腸、大腸並有之,各具淋巴微管,發出水液,故仲師連類及之耳。其實病氣之始入,原不關乎內藏也。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氣色之見於面部者,無病之人亦有之,借如夏令行烈日中則面赤,暴受驚恐則色白,此其易知者也。明乎此,乃可推病之人氣色。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者。」鼻頭,鼻之上部盡頭處,非鼻準之謂,相家謂之印堂,醫家謂之闕下。小兒下利,印堂多見青色,腹痛不言可知。
白話文:
"元真"指的是人體先天就具備的根本能量和純粹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滲透在血液中的營養成分以及水分中的防禦能量之中,因此可以說是"通會文理",意思是這些元素相互融合,像組織成一塊的肉絲一樣。不僅肌肉中有這種現象,就連胃、小腸、大腸也都存在,它們各自擁有淋巴微管,能夠分泌液體。張仲景(仲師)通過類比將這些觀點聯繫起來說明。實際上,疾病一開始侵入身體時,通常並不直接影響內臟器官。
有人提問說:"如果病人的面色在面部有所表現,請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老師回答道:"如果鼻頭呈現青色,這表示腹部疼痛且伴有寒涼感,這種情況可能致命。鼻頭略帶黑色,意味著體內有水濕停滯。顏色偏黃,則胸部有寒氣。面色泛白,可能是血液亏損。如果稍微泛紅,且不在正常的情況下,也可能預示死亡。眼睛看起來特別圓睜,這是痙攣的症狀,較難治療。此外,面色青一般代表疼痛,黑色代表過度疲勞,紅色代表風邪入侵,黃色則表示排便不暢,面色鮮明則可能是水飲停留的跡象。"
面部所顯示的氣色,不僅病人才有,健康的人也會根據不同的狀況有所變化。比如夏天在強烈陽光下走動,面部可能會變得紅潤;突然受到驚嚇,面色可能會變得蒼白,這些都是較易理解的例子。明白了這些基本原理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分析病人面部的氣色變化。比如說,當鼻頭呈現青色時,這通常與腹部疼痛有關。這裡所指的鼻頭,是鼻子最上端的部分,並非鼻尖,相學中稱之為印堂,醫學上稱之為闕下。小孩子的腹瀉時,印堂部位經常出現青色,由此可推知他們腹部疼痛。
下利手足逆冷,為獨陰無陽,故曰苦冷者死。濕家身色薰黃者,黃中見黑色也。今印堂微見黑,故知其有水氣。濕病屬脾藏,脾統血,血中有黃色之液,濕勝而血負,病在營,故其色黃黑相雜。水氣屬三焦、腎與膀胱,病在衛,故印堂微黑。胸中為飲食入胃發生水液之處,其水液由脾陽生發,中醫謂之中焦,西醫謂之淋巴系統。
胸中有寒,是病留飲,故萎黃見於印堂。血不華色則白,故亡血者色白。人飲酒則面有赤色,行日中及向火並同,為其血熱內盛,陽氣外浮也。傷寒陰寒內據,真陽外脫,則亦面見赤色,是謂戴陽,此證多屬冬令,故曰:「非時者死」,謂非夏令血熱張發之候也。按寒飲之色黃,失血之色白,或全見面部。
白話文:
腹瀉伴隨手腳冰冷,是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所以說寒症嚴重者難以救治。身體濕氣重的人面色發黃,黃色中夾雜黑色。如今印堂略微發黑,說明體內有水氣。濕氣屬於脾臟,脾臟主血,血液中有黃色的液體,濕氣過盛導致血氣不足,病症在營氣,所以面色呈現黃黑相雜。水氣則屬於三焦、腎臟和膀胱,病症在衛氣,因此印堂略微發黑。胸腔是食物進入胃部產生水液的地方,這些水液由脾陽生發,中醫稱之為中焦,西醫則稱為淋巴系統。
胸腔有寒氣,是疾病留下的水飲,所以印堂呈現萎黃色。血液不滋潤則面色蒼白,因此失血者面色蒼白。人喝酒後臉色發紅,在太陽下暴曬或靠近火堆時也是如此,因為血液熱盛,陽氣外浮。傷寒症是陰寒內侵,真陽外脫,也會導致面部發紅,稱為戴陽,這種病症多見於冬季,所以說「非時者死」,意思是在非夏季血熱張發的時節發病,難以痊癒。寒飲呈現黃色,失血呈現白色,有時候會同時出現在面部。
戴陽之赤色,或見額上及兩顴,不定在鼻之上部,故無「鼻頭」字,非省文也。面色既辨,然又必驗之於目。剛痙無汗,周身筋脈緊張,故目系強急而目正圓,此證脈必直上下行,《內經》所謂「但弦無胃」也,故曰:「不治。」目色青,少年婦人時有之,或不必因病而見,然往往有肝鬱乘脾,而腹中急痛。
若夫色黑為勞,與女勞癉額上黑同。凡人目中瞳人則黑,其外微黃,惟女勞則瞳人外圈俱黑。吾鄉錢茂材信芳,診宋姓病斷其必死,不三月果死,予問故,錢曰:「女勞目之外眶盡黑,法在必死。」蓋瞳人精散外溢,如卵黃之忽散,臭敗隨之矣。風邪中於頭,則入於目而目脈赤,荊芥、防風、蟬衣、殭蟲等味薰洗,足以愈之,仲師固無方治也。色黃便難,是謂穀癉,宜茵陳蒿湯。
白話文:
戴陽所呈現的紅色,可能出現在額頭上或兩側顴骨,並非固定在鼻子的上部,因此沒有提到「鼻頭」,這並非省略文字。面部顏色辨識之後,還必須通過觀察眼睛來進一步確認。如果症狀表現為身體僵硬無汗,全身筋脈緊繃,那麼眼繫(眼後連接腦部的部位)會因為緊張而使眼睛顯得非常圓,這種情況下的脈象通常是直上直下,《內經》中稱之為「弦脈而無胃氣」,因此斷定為「無法治療」。眼睛呈現青色,這種情況在年輕婦女中時有發生,有時未必是疾病所致,然而經常與肝氣鬱結影響脾胃有關,進而引起腹部急劇疼痛。
至於面色發黑代表體力耗竭,與女性因過度勞累而出現額頭黑色相同。一般人的瞳孔是黑色的,周圍略帶微黃,但在女性勞損的情況下,瞳孔外圍全都是黑色的。我鄉的钱茂材,字信芳,為一位宋姓病人診斷後斷定他必定會死亡,結果不到三個月該病人果然離世。我詢問原因,钱茂材說:「女性勞損時,眼睛外圈完全變黑,按病理來說這是必死的徵兆。」這是因為瞳孔中的精華散失到外面,就像蛋黃忽然散開一樣,隨之而來的是身體的衰敗。風邪侵襲頭部,進而影響到眼睛,使得眼部血管充血,可以使用荊芥、防風、蟬蜕、僵蟲等藥材熏洗治療,雖然張仲景的著作中並無專門針對此症的方劑。面色發黃且伴有便秘,這被稱為穀疸,適合使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惟鮮明有留飲,當指目鮮澤者及目下有臥蠶形者言之。若專以目論,則巧媚之婦人,固自有明眸善睞者,何嘗病留飲乎!
師曰:「病人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痛。」
無病之人,語聲如平時,雖高下疾徐不同,決無特異之處。寒濕在骨節間,發為痠痛,故怠於語言而聲寂寂,轉側則劇痛,故喜驚呼。心膈間為肺,濕痰阻肺竅,故語聲喑喑然不徹。頭痛者,出言大則腦痛欲裂,故語聲喑喑然細而長,不敢高聲語也。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欬;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吐沫。」(此條「心中堅」當為「心下堅」之誤)
白話文:
只有眼白鮮明、有留飲的徵兆,指的是眼睛有光澤,眼下方有臥蠶的人。如果單從眼睛來看,那些長得漂亮的女人,本來就擁有明亮的眼睛,怎麼會是留飲的病症呢?
老師說:「病人說話聲音低沉,喜歡驚呼的,是骨節間有病。說話聲音沙啞,不清晰的,是心膈間有病。說話聲音細而長,是頭疼。」
沒有病的人,說話聲音和平常一樣,即使聲音高低快慢不同,也決不會有特別的地方。寒濕在骨節間,會造成痠痛,因此說話懶散,聲音低沉,翻身就會劇痛,所以喜歡驚呼。心膈間也就是肺,濕痰阻塞肺竅,所以說話聲音沙啞,不清晰。頭疼的人,如果說話聲音大,就會頭疼欲裂,所以說話聲音細而長,不敢高聲說話。
老師說:「呼吸時肩膀搖動的,是心下堅硬。呼吸時胸口向上吸氣的,是咳嗽。呼吸時張口短氣的,是肺痿吐沫。」
痰飲留於膈間,則心下堅滿。痰飲篇所謂「雖利,心下續堅滿」「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寒疝篇「脈緊大而弦者,必心下堅」,則此云「息搖肩心中堅」者,其必為「心下堅」之誤無疑。心為君主之藏,不能容納外邪,惟心下為膈與胃相逼處,痰濕流於膈間,則氣為之阻而氣不順。至於兩肩用力搖動,則心下之堅滿可知矣。
此為濕痰凝固之證,所謂宜十棗湯者也。至於息引胸中上氣而欬,即後文欬而上氣之證。吐黃濁者宜皂莢丸。有水痰者宜射於麻黃。張口短氣者,肺痿吐沫,即後篇所謂肺痿之證。以上三者,皆出於主氣之肺。辨息至為切近,故類及之。
白話文:
當痰飲停留在胸膈之間時,就會感到心下部位脹滿不適。正如《痰飲篇》中所說的「即便排便後,心下仍然持續脹滿」以及「胸膈間的支飲病情,病人會感到喘息、全身脹滿,心下部位有硬塊般的阻塞感」,另外,《寒疝篇》提到「如果脈象緊大且弦,通常是心下部位有硬塊」的描述,這裡所說的「呼吸時肩膀隨著晃動,心中感到堅實」,毫無疑問應該是『心下堅』的誤寫。心臟作為身體的君主之官,不會直接容納外來的病邪,但心下的位置接近膈膜與胃,當痰濕積聚在胸膈之間時,就會阻礙氣機,導致氣行不畅。而當兩肩因用力呼吸而搖動時,更可進一步確認心下部位的脹滿狀況。
這是一種濕痰凝聚的症狀,適合使用【十棗湯】進行治療。至於呼吸時牵引胸部上部氣息而咳嗽的症狀,就是後文所提的咳嗽伴随上氣不暢的情況。如果出現吐出黃色混濁物的症狀,則適用【皂莢丸】。若伴有水痰問題,可以考慮使用【麻黃】進行治療。如果出現張口呼吸且感到气息短促,伴隨吐沫的症狀,這屬於肺痿的表現,正如後面篇章所述的肺痿病症。上述三種情況,都與主宰一身之氣的肺有關。因為辨別呼吸狀況非常關鍵,且這些病症相互關聯,因此一併提及。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不治。」
息由丹田上出肺竅是為呼,由肺竅下入丹田是為吸。呼吸略無阻礙,乃為無病之人。惟中脘宿食不化,則吸入之氣,至中脘而還,不能下入丹田,故出納轉數,下之則上下通徹,略無窒礙,此大承氣湯所以為承接中氣之用也。然有本為大承氣證,始病失下,病久精氣耗損,腸胃枯燥而死者,即有久病虛羸,一下正隨邪惡盡,以致虛脫而死者。因此後醫失誤,轉授前醫以為口實,而硝、黃遂成禁例。
白話文:
老師說:「若吸氣時脈搏微弱且數次,表示病在中焦部位有實症,應該使用下藥來治療,如果體質虛弱則不宜治療。若病在上焦,則吸氣急促;若病在下焦,則吸氣緩遠,這些都較難治療。若呼吸顫動不穩,也不宜治療。」
呼吸由丹田上行至肺部為呼氣,由肺部下行回丹田為吸氣。若呼吸順暢無阻,則表示健康無恙。但若中脘處積食未消化,吸入的空氣會在中脘處返回,無法進入丹田,導致呼吸頻率增快。下藥可以幫助上下氣流通,消除阻礙,這就是大承氣湯能夠調理中焦氣機的原因。然而,有些原本就符合大承氣湯的診斷標準,卻因初期未能適時使用下藥,導致病情拖延,體力和精神被長期消耗,腸胃乾燥,最終因病逝去。此外,也有長期病弱的人,在下藥後,身體的正氣隨邪氣一同消失,導致虛弱到極度而死亡。這是因為後代醫生的誤解,轉而讓前代醫生認為這是治療原則,從而使得硝石和大黃成為禁忌藥物。
然則仲師言「虛者不治」,為法當早下言之,非為見死不救之庸工言之也(大下後食復同此例)。若夫肺虛而吸氣乏力故吸促,腎虛而納氣無權故吸遠。促者上焦不容,遠者下焦不攝,故曰難治。其不曰不治而曰難治者,肺癰、肺痿、肺脹及膈間有留飲,其吸皆促,為其有所阻也。
亡血失精,其吸皆遠,為其不相引也。數者皆有方治,而愈期正不可知,故曰難治。至於呼吸動搖振振,其人必大肉痿陷,大骨枯槁,午後微熱,死在旦夕。雖使扁鵲復生,無能為役矣。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四時各隨其色,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白話文:
然而仲師說「虛者不治」,這是應該早點說明的道理,並非像庸醫一樣見死不救。例如,大下之後飲食不消化,也是同理。至於肺虛導致呼吸无力,吸气急促,肾虚导致吸气无力,吸气绵长,都是難治之症。急促是因为上焦无法容纳,绵长是因为下焦无法摄纳。虽然不说是不能治,但确实很难治。像肺痈、肺痿、肺胀,以及膈间积留饮水等疾病,患者吸气都急促,是因为有阻碍。
失血、失精导致吸气绵长,是因为阴阳不协调。这些病症都有治疗方法,但痊愈时间无法确定,因此被称为难治。至于呼吸微弱,身体消瘦,骨骼枯槁,下午发热,这种情况生命危在旦夕,即使扁鹊再生也无能为力。
师父说:「寸口脉搏的跳动,取决于季节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颜色,如果脉色与季节不符,就说明有病。」
此寸口以兩手六部言之。凡脈之大小,視血分熱度之高下。血分之熱度,又以天時之寒暖為盈朒。天時至春而疏達,則其脈調暢。夏而張發,則其脈盛大。秋而收束,則其脈斂抑。冬而閉藏,則其脈沉潛。所謂因王時而動也。夏令天氣炎熱,血分熱度既高,甚有面色及掌心發紅色者,亦有八九月間天氣漸寒,紅色漸變為白色者。此固因於血熱之高低,非可以五色配四時也。
不然,春日肝王,冬日水王,曾未見有春日色青,冬日色黑者。五色配四時之謬,固已不攻自破。然則四時各隨其色,亦不過分赤白二色,以見血熱之高低耳,非其時色者皆當病。直以天時溫暖,血不華色,營氣不充脈絡言之。亦以天時苦寒,血熱暴張,面赤脈洪者言之。
白話文:
脈象的大小,反映了血液的熱度。血液的熱度又會受到季節冷暖的影響。春天氣候舒暢,脈象平和。夏天氣候炎熱,脈象強勁。秋天氣候收斂,脈象收縮。冬天氣候寒冷,脈象沉潛。這就是脈象隨季節變化而改變的原因。夏天天氣炎熱,血液溫度高,有些人面頰和手掌會泛紅,到了八、九月天氣漸涼,紅色會逐漸變為白色。這都是因為血液溫度的高低變化,不能用五色來配四季。
否則,春天是肝旺盛的季節,冬天是腎旺盛的季節,卻從未見過春天面色青綠,冬天面色黑色的現象。五色配四季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其實,四季的顏色變化,不過是赤色和白色兩種,分別反映了血液溫度的不同,並非季節顏色不符就一定是病。只是因為天氣溫暖,血液不顯色,營養氣血不足,導致脈象不充盈。或者天氣寒冷,血液溫度升高,面色發紅,脈象洪大。
然則假令肝王色青及肝色青而反白二語,皆當刪去,此必非仲師之言,或由門人襲《內經》東方生木節意而附會之。不可為訓。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者,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此一節,論天時氣陽之愆伏(愆,太過也。伏,不足也),以見病氣所由受,未至而至數語,當是古醫家言。師特借冬至後甲子以起例。古者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為歷元,則冬至後甲子當在正月。曰「夜半少陽起」者,不過略言陽氣初回,《內經》所謂「春三月發陳」之期也,當此期內,地氣方得溫和,春未至而地氣轉陽,故曰未至而至。皮毛早開,風邪易襲,多桂枝證。
白話文:
那麼,假設『肝旺時面色應青以及肝色本應青卻反見白色』這兩句話,都應該刪除,這些必定不是張仲景老師的原話,可能是其弟子模仿《內經》中關於東方屬木的段落而附加解釋的。這些內容不應作為教導的標準。
有人提問說:「有時候氣候變化會出現未到時節而提早來臨,有時應到時節卻沒有來,有時到了卻不離去,有時到了又過於強烈,這是什麼意思呢?」老師回答說:「在冬至之後的甲子日,夜半時分少陽之氣開始升起,這個時候陽氣開始滋生,天氣變得溫和,這就是所謂的未到時節而提早來臨。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仍未見溫和,這就是應到時節卻沒有來。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依然非常寒冷沒有緩解,這就是到了卻不離去的現象。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溫暖如同盛夏五六月一般,這就是到了且過於強烈的表現。」
這一節討論的是天地之間氣候陽氣的過與不及(所謂的『愆』指的是過度,『伏』則指不足),以此來說明疾病產生的外部條件。『未至而至』這樣的說法,應該是古代醫家的觀點。老師特別借用冬至後的甲子日作為例子來說明。古時以十一月的甲子日之夜半作為冬至,也是曆法的起點,那麼冬至後的甲子日就會落在正月。所謂的「夜半少陽起」,只是簡化地表達陽氣初現的階段,正如《內經》中所說「春三月,發陳之時」,在這個時期,大地的氣候剛開始變得溫暖,春節氣尚未來到而地氣已轉向溫暖,因此稱之為未到時節而提早來臨。這個時候人的皮膚毛孔容易開放,風邪很容易侵襲,因此多見到適合使用桂枝湯證狀的情況。
若時令當溫不溫,即為至而不至。設當春令陽回之時,而天氣忽然大寒,春行冬令,是謂至而不去,皮毛未開,寒邪中之,多麻黃證。若春氣方回,忽然大熱如盛夏五六月,春令夏行,是謂至而太過。汗液大泄,津液早虧,多人參白虎證。四氣之轉移,莫不皆然,此特一隅之舉耳。
得甲子不過陳述故訓,勿泥。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浮在前當病表實,以麻、桂二湯發之,固已一汗而愈。若浮在後則裏虛,血不充脈,發其汗則裏液益虛,以致不能行,短氣而竭,其不死者幾希。考其致死之原,皆因醫家見其脈浮,以為表實而強為發汗,不知浮在後,不當發汗也)
白話文:
如果時節應該溫暖卻不溫暖,這就是季節來到但沒有展现出应有的气候特征。比如在春天陽氣应回升的時候,天氣卻猛然變得非常寒冷,春天出現了冬天的氣候,這種情況稱為季節到了卻未能離開,此時人體的皮膚毛孔尚未打開,寒邪就容易侵入,多會出現需要使用麻黃來治療的症狀。如果春天的氣息剛剛回歸,天氣卻忽然變得如同盛夏五六月般炎熱,這是春天呈現出夏天的氣候特徵,稱為季節來臨且表現得過於強烈。這樣會導致大量出汗,體液提早耗損,多屬於需要使用人參白虎湯來治療的情況。四季氣候的變化都是這樣的道理,這裡只是舉了一個例子而已。
對於甲子日的說法,僅是重複以往的教誨,不要拘泥於此。
老師說:“病人的脈象,如果浮在前面,那麼他的病位在身體的表面。如果脈象浮在後面,則病位在身體內部。如果伴有腰痛、背部僵硬無法行走,通常是因為氣短且極度虛弱的緣故。(脈象浮在前面時,表示病在表層且實,可以使用麻黃湯或桂枝湯來發汗,通常一次發汗就能痊癒。但若脈象浮在後面,則表示內裡虛弱,血液不充盈脈搏,如果錯誤地發汗,會使內在的液體更加虛弱,導致無法行走、氣短且衰竭,這樣還能存活的機率就非常小了。探究這些導致死亡的原因,都是因為醫生只見脈象浮起,便誤以為是表實之症而強行發汗,不知道脈浮在後實際上是不應發汗的。)”
脈浮在前,是通關前後言之,是謂表實。在後是指關後獨浮言之,浮在關後,而不及關前,則脈管中血液不足可知。脈浮病在表,為麻黃、桂枝二湯證。若浮不及關以上,則血分本虛而不當發汗,此即「淋家不可發汗」「失精家不可發汗」之意。太陽之裏屬少陰,脈之浮屬太陽,不見微細,病固無內傳少陰之理。
然太陽之脈,夾脊抵腰中,即謂之裏可也。脊為督脈經隧,腰實少陰之藏,腎與膀胱為表裏,自腰以下有兩管,注小溲於膀胱,中醫謂之下焦,西醫謂之輸尿管,即為其病在裏亦可也。陰虛之人,強責其汗,勢必牽涉於腎。腰痠背強,猶為太陽本病,至於陰寒精自出,脧削不能行,則水之上源,因發汗而竭,而下流亦涸矣。短氣而竭是者,則以腎虛不能納氣故也。
白話文:
脈搏在手腕的前面位置浮動,這是相對於手腕的關節前後而言,表示病症主要集中在身體的表面,即所謂的表實狀況。如果說『在後』,這是指僅僅在關節後方的脈搏浮動,也就是脈搏在關節後方浮起,但未及關節前方,這種情況可以推知血管中的血液量可能不足。
當脈搏呈現浮象時,表明病邪停留於身體的表面,這通常適用於使用麻黃湯或桂枝湯來治療。然而,如果脈搏的浮象沒有達到關節上方,這意味著患者的血液根本上已經虛弱,不宜使用發汗的療法,這與中醫理論中『經常小便不畅的人不應發汗』和『遺精的人不應發汗』的原則相符。
太陽經的內部相對應的是少陰經,脈搏浮動通常與太陽經的問題有關,如果脈象沒有出現微細的特徵,那麼病況本質上就不會向內傳遞到少陰經。
然而,太陽經的路徑沿著脊椎直到腰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可以視為身體內部的問題。脊椎是督脈的通道,而腰部實際上屬於少陰經所主的臟器——腎,腎與膀胱互為表裡,從腰部往下有兩條管道負責將尿液導入膀胱,中醫稱之為下焦,西醫則稱之為輸尿管。因此,即使病狀表現為在表,考慮到這些生理結構,也可視作是內部的病變。
對於陰虛體質的人,如果勉強使其發汗,很可能會影響到腎臟的功能。腰酸背痛仍然屬於太陽經的典型症狀,但若是出現因為陰寒導致精液自動流出、身體消瘦無法行走的情況,這就意味著水液的上源(腎)因為發汗而枯竭,進而影響到下部的水分循環也變得乾涸。當患者出現短氣且極度疲憊的症狀時,這是由於腎虛導致氣體無法被充分攝納所致。
況陰虛必生內熱,內熱薰灼,至於骨痿髓枯,焉有不死者乎。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油燈將滅,火必大明。膏油竭於下,則光氣脫於上,是故虛勞不足之人,日晡有微熱,甚者入夜壯熱,至有喉痹口燥而爛赤者,此火如煤油如火酒,救之以水則熛焰益張,撲之以灰則息矣。故昔人有甘溫清熱之法,《內經》所謂「勞者溫之」也。然補血養陰,正不可少,若油燈之添油者然,但恐不能不受重劑耳。倘更投以寒涼,焉有不死者乎!
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摶,血氣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府,即愈。」
白話文:
況且,當人體陰液虧虛時必定會產生內熱,這種內熱熾盛如同火烤,進而導致骨骼萎弱、骨髓乾涸,這樣怎能有存活的可能呢?
有人提問說:「經典中提到:『厥陽獨行』是什麼意思?」老師回答:「這是指身體處於只有陽氣而無陰液平衡的狀態,因此稱之為厥陽。」
正如油燈即將熄滅時,火焰反而會異常明亮。當燈油在下方耗盡,上方的光芒與熱氣就會脫離,所以那些虛弱疲勞的人,在下午晚些時候會出現微熱,嚴重的話到了夜晚則會發高燒,甚至有人會有咽喉痛、口舌乾燥且紅腫的情況。這種情況就像火爐中的火炭遇到燈油或酒精一樣,如果用水去救火,火焰反而會更加猛烈;但如果用灰覆蓋,火就會熄滅。因此,古人有使用甘溫藥物來清除熱邪的方法,正如《黃帝內經》所說的「對於勞倦之症,應以溫煦來治療」。然而,滋補血液、養護陰液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同給油燈添加油一般,只是恐怕需要使用較重的藥量才行。如果再誤用寒涼藥物,又怎能避免死亡的後果呢!
又有人提問:「如果脈象在寸部沉大且滑,沉代表實證,滑則代表有氣機鬩牆,實氣交織在一起,一旦血氣進入臟腑就可能致死,如果進入六腑則可能痊癒,這就是所谓的猝厥,是這樣解釋嗎?」老師回答:「如果嘴唇和面色青紫、身體冰冷,便是病氣進入臟腑,即將死亡。相反,如果身體溫和、自然出汗,則表示病氣已進入六腑,並且趨向痊癒。」
大氣挾血,併而上逆,則寸口見沉大而滑之脈。但舉寸口,則關後無脈可知。氣血菀於上,衝動腦氣,一進昏暈而為暴厥。血逆行而入於腦,則血絡暴裂死,故唇口青。青者,血凝而死色見也。若衝激不甚,血隨氣還,身和汗出而愈矣。須知入藏、入府為假設之詞,觀下文在外、入裏可知。
不然,氣血併而上逆,方冀其下行為順,豈有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之理。門人章次公言:「入藏為腦充血,腦膜為熱血衝破,一時血凝氣脫,故唇口青身冷者死。腦固藏而不瀉也。入府為氣還三焦脈絡,散入肌腠皮毛,故身和汗出者生。三焦固瀉而不藏也。」此與《內經》所謂「氣與血併走於上,則為大厥。
白話文:
當氣血交雜上逆時,脈象會呈現寸口沉大而滑,但摸到寸口,關脈卻摸不到。氣血阻塞於上,衝擊腦部,會導致昏迷甚至突然發作的昏厥。如果血逆流入腦部,就會導致血管破裂死亡,所以嘴唇會發青,青色代表血凝固後的死色。如果衝擊力道不強,血隨氣流回到正常位置,身體恢復正常,並伴隨出汗而痊癒。要知道,入藏、入府只是概念上的說法,從下文「在外、入裏」就能理解。
事實上,氣血交雜上逆時,我們希望它向下運行,才能恢復正常,怎麼可能一入藏就會死,一入府就會活呢?我的學生章次公說:「入藏是指腦部充血,腦膜被熱血衝破,導致血凝固,氣力耗盡,所以嘴唇發青,身體冰冷,就會死亡。因為腦部是藏而不瀉的。入府是指氣血回到三焦脈絡,散佈到肌肉、皮膚和毛髮,所以身體恢復正常,並伴隨出汗而存活。因為三焦是瀉而不藏的。」這與《內經》中所說「氣血共同上逆,就會導致大厥」是一致的。
厥則暴死,氣復還則生,不還則死」,其義正同,否則既云併走於上矣。《內經》雖未明言腦,而其旨甚明。尤在涇猶強指為腔內之五藏,通乎!否乎!章說較鄙人為詳盡,故並存之。
問曰:「脈脫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難治。」
上節獨言寸口,則有上無下,脈垂脫矣。則此云「脈脫」,當指無脈言之。陳修園以為脫換之脫,非也。按《傷寒論》云:「利厥無脈,服白通湯加豬胆汁。脈微續者生,暴出者死。」微續者,胃氣尚存,故曰入府即愈。暴出者,真藏脈見,故曰入藏即死,非為一病下,特推廣言之。
白話文:
如果突然昏厥而死亡,氣息回復就可能活過來,如果不回復就會死亡」,這意思正是相同的。否則,既然已經說到氣向上衝突,那麼。《內經》雖然沒有明確提到腦部,但是其含義是很清楚的。尤在涇卻堅持指為胸腔內的五臟,這樣解釋對嗎?還是不對呢!張仲景的論述比我的更為詳細,因此兩種觀點都一併保留。
有人提問說:「脈象若脫離常態而進入臟腑就會導致死亡,但如果進入六腑則可能痊癒,這是為什麼呢?」老師回答:「這不僅僅針對某一種病,所有病症都是這樣的道理。就像蔓延性的潰瘍,如果從口部開始向四肢擴散,那麼還有治療的可能;但如果從四肢向上蔓延至口部,就難以治療了。同樣地,病在身體表面時容易治療,一旦深入內部就變得難治。」
前一段特別提到了寸口脈,若只有上部脈象而下部無脈,就像是脈搏快要脫落的狀態。這裡所說的「脈脫」,應該是指脈搏消失的情況。陳修園認為這裡的「脫」是指脈象的轉換,這種理解並不正確。根據《傷寒論》的記載:「因下利而致手足逆冷且脈搏微弱乃至消失的,可以使用[白通湯]加上豬膽汁進行治療。如果脈搏能逐漸恢復微弱但規律的跳動,表示脾胃之氣尚存,預後較好,可謂『入府即愈』;如果脈搏猛然出現但並非正常,這表明是真的臟脈出現,病情危重,即所謂『入藏即死』。」這裡說的不只是針對一種特定的病症,而是廣泛地說明各種疾病都可能遵循這樣的規律。
譬之浸淫瘡,濕熱兼毒之皮膚證也。天痘潰爛入口者死,廣瘡入口者死。若小兒天泡瘡、黃水瘡,未見有從四肢流入口者,蓋亦外病流脂水者,通名浸淫耳。病在外者可治,入裏即死。以傷寒病論,則三陽可治,三陰難治。以癰疽言,則腫痛色紅者可治,平陷色白不甚痛者難治,故師言百病皆然也。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惡中表,小邪中裏。穀飥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後,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白話文:
舉例來說,所謂的「浸淫瘡」,是一種由濕熱加上毒素所導致的皮膚病症。如果天花痘潰瘍後被吞入口中會致死,廣泛性的傷口也是如此。然而,對於小孩子的天泡瘡或黃水瘡,我們很少見到它們從四肢流竄至口中,一般來說,這些外在病變所流出的脂水,統稱為「浸淫」。病在身體表面的還可以治療,一旦進入身體深層就可能致命。以傷寒病來看,病位在三陽經時較易治療,而在三陰經時則較難處理。就癰疽而言,那些腫塊疼痛且顏色鮮紅的比較容易治療,而平坦凹陷、顏色偏白且不怎麼疼痛的則較難治療,因此老師說各種疾病大致上都是這樣的道理。
有人問:「陽病十八種是什麼意思呢?」老師回答:「包括頭痛、頸部、腰背、手臂、腿部的抽痛等。」又問:「陰病十八種又是什麼意思?」老師說:「包括咳嗽、上氣不接下氣、喘息、嘔吐、咽喉不適、腸鳴、腹部脹滿、心絞痛以及肢體痙攣等。」五臟的病各自有十八種變化,加起來共計九十種病。人還有六種微細的病態,每一種又分十八種,總共一百零八種病。此外,五勞七傷六極、婦人的三十六種病都不包含在上述之內。清輕的邪氣常停留於身體上部,重濁的邪氣則積聚在下部。大的邪氣影響到身體的外表,小的邪氣則侵襲內部。因飲食所引起的邪氣,是通過口進入的,形成宿食。五種不同的邪氣侵襲人體,各有其特點和規律。風邪通常從前方侵犯,寒邪則從後方侵入,濕邪傷害下部,霧氣傷害上部。風邪會使脈象浮動,寒邪會讓脈搏緊急,霧氣傷害皮膚表面,濕氣滲透到關節,飲食不當會損傷脾胃,極度的寒邪會傷害經脈,極度的熱邪則會損傷络脈。
治病以明理為先務,設病理不明,死守成方,則同一病證,且有宜於彼而不宜此者。則陽病十八一節,當是為拘守成方治病者言之。然變證雖多,豈可拘於十八之數。陽病十八,陰病十八,五藏病各有十八,六微復有十八病,令學者於此,惛無所得,若涉大川,不見津涯,卒致臨證不敢用藥,徬徨歧路,不知所歸,此亦仲師之過也。惟善讀書者,正不當以辭害意。
今姑就所舉之病名而釋之,疑者闕焉。病在外體為陽,寒邪襲表,體溫鬱而不達,則陽熱上衝而病頭痛。風中於腦,鬱而不達,則病頭痛。腸胃不通,燥氣上入於腦,則病頭痛。痎瘧發熱,血氣上入於腦,則病頭痛。又有氣挾熱血菀而犯腦,則亦病頭痛。頭痛同而所以為頭痛者不同。
白話文:
醫治疾病首先要明白道理,如果不懂病理就死板地套用古方,那麼同樣的病症,可能對這個病人有效,卻不適用於另一個病人。所謂「陽病十八」這一節,應該是針對那些一味死守成方治病的人說的。然而,病症變化多端,怎麼能拘泥於十八種呢?陽病十八,陰病十八,五臟病也有十八種,六微病也各有十八種,這樣一來,學者們就會感到迷茫,無所適從,就像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看不到盡頭,最終導致臨床上不敢用藥,徘徊在岔路口,不知何去何從。這也是仲師的過失。善於讀書的人,絕不應該被文字所迷惑,而忽略了本意。
現在就拿文中提到的病名來解釋一下,有疑惑的地方就先不談了。疾病位於外體稱為陽病,寒邪入侵表皮,體溫鬱結不暢,就會導致陽熱上衝,而出現頭痛。風邪侵入腦部,鬱結不暢,也會導致頭痛。腸胃不通,燥氣上衝進入腦部,也會導致頭痛。瘧疾發熱,血氣上衝進入腦部,也會導致頭痛。還有氣血挾帶熱邪侵犯腦部,也會導致頭痛。頭痛的表現相同,但導致頭痛的原因卻不盡相同。
項為太陽經脈出腦下行之路,風寒外束,熱血抵抗,脹脈奮興,項因強痛。寒凝太陽之脈,發為腦疽,則項亦強痛。項之強痛同而所以強痛者不同。腰為少陰寒水之藏,下接輸尿管而輸入膀胱,寒濕內阻,三焦水道不通,則病腰痛。強力舉重,氣阻脅下,則病腰痛。汗出著冷,久為腎著,則腰下冷痛。
腰痛同而所以為腰痛者不同。太陽經絡,夾脊抵腰中,而脊髓則為督脈,寒襲於表,經絡不舒,則背脊痛。強力入房,傷其督脈,則背脊亦痛。脊痛同,而所以為脊痛者不同。四肢者,諸陽之本,濕流關節,則臂腳掣痛。風中四末,四肢不用,則臂腳亦掣痛。血不養筋,筋絡強急,則臂腳亦掣痛。
白話文:
脖子是太陽經脈從腦部向下行走的通道,如果受到風寒外邪的阻礙,熱血抵抗,血管腫脹跳動,就會導致脖子疼痛。寒氣凝結在太陽經脈,引起腦部膿腫,也會造成脖子疼痛。脖子疼痛的症狀相同,但導致疼痛的原因卻不同。
腰部是少陰寒水之氣的藏身之處,向下連接到輸尿管,並匯入膀胱,如果寒濕內阻,三焦水道不通暢,就會導致腰痛。用力舉重,氣血阻滯在脅肋下方,也會導致腰痛。出汗後著涼,時間久了會造成腎寒,導致腰部冰冷疼痛。
腰痛的症狀相同,但導致腰痛的原因卻不同。太陽經脈沿著脊柱兩側到達腰部,而脊髓則是督脈的所在,如果寒氣侵襲體表,經脈不暢,就會導致背部疼痛。用力過度,損傷了督脈,也會導致背部疼痛。背部疼痛的症狀相同,但導致疼痛的原因卻不同。
四肢是諸陽經脈的根本,如果濕氣流注關節,就會導致手臂和腿部疼痛。風邪侵襲四肢,導致四肢無力,也會導致手臂和腿部疼痛。血液不能滋養筋脈,筋脈緊繃,也會導致手臂和腿部疼痛。
此外復有肢節疼痛,腳腫如脫之歷節。陽明燥實,傷及支脈,右髀牽掣膝外廉而痛。寒濕流筋,髀肉內痛。掣痛同,所以掣痛者不同。復有腳氣腫痛者,痛而腹中麻木,屬血分,宜四物加生附、牛膝、防己、吳萸、木瓜以治之。腹中急痛者,屬氣分,宜雞鳴散以治之。又有血絡不通,腳攣急者,宜芍藥甘草湯以治之。
有腸燥傷筋而腳攣急者,宜大承氣以治之。此又腳病之不同也。然則陽病十八,舉多數而言之也。病在內藏為陰,風傷於肺則欬,膈間支飲則欬,腸中燥氣犯肺則欬,欬固不必同也。膠痰在中脘,不能一時傾吐則上氣。水痰在心下,陽氣欲升不得則上氣。上氣固不同也。寒縛表陽,外不得汗則喘。
白話文:
另外還有四肢關節疼痛,腳部腫脹如同脫離身體一般的歷節病。當陽明經络出現燥熱實證,損及分支血脉時,可導致右大腿牵引到膝蓋外側疼痛。若寒濕之氣滲入筋脈,會使大腿肌肉內部感到疼痛。雖然牵引痛感相似,但引起疼痛的原因各不相同。此外,對於那些腳氣引發的腫痛,且伴有腹部麻木感的情況,這屬於血分問題,適合使用四物湯加入生附子、牛膝、防己、吳茱萸、木瓜來治療。如果腹部緊急疼痛,這屬於氣分問題,建議使用雞鳴散來治療。再者,如果存在血絡不通導致腳部痙攣的情況,則應使用芍藥甘草湯來治療。
對於因腸道乾燥而傷及筋脈、造成腳部痙攣的情況,適宜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這些都是腳部病症的各種不同表現。上述提及的陽性疾病共十八種,主要是舉例說明多樣性。疾病位於內臟深處的歸為陰性病證,例如風邪侵襲肺部會引起咳嗽,橫膈膜間的積液也會導致咳嗽,腸道中的燥熱之氣侵犯肺部同樣會引起咳嗽,可見咳嗽的成因各異。當粘稠的痰阻滯在中脘部位,無法即時咳出就會形成上氣喘息。若水痰停聚在心下的位置,阻礙陽氣上升也會導致上氣喘息,這些上氣的狀況各有不同。當寒氣束縛住體表的陽氣,使得體表無法正常出汗,則可能引發喘息。
元氣下虛,腎不納氣則喘。喘固不必同也。呃逆之證,有屬胃氣虛寒者,有屬大腸腑滯不行及膀胱小溲不利者,則噦固不同也。「咽」當為「噎」,老年之人,血氣並虧,有食未入胃,梗於胸膈而不下者。又有噎膈之證,既入於胃,梗塞而不下者。是噎又不同也。水濕入腸,下利不止,則病腸鳴。
痰飲為病,水入腸間,則亦腸鳴。虛勞之人,亦復腸鳴。是腸鳴又不同也。太陰寒濕,則腹中脹滿。虛氣停阻,則腹中脹滿。水結膀胱,則少腹脹滿。宿食不化,則腹中脹滿。血結胞門,則少腹脹痛。是脹滿又不同也。久事傴僂,胸中陽氣否塞,則心痛徹背。陰寒凝結胸膈,則亦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是心痛又不同也。
白話文:
原文中的中醫理論如下:
-
元氣不足,腎功能失調,無法收納氣息,會導致呼吸困難(喘)。喘息的情況不一定相同。
-
呃逆(一種不由自主的嘔吐)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胃氣虛弱、寒冷;另一種可能是大腸運作受阻或膀胱尿液排出不順暢。因此,呃逆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
-
「咽」應該是「噎」。老年人因血液和氣力的缺失,可能會有食物尚未進入胃部就被卡在胸口,難以吞下的情況。此外,還有可能是食道癌(噎膈)症狀,即使食物進入胃部,仍然被堵塞無法下嚥。
-
水分和濕氣進入腸道,會導致頻尿不止,並伴有腸鳴聲。
-
痰和飲(一種體內積聚的水分)也可能導致腸鳴聲。
-
虛勞(身體衰弱)的人也會有腸鳴現象。
-
太陰(脾和肺)部位受到寒濕影響,會導致腹部脹滿。虛氣(體內虛弱的氣體)阻塞,也會引起腹部脹滿。膀胱內積水,會導致小腹脹滿。剩餘的食物未被消化,也會引起腹部脹滿。血液在子宮(胞門)積聚,會導致小腹脹痛。
-
長時間站立或坐著,導致胸中陽氣流通受阻,會引起心痛到背部。陰寒(寒氣)凝結在胸部和膈肌,也會導致心痛到背部,背痛連到心臟,這種心痛的表現也有所不同。
虛勞之人輸尿管不通,小便不利而腰痛者,小腹為之拘急。下後發汗,津液虧耗,則筋脈為之拘急。是拘急又不同也。然則陰病十八,亦舉多數言之也。若夫五臟之病,散見《內經》及元化《中藏經》者,不勝枚舉。第就本書著錄者言之。曰肺痿,曰肺癰,曰肺脹,曰肺中風,曰肺中寒,曰肺飲,曰肺水。
此肺病之可知者也。曰肝中風,曰肝中寒,曰肝著,曰肝乘脾,曰肝乘肺,曰肝虛,曰肝實。此肝病之可知者也。曰心中風,曰心中寒,曰心中痛,曰心下痞,曰心下悸,曰心煩,曰心傷。此心病之可知者也。曰脾中風,曰脾約,曰脾水,此脾病之可知者也。曰腎著,曰水在腎,曰奔豚,此腎病之可知者也。
白話文:
體虛的人如果輸尿管不通暢,小便排泄不順暢還會腰痛,就會感到小腹緊縮不適。如果出汗過多,導致津液大量流失,也會造成筋脈緊縮,但這兩種緊縮的狀況是不一樣的。其實各種陰虛的病症有十八種,這裡只舉出大部分。至於五臟的疾病,在《內經》和《中藏經》都有記載,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列舉,這裡只列出本書收錄的內容。
肺部疾病包括肺痿、肺癰、肺脹、肺中風、肺中寒、肺飲、肺水,這些都是常見的肺部疾病。肝臟疾病包括肝中風、肝中寒、肝著、肝乘脾、肝乘肺、肝虛、肝實,這些也是常見的肝臟疾病。心臟疾病包括心中風、心中寒、心中痛、心下痞、心下悸、心煩、心傷,這些是常見的心臟疾病。脾臟疾病包括脾中風、脾約、脾水,這些是常見的脾臟疾病。腎臟疾病包括腎著、水在腎、奔豚,這些是常見的腎臟疾病。
穀癉,宿食,嘔吐,噦,反胃,消渴,不能食,食已即吐,胃病也。腸壅,下利清穀,不大便,圊膿血,腸病也。脅下痛,小便不利,遺溺,三焦病也。寒則下重便血,熱則為痔,小腸病也。嘔吐,口苦,耳聾,下利純青,胆病也。膀胱無專病,時與三焦相出入,此六府病之可知者也。
然則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要不過示人病出一經,寒熱虛實之不同者,居其多數,不當泥成法以為治耳。不然病之變證多端,一切以十八限之,而謂絕無增減,有是理乎?據後文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便可識立言之旨,在多數而不在定數。自此以下,略為疏析病源。
白話文:
胃部疾病包括食物積滯、宿食、嘔吐、呃逆、反胃、口渴、食慾不振、吃後即吐等。腸道疾病包括腸道阻塞、腹瀉、排便困難、排泄膿血等。三焦病症包括脅肋疼痛、排尿不順、尿失禁。小腸疾病包括寒性下腹墜脹伴隨便血,熱性痔瘡。膽囊疾病包括嘔吐、口苦、耳聾、腹瀉排出青色稀便。膀胱並無專門的疾病,其症狀常與三焦相關。
上述六腑的疾病都是比較容易辨識的。但五臟的疾病各有十八種,合計九十種;再加上十八種微病,總共有一百零八種疾病。然而,大多數疾病都是由於經絡病變導致的寒熱虛實的不同,不應拘泥於固定的治法。否則,病症變化多端,如果一味地用十八種疾病來限制,豈不是說疾病絕不會增減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從後文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等内容來看,這些疾病都未包含在上述病症中,因此可知作者的用意在於強調多樣性而非固定數量。接下來,將簡要分析疾病的病因。
風露中人,挾高寒之氣,故清邪居上。濕熱蘊蒸,挾地中水氣而出,故濁邪居下。六氣中人,起於皮毛,故大邪中表。氣體先虛,邪乃乘之,故小邪中裏。「漀」即「穀」字,傳寫者誤作漀耳。飪尤本作飥,餅也。漀飥之邪,從口入者,為宿食。胃中胆汁胰液不足,消化之力薄也。
曰:「五邪中人,各有法度」,謂邪之中人,各不可變易之處。風為陽邪,巳至未上,為陽氣方盛,故風中於前。寒為陰邪,申至戌上,為陰風始出,故寒中於暮。濕從地升,故中於下,足先受也。霧散空中,故中於上,頭先受也。風脈浮緩,其表疏也。寒脈浮急,其表實也。
白話文:
風和露水侵入人體,帶著高寒的氣息,所以清邪在表。濕熱蘊積蒸騰,帶著地中的水氣而外泄,所以濁邪在裡。六氣侵襲人體,從皮毛開始,所以大邪侵犯外表。氣體先虛弱,邪氣便乘虛而入,所以小邪侵犯內裡。穀物中的邪氣,從口入者,為宿食。胃中膽汁胰液不足,消化能力薄弱。
說:「五邪侵襲人體,各有規律」,意思是邪氣入侵人體,各有不可改變的特性。風是陽邪,巳時至未時上,陽氣正盛,所以風邪侵襲於前。寒是陰邪,申時至戌時上,陰風開始出現,所以寒邪侵襲於暮。濕氣從地升起,所以侵襲於下,腳先受到影響。霧氣散佈在空中,所以侵襲於上,頭先受到影響。風邪的脈象浮緩,表示外邪表淺。寒邪的脈象浮急,表示外邪深在。
霧傷皮腠,乃生癬疥。濕流關節,因病歷節。食傷脾胃,是病腹痛。極寒傷經,項背斯痛。極熱傷絡,不病吐衄,即圊膿血。可以識辨證之大綱矣。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此下二節,皆以治病緩急言之。治病大法,固當先表後裏,如《傷寒論》太陽未罷,陽明化燥,先其表,後攻其裏,此其常也。若夫太陽失表,一經誤下,汗反入裏,遂有水激中脘,直走小腸大腸,至於完穀不化者,此時水寒濕陷,中陽垂絕,危在須臾。雖有身痛當汗之太陽表證,正當置為後圖,而急溫其裏。
白話文:
濕氣侵襲皮膚,容易導致癬疥。濕氣侵入關節,會引起關節疼痛。飲食損傷脾胃,會造成腹痛。嚴寒損傷經絡,會導致頸背疼痛。酷熱損傷血脈,如果不吐血或流鼻血,就會出現膿血。這些都是辨證的重要綱要。
有人問:「疾病中有些需要急救內或急救外,這該怎麼分辨呢?」老師說:「疾病需要用藥物治療,如果服用藥物後持續腹瀉,無法消化食物,並且身體疼痛,就需要急救內。如果後背疼痛,但排便正常,就需要急救外。」
這兩段文字都是說明治療疾病的急緩性。治療疾病的原則,應該是先治外後治內,就像《傷寒論》中所說,太陽病未結束,陽明病化燥,要先治表,再攻裏,這是常規。但是,如果太陽病失於表證,治療錯誤,用藥導致汗液反入內,就會造成水氣積聚在中脘,直衝小腸和大腸,導致無法消化食物,此時水寒濕氣下陷,中陽將要衰竭,危在旦夕。即使有身痛需要發汗的太陽病表證,也應該暫時放一邊,先急救內部。
譬之侍疾之人,忽聞爨下失火,勢必坌息往救,彼其心,非不愛病者,有急於此者也。若內藏無病,但有身疼痛之表證,則一汗可以立愈,不煩再計矣(此條見《傷寒論》)。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病之暴起者易變,而痼疾則無變。變則加劇,不變則固無害也。故曰先治卒病。卒病者,傷寒也。雖然痰飲痼疾也,感於表寒而病,可用小青龍湯以汗之。膈間支飲,痼疾也,傷寒胃家實,可用大陷胸湯以下之。然則痼疾卒病,何嘗不可同治乎。善治病者,可以觀其通矣。
白話文:
如同照料病患的人,忽然聽到廚房下失火,必定會立刻跑去救援,他們的心,並不是不愛護病人,而是對這種緊急狀況比其他事情更為重視。如果身體內部沒有疾病,只是出現了疼痛的表面症狀,那麼一場發熱就足以立即痊癒,不必再煩惱其他的治療方法(這段內容出自《傷寒論》)。
病人的長期疾病加上突然發生的新病,應該先處理新發生的疾病,然後再處理長期的疾病。
突然發生的疾病較容易改變,而長期疾病則不會改變。改變會使病情加重,不改變則通常不會造成危害。所以說要先處理突然發生的疾病。突然發生的疾病,指的是傷寒。然而,對於長期的痰飲疾病,受到表面寒氣的影響而發病,可以使用小青龍湯來發汗。膈間的支飲,是長期的疾病,遇到傷寒導致胃家實時,可以用大陷胸湯來往下清理。這樣看來,長期和突然發生的疾病,為什麼不可以同時治療呢?懂得有效治療疾病的人,可以從這裡看出其療法的精確性。
師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得,古作合解,《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
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以五味為最近。本篇首節舉例甚明,肝虛者補用酸,故厥陰病之烏梅丸,以烏梅為君。肝虛乘脾,則腹中急痛。急痛者,肝葉燥而壓於脾,脾氣不舒,痛延腹部,因用甘味之藥以實脾,故小建中湯方治,以飴糖為君。苦入心,故瀉心湯降逆方治,以黃連為君。
辛入肺,故十棗湯瀉痰泄水方治,以芫花為君(近人以芥菜滷治肺癰,白芥子治痰飲,同此例)。鹹入腎,故小便不利之蒲灰散,以蒲灰為君(此即水中菖蒲燒灰,近人以為蒲黃則誤)。茯苓戎鹽湯,治小便不利,亦此意也。此五藏之病,各有所得而愈之大略也。肺惡寒而主皮毛,寒由皮毛犯肺,則病傷寒。
白話文:
老師說:「各種內臟的疾病,如果能找到對應的適當調理方式就能康復。同樣地,每個臟器對某些事物有所厭惡,若持續接觸這些不喜的事物就會導致疾病。」(這裡的「得」可以解釋為相契合,《韻會》中提到「與人契合謂之相得」。)
對於五臟的疾病,能夠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就會好轉,這通常涉及到五味(酸、甘、苦、辛、鹹)的應用。本篇開頭就舉了幾個明確的例子:肝臟虛弱時可用酸味來補養,因此在治療厥陰病的烏梅丸中,以烏梅作為主要藥物。當肝虛影響到脾臟,造成腹部緊急疼痛時,這是因為肝葉乾燥而壓迫到脾臟,使脾氣運行不暢,疼痛蔓延至腹部,這時就使用甘味藥物來強健脾胃,小建中湯就是以饴糖作為主藥進行治療的典例。
苦味歸心經,所以瀉心湯用以降逆氣、治心火旺盛,黃連在此方中擔任主要角色。辛味歸肺經,十棗湯用來瀉痰排水,以芫花為主要成分(近代有人使用芥菜鹵治療肺癰,白芥子治療痰飲,也是基於相似原理)。鹹味歸腎經,對於小便不順的情況,蒲灰散採用蒲灰為主藥(即菖蒲燒成灰,有人誤以為是蒲黃),茯苓戎鹽湯治療小便不暢也是這個道理。這些都是根據五臟特點,通過相應的治療手段達到治愈效果的大致概述。另外,肺臟畏寒且主管皮毛,寒氣透過皮毛侵犯肺臟就會引起傷寒病。
汗出不徹,水在膈間,即病喘欬。脾惡濕而主肌肉,外風凝冱肌腠,因病中風,留著不去,滲入關節,因病歷節。濕與水氣併居,留於中脘,即病痰飲。下陷大腸,即病下利。氾濫充塞,即病水腫。心惡燥亦惡水,胆胃燥氣上薄心藏,則心氣不足,而病吐血衄血,是為瀉心湯證。
水氣淩心,則心下悸,是為小青龍湯證。肝惡燥,燥則胆火盛而病消渴。肝惡拂鬱,有所逆則乘脾,而腹中急痛。肝又惡濕,濕勝而血敗,穢濁所聚,蚘病乃作。腎惡寒,水寒則血敗,因病下血。腎又惡燥,藏燥則精竭,筋脈不舒,因病痿躄。此五藏各有所惡之大略也。脾喜燥而惡濕,多飲茶酒,則病濕痰。
白話文:
出汗不完全,水積在膈間,就會出現喘息咳嗽的症狀。脾不喜歡濕氣,而且主掌肌肉,外風凝結在皮膚,如果生病後風邪停留不散,滲入關節,導致關節炎。濕氣和水氣一起存在,停留於中脘(胃的位置),就會導致痰飲的症狀。水氣下陷到大腸,會引起腹瀉。水氣氾濫,充滿身體,就會導致浮腫。心不喜歡乾燥,也不喜歡水氣,當燥熱之氣上攻心臟時,會導致心悸。這是瀉心湯適用的情況。
水氣侵入心臟,心下會感到悸動,這是小青龍湯適用的情況。肝不喜歡乾燥,乾燥會使膽火旺盛,引起消渴症。肝不喜歡被阻塞,一旦逆流,會影響脾,造成腹部疼痛。肝又不喜歡濕氣,濕氣過重會導致血液敗壞,聚集污物,引發蟲病。腎不喜歡寒冷,寒冷的水氣會使血液敗壞,導致出血。腎又不喜歡乾燥,腎臟乾燥會使精氣耗盡,筋骨無法舒展,可能導致痿縮。這就是五臟各自不喜歡的大概情況。脾喜歡乾燥而不喜歡濕氣,經常飲用茶酒,會導致濕痰的生成。
多臥濕地,則病風痹。肺喜溫而惡寒,形寒飲冷,則病寒飲。風寒襲肺,皮毛不開,則病風濕。腎喜溫而惡水,水停脅下,則小便不利,不病腹滿,即病腰痛。肝喜涼而惡熱,血虛生燥,則病善怒,氣上撞心(心為君主之藏,無所謂喜,亦無所謂惡。其偶亦有病,亦不過他藏所牽及耳。
心喜靜而惡煩,人人皆然,但不在病情之中,故不述)。血熱傷絡,則便膿血。此則五藏之氣,隨其所不喜為病之大略也。要而言之,脾藏濕,故惡濕。肺藏涼,故惡寒。心藏熱,故惡熱。腎藏多水,故惡水。肝藏合胆火生燥,故惡燥。此藏氣有餘而為病者也。然發汗太過,脾精不濡,痙病乃作。
白話文:
長期睡在潮濕的地方,容易患上風濕痹症。肺喜歡溫暖而害怕寒冷,身體受寒或喝冷飲,就會患上寒飲病。風寒侵襲肺部,毛孔無法舒展,就會患上風濕病。腎喜歡溫暖而害怕水,水停留在脅肋下,就會小便不順暢,不至於腹脹,但會腰痛。肝喜歡涼爽而害怕熱,血虛導致乾燥,就會容易發怒,氣往上衝擊心臟。血液過熱傷及經絡,就會出現膿血便。這些就是五臟之氣,因不喜之物而生病的大概情況。簡單來說,脾臟藏著濕氣,所以害怕濕氣。肺臟藏著涼氣,所以害怕寒冷。心臟藏著熱氣,所以害怕熱氣。腎臟藏著大量水分,所以害怕水氣。肝臟與膽囊相連,火氣生燥,所以害怕乾燥。這些都是臟腑氣機過剩而導致疾病的原因。但是,出汗過度,脾臟精氣不能滋潤,就會引發痙攣病。
腸胃燥實,肺熱葉焦,乃生痿躄。心陽不振,則脈變結代。腎寒精冷,令人無子。肝藏血寒,則病厥逆。然則藏氣不足,又何嘗不為病乎!究之治病當求其本,斷無成跡之可拘。讀《金匱》者,亦觀其通焉可耳。
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此三句當別為一節。古本與五藏病混而為一,以致不可解說。陳修園以為藏氣為病氣所變,直臆說耳。夫曰素不應食,原非素不喜食,為始病本不欲食者言之耳。此證或出於病後,或出於病之將愈。蓋病氣之吉凶,原以胃氣之有無為驗。病固有表裏證悉去,始終不能納穀以致於死者,此固有胃則生,無胃則死之明證也。
白話文:
腸胃乾燥積熱,肺部熱氣上炎導致肺葉乾燥,就會引起痿痺病。心臟陽氣不足,脈搏就會變得結代。腎臟寒涼精氣不足,則會導致不孕。肝臟藏血不足,血寒則會引起厥逆。總之,臟腑氣血不足,也必然會導致疾病。探究疾病的根源,應當尋找根本原因,絕不能拘泥於成規。讀《金匱》時,也要注重其通達之處。
病人平時不喜歡吃東西,卻突然暴食,必然會發熱。
這三句話應該另為一節。古本將其與五臟病混在一起,導致無法理解。陳修園認為臟氣是病氣變化而來,純屬臆測。所謂“素不應食”,並非平時不喜食,而是指疾病初期不想吃東西。這種情況,可能是病後出現,也可能是疾病將要痊癒時出現。因為病氣的吉凶,本就以胃氣的有無為驗證。有些人雖然表裏症狀都消失了,但始終無法進食,最終導致死亡,這充分證明了有胃則生,無胃則死的道理。
但胃氣之轉,為病者生機,與脈伏之復出同。脈暴出者死,漸起者生,故胃氣之轉,亦以漸和為向愈,暴發為太過。夫胃主肌肉,常人過時忍飢則瑟瑟惡寒,至飽食之後,肢體乃漸見溫和。故厥陰篇有厥利欲食,食以素餅而發熱者,即為不死之徵,但病後胃火太甚,即有急欲得食,食已即發壯熱,而病食復者,予於家人見之。
亦有陽明燥熱,飽食之後,以致累日不大便,一發熱而手足拘攣者,予於沈松濤見之,此仲師勞復篇中所以用博棋大五六枚之大黃,《內經》治痿所以獨取陽明也。
夫諸病在藏(此藏字當作藏匿之藏解,謂病藏匿在裏也,非指五藏,學者其勿誤),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餘皆倣此(豬苓湯方見《傷寒論》陽明篇又見後消渴證中,以豬苓之利濕,所以通其小便,以阿膠之滋陰,所以解其渴,此豬苓湯所以為利小便而兼解其渴之神方也。攻其實而補其虛,惟仲師能深知其內情)。
白話文:
然而,胃氣的恢復運轉,對病患的生命活力至關重要,這與原本隱伏的脈象重新出現的情況相似。脈象猛然出現的往往預示著死亡,而逐漸恢復的則表明生存有望,因此,胃氣的逐漸和緩回復代表病情趨向好轉,猛然強盛則可能是治療過度的表現。胃主要主宰肌肉的營養,一般人忍饑過久會感到寒冷顫抖,而進食後身體各部位才逐漸回暖。所以在《傷寒論》的厥陰病篇章中提到,手腳冰冷而有腹瀉卻想進食,食用清淡餅乾後發熱的,就是病情不會危及生命的信號。但是,病後胃火旺盛時,可能會急切想吃東西,吃完立刻高燒,這種情況可能導致病情複發,我在家人身上見過這樣的例子。
另外,有陽明燥熱的患者,在飽食之後數日不解大便,一旦發熱就會手腳抽搐,我在沈松濤那裡見識過這樣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張仲景在討論勞復病時使用了大如博棋五六枚的大黃,《黃帝內經》中治療痿證特別注重調理陽明經的原因。
對於各種潛藏在體內深處的疾病(這裡的「藏」應理解為隱藏的意思,並非指五臟,學習者切勿混淆),如果要進行治療,應該根據疾病的具體表現來制定治療方案。比如對於口渴的患者給予豬苓湯,其他病症也應遵循同樣的道理去處理(豬苓湯的方劑詳見《傷寒論》的陽明病篇,以及後面關於消渴證的討論中。利用豬苓利濕以促進小便通利,阿膠滋陰以緩解口渴,豬苓湯因此成為既能利尿又能解渴的妙方。針對實證進行攻伐,同時補益虛弱,唯有張仲景能夠深刻洞察這種治療原則的精髓所在)。
諸病在藏為裏證,別於皮毛肌腠筋絡言之,非謂五臟也。此節表明因勢利導之治法,特借渴者與豬苓湯以起例。蓋下利則傷津液而渴,加以小便不利,水氣在下,是當以利小便為急。然又恐甚其渴,與豬苓湯,則既解其渴,又利小便,此一舉兩得之術也。如傷寒轉矢氣,及宿食下利脈滑,可用大承氣,亦此例也。
白話文:
許多疾病在內臟潛藏,稱為裏證,與皮膚、毛髮、肌肉、筋脈和經絡相比,並不是指五臟六腑。這段文字說明了因勢利導的治療方法,以渴症和豬苓湯為例。由於下痢會損傷津液而導致口渴,再加上小便不利,水氣停留在下焦,所以應優先利尿。但是,又擔心患者口渴加重,所以使用豬苓湯,既可解渴,又能利尿,一舉兩得。像傷寒轉為矢氣,或是宿食下痢脈滑,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也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