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發微》 (41)

回本書目錄

《金匱發微》 (41)

1.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方

薯蕷(三十分)人參(七分)白朮(六分)茯苓(五分)甘草(二十八分)當歸(十分)乾地黃(十分)芍藥(六分)芎藭(六分)麥冬(六分)阿膠(七分)乾薑(三分)大棗(百枚為膏)桔梗(五分)杏仁(六分)桂枝(十分)防風(六分)神麴(十分)豆黃卷(十分)柴胡(五分)白斂(二分)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虛勞諸不足,是為正虛。風氣百疾是為邪實。正虛則不勝表散,邪實則不應調補,此盡人之所知也。若正虛而不妨達邪,邪實而仍應補正,則非盡人之所知也。仲師虛勞篇於黃耆建中、八味腎氣丸已舉其例,復於氣血兩虛,外感風邪者,出薯蕷丸統治之方。所用補虛凡十二味,舍薯蕷、麥冬、阿膠、大棗外。

實為後人八珍湯所自出,去風氣百疾者凡九味,白斂能散結氣,治癰疽瘡腫,斂瘡口,愈凍瘡,出箭鏃,止痛,大率能通血絡壅塞而排泄之力為多。蓋風之中人,肌腠外閉而脾陽內停,方中用白斂,所以助桂枝之解肌也。風中皮毛,則肺受之,肺氣被阻,欬嗽乃作,方中用桔梗、杏仁所以開肺也。

氣血兩虛,則血分熱度愈低,因生裏寒,方中用乾薑,所以溫裏也。風氣外解必須表汗,然其人血虛,設用麻黃以發之,必致亡陽之變,故但用防風、柴胡、豆卷以泄之。且風著肌肉,脾陽內停,胃中不無宿垢,胃納日減,不勝大黃、枳實,故但用神麴以導之。要之補虛用重藥,懼不勝邪也。

開表和裏用輕藥,懼傷正也。可以識立方之旨矣。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酸棗仁湯方

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茯苓(各二兩)芎藭(一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酸棗仁湯之治虛煩不寐,予既屢試而親驗之矣。特其所以然,正未易明也。胃不和者,寐不安,故用甘草、知母以清胃熱。藏血之藏不足,肝陰虛而濁氣不能歸心,心陽為之不斂,故用酸棗仁以為君。夫少年血盛,則早眠而晏起,老年血氣衰,則晚眠而晨興,酸棗仁能養肝陰,即所以安魂神而使不外馳也,此其易知者也。惟茯苓、川芎二味,殊難解說。

蓋虛勞之證,每兼失精亡血,失精者留濕,亡血者留瘀。濕不甚,故僅用茯苓(茯苓無真者,予每用豬苓、澤瀉以代之,取其利濕也)。瘀不甚,故僅用川芎。此病後調攝之方治也。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

白話文:

虛勞、各種不足,以及風邪引起的百種疾病,可用薯蕷丸治療。

薯蕷丸的組成:

薯蕷(30分)人參(7分)白朮(6分)茯苓(5分)甘草(28分)當歸(10分)熟地黃(10分)芍藥(6分)川芎(6分)麥冬(6分)阿膠(7分)乾薑(3分)大棗(一百枚製成膏)桔梗(5分)杏仁(6分)桂枝(10分)防風(6分)神麴(10分)豆豉(10分)柴胡(5分)白斂(2分)

以上二十一種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藥,如彈子般大小,空腹用酒服用一丸,一百丸為一劑。

虛勞、諸多不足,是屬於正氣虛弱;風邪引起的百種疾病,是屬於邪氣入侵。正氣虛弱則無法抵抗外邪的侵襲,邪氣入侵則不能接受補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如果正氣虛弱卻能有效抵抗外邪,或者邪氣入侵卻仍然需要補益正氣,這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了。仲景先生在《虛勞篇》中,已經用黃耆建中湯和八味腎氣丸作了說明,對於氣血兩虛,又同時感受風寒者,則用薯蕷丸來治療。方中補益虛弱的藥材有十二味,除了薯蕷、麥冬、阿膠、大棗以外,

其餘藥物實際上是後世八珍湯的來源。用於治療風邪引起的百種疾病的藥材有九味,白斂能散結氣,治療癰疽瘡腫,斂合瘡口,治療凍瘡、拔出箭鏃,止痛,大多數情況下都能疏通血脈阻塞,具有排泄的作用。因為風邪侵襲人體,肌膚腠理閉塞,脾陽內停,方中使用白斂,是為了輔助桂枝疏通肌表。風邪侵襲皮毛,則肺部受損,肺氣受阻,就會咳嗽,方中使用桔梗、杏仁,是為了宣肺。

氣血兩虛,則血分溫度降低,因而產生內寒,方中使用乾薑,是為了溫暖內臟。風邪外解需要發汗,但是患者血虛,如果使用麻黃來發汗,就會導致陽氣耗損,所以只用防風、柴胡、豆豉來疏泄。而且風邪侵犯肌肉,脾陽內停,胃中難免有宿食積滯,胃納日漸減少,不能承受大黃、枳實,所以只用神麴來導滯。總而言之,補益虛弱用重劑,是擔心承受不了外邪;

疏通表邪和溫暖裡邪則用輕劑,是擔心損傷正氣。這樣就可以明白這個方子的用意了。

虛勞、虛煩失眠,可用酸棗仁湯治療。

酸棗仁湯的組成:

酸棗仁(2升)甘草(1兩)知母、茯苓(各2兩)川芎(1兩)

以上五味藥,用水8升,煮酸棗仁至6升,加入其他藥材,煮至3升,分三次溫服。

酸棗仁湯治療虛煩失眠,我已經多次試驗並親自驗證了其效果。只是其作用機理,尚不容易說明。胃不和則睡不安穩,所以用甘草、知母清胃熱。藏血的臟腑不足,肝陰虛弱,濁氣不能歸於心臟,心陽不能收斂,所以用酸棗仁作為君藥。年輕人血氣旺盛,則早睡晚起;老年人血氣衰弱,則晚睡早起,酸棗仁能滋養肝陰,也就是能安定魂神,使其不至於外馳,這是容易理解的。只有茯苓、川芎二味藥,比較難以解釋。

因為虛勞的症狀,往往伴隨著遺精和失血,遺精者會導致濕邪留滯,失血者會導致瘀血留滯。濕邪不重,所以只用茯苓(茯苓沒有真正的,我常常用豬苓、澤瀉代替,取其利濕的作用)。瘀血不重,所以只用川芎。這是病後調理的治療方法。

五種勞損導致的極度虛弱消瘦,腹部脹滿不能飲食,飲食傷、憂慮傷、飲酒傷、房事傷、飢餓傷、勞累傷、經絡營衛氣血受傷,體內有乾血,皮膚粗糙,兩眼昏暗,緩解症狀、補益虛弱,可用大黃蟅蟲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