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發微》 (38)
《金匱發微》 (38)
1.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易始乾坤,生生之義大矣。《繫辭傳》曰:「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其所以象人體者,盡人能言之,人子始生,則母之交骨開,故謂之闢。寡欲則無二偶而腎陽充,故靜專而動直,此即大生之義也。若男子之脈,以陽氣不足而浮弱,以精血不足而濇,則其腎藏元陽必虛,而交感之時,精冷而不能有子,此證惟羊肉當歸湯足為療治。
冬令服二三劑,定當黍谷回春,雖婦人有痛淋者,亦能生子,屢試而效,閱者倘能傳佈,功德莫大焉(予所定之方,用生羊肉三觔,當歸四兩,生附子一枚,生薑四兩,附子無麻醉性,羊肉不羶,生薑不甚辣,服此者向無流弊,勿懼)。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失精之情不同,始則有夢而遺,是尚有相火也。至於不夢亦遺,而腎陽始敗矣。又其甚則醒時亦遺,而腎陽益敗矣。少腹弦急,濁陰下注而小便不利也。陰頭寒,精氣虛而寒濕下注宗筋也。目之瞳人,視腦氣盈虛為出入,腦氣以精血兩竭而虛,故目眩(此與痰飲之眩、少陽病之眩不同)。
此與歷節之頭眩同,精神恍惚,開目則諸物旋轉,閉目則略定,世傳防眩湯,間有特效,錄之以為救急之助,方用黨參、半夏各三錢,歸、芍、熟地、白朮各一兩,川芎、山萸各五錢,天麻三錢,陳皮一錢,輕者四五劑,可以永久不發。予早年病此,嘉定秦芍舲師曾用之,惟多川芎三錢耳,至今三十年無此病,皆芍師之賜也。
髮者血之餘,故少年血盛則黑,老年血衰則白。至於腎藏虛寒,胞中血海之血,乃不能合督脈上行於腦,腦氣不濡而髮為之落,此正如高秋風燥,草木黃落者然。脈失精則虛,亡血則芤,下利清穀則遲。勞之所以失精者,相火不能蟄藏也。所以失血者,陰氣益虛,相火益熾,陽根拔於下,血海之血乃隨之而上脫也。
所以下利清穀者,人體精血日損,水分益寒,入胃之水飲以不得溫化而下陷也。胆火下竄,真陰不守,在男子則為失精,在女子則為夢交,於是脈芤而見動,脈微而見緊,泄之愈甚,陰寒愈急,若更以滋陰降火之劑投之,則陽氣愈不得升,陰液益無統攝,故用桂枝湯以扶脾陽,加牡蠣、龍骨以固腎陰,獨怪近世醫家,專用生地、石斛、麥冬、知母、玉竹、黃柏一切陰寒滋膩之品,吾不知其是何居心也。
白話文:
易經闡述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道理極其深奧。《繫辭傳》說:「乾卦,靜則專一,動則直行,因此萬物得以蓬勃發展。坤卦,靜則包容,動則開展,因此廣闊無垠。」這可以比作人體,人出生時,母親的骨骼會張開,這就叫做開展。如果慾望少,腎陽就會充足,所以能做到靜專而動直,這就是生生不息的道理。如果男子脈象浮弱,精血不足,則腎藏的元陽必定虛弱,交合時精冷而不能生育,這種情況可以用羊肉當歸湯治療。
冬天服用二三劑,就能像穀物在春天復甦一樣恢復元氣。即使婦女有痛淋症,也能懷孕,屢試不爽。希望閱讀者能廣為傳播,功德無量。(我所用的方劑是:生羊肉三斤,當歸四兩,生附子一枚,生薑四兩。此方附子無麻醉性,羊肉不膻,生薑不辛辣,服用者從未出現不良反應,不必擔心。)
失精患者,下腹部弦急,陰莖冰冷,頭暈目眩,頭髮脫落。脈象極度虛弱、浮大而遲緩,這是由於清穀(即津液)虧損,失血,以及失精造成的。如果脈象浮大而略帶緊,男子失精,女子夢遺,則可用桂枝龍骨牡蠣湯治療。
桂枝龍骨牡蠣湯方劑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
上七味,加水七升,煎至三升,分三次溫服。
失精的程度不同,一開始會做夢遺精,說明還有相火(腎陽)。到不夢也遺精,則腎陽開始衰敗。更嚴重的是清醒時也遺精,則腎陽更加衰敗。下腹部弦急,是濁陰下注,小便不利。陰莖冰冷,是精氣虛弱,寒濕下注宗筋(即脊柱)。瞳孔反映腦氣的盈虛,腦氣因精血耗竭而虛弱,所以頭暈目眩(這與痰飲引起的眩暈、少陽病引起的眩暈不同)。
這與歷節病引起的頭暈相似,精神恍惚,睜眼時眼前萬物旋轉,閉眼時稍有好轉。民間流傳的防眩湯,有時療效很好,記錄下來以備急需。(方劑:黨參、半夏各三錢,當歸、芍藥、熟地、白朮各一兩,川芎、山茱萸各五錢,天麻三錢,陳皮一錢。輕症者服用四五劑,即可長期不發作。)我年輕時也患此病,嘉定秦芍舲先生曾用此方治療我,只是川芎用量多加了三錢。至今三十年未再發病,都是秦先生的功勞。
頭髮是血液的餘氣,所以年輕人血氣旺盛頭髮烏黑,老年人血氣衰弱頭髮變白。至於腎藏虛寒,胞宮(子宮)中的血液,不能沿督脈上行至腦部,腦部失養,頭髮就會脫落,這就像深秋風燥,草木枯黃一樣。脈象失精則虛弱,失血則浮大,下利清穀則遲緩。勞累導致失精,是因為相火不能潛藏。失血是因為陰氣更加虛弱,相火更加旺盛,陽氣下泄,胞宮的血液隨之而上脫落。
下利清穀,是因為人體精血日漸損耗,水分更寒,進入胃部的飲水不能溫化而下瀉。膽火下擾,真陰不能固守,男子則失精,女子則夢遺,所以脈象浮大而略帶緊。泄精越厲害,陰寒越重,如果再用滋陰降火的藥物,則陽氣更難上升,陰液更難控制,所以用桂枝湯扶助脾陽,加牡蠣、龍骨固腎陰。奇怪的是,近世醫家專用生地、石斛、麥冬、知母、玉竹、黃柏等陰寒滋膩的藥物,我不知道他們居心何在。